原创灯盏碗烟:一锭墨,五年光阴

时间:2019-11-12 08:28: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灯盏碗烟:一锭墨,五年光阴

作者:方光华

第605期

和汪春林相约而叙,要感谢初秋那个雨天。

2016年9月初,汪春林去山东临沂参加“第38届文房四宝暨第三届学生用品交易会”,那是文房企业宣传订货的一个重要平台。每年这样的活动,汪春林算来总要参加十次八次的,以春季北京文房四宝交易会最为专业。汪春林山东回来后,并没有及时和我联系,因为他在忙于盖工棚腾厂房,准备新建古法油烟墨展馆。那场头天夜里开始淅淅沥沥下起的秋雨,让我一早接到了汪春林相约的电话。

早饭之后,汪春林开车到城东接我到旌德县城南门墨厂。他的“旌德古艺胡开文墨厂”藏身公路边一方幽静的小院内,地方虽然不大,却是旌德县城最具传统文化的地方之一。这个地方,我来了不下十次。说是工厂却没有嘈杂之声,更像一处修身养性的场所。刘禹锡《陋室铭》中那句“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在汪春林这里,倒是大小长短合适。来墨厂的人大多是国内外一些书画名家和本地的一些书画爱好者。

熟悉汪春林,也曾多次带过记者、文化人采访过他,但均是浮光掠影。因为别人是厨师,烧什么菜备什么料不用我操心。等我来掌勺,我想得和汪春林“过过堂”,讨教讨教。

制墨传人20年的“心病”

知道汪春林人虽然坐着陪我聊,外面秋雨也还在一个劲的下,其心里必然还是杂事一摊。我把和他聊的“新料”,结合过去当旁听生掌握的“老料”,揉在一起,道道汪春林古法油烟墨墨里墨外的一些事。

汪春林老家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祖上就以制墨为业,我不清楚他和清代制墨大家汪近圣、汪节庵有没有家族渊源。他的伯父曾在芜湖胡开文源记墨厂做工,1956年创办了绩溪胡开文墨厂。父亲汪德政在南京墨厂从艺几十年,1963年和6个同伴到旌德开墨厂。汪春林生在绩溪,读初中时到旌德,虚岁14,放学后就跟着父亲打下手,算是学艺之始。1978年高中毕业,顶了父亲的职进了徽墨厂。当时厂里还招了一批下放知青,能和老三届大哥大姐一起进厂当工人,汪春林觉得很开心。加上自己以前就在厂里“编外上班”,从父系统学过制胶、炼烟、和料、配方等制墨工序,很短时间就成为厂里的骨干。1983年企业改革,才23岁的他居然还承包经营墨厂一段时间。以后又主跑销售业务,墨厂的生产经营已经了然于胸。父亲曾经手把手教过春林“灯盏碗烟”技艺。1984年,旌德胡开文墨厂曾经古法烧制过油烟,可惜只烧了一年多时间,从此无人问津。

“灯盏碗烟”制墨一直是汪春林的一块心病,换句话说是一个真正制墨人的职业理想。这个理想汪春林一直揣在心里,付之实践时日历已经翻到了2002年。

我还得把时间拉回去,拉到汪春林从旌德胡开文墨厂出来办厂的1992年。汪春林放弃墨厂副厂长的职位,出来单干的时候,既没多少资金更无厂房。当时屯溪二轻经理部有个墨厂不办了,厂长周和建和汪春林是业内朋友,加上周办厂时曾请汪父做过墨,双方知根知底,周将厂里剩下的一些原料、墨模卖给了春林。到现在汪春林还记得清清楚楚,货款4800元,付了一半现金,以后拿货抵了一半,时间是1992年6月30日。等米下锅的日子,汪春林记忆犹新。7月份,私营墨厂拿到执照。从那时起,租房办厂整整十年,因为没有场地,汪春林“灯盏碗烟”制墨的想法始终找不到生根发芽的机会。

2002年旌德县企业全面改制,汪春林拍下社队企业局一块3450平方米的厂房,以后这里便成了汪春林的圆梦之地,也是“旌德古艺胡开文墨厂”名至实归之地。

宋朝飘来的一缕青烟

一稳定好老产品生产经营,汪春林立马就腾出精力实现自己多年的心愿:恢复宋代才有的“灯盏碗烟”制墨技艺。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载:“迩来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燃以桐油,上复覆以一碗,专人扫煤,和以牛胶,揉成之。其法最快便,谓之油烟。”

汪春林完全按照古籍上的记载准备灯盏碗烟厂房及工具原料,接着高薪延聘退休老艺人,研究古代配方,边实践边摸索,顺利烧制成桐油烟灰,恢复起古法油烟墨制墨工艺。

“灯盏碗烟”,是当今最古老的制墨人工点烟技法,用于徽墨生产国内仅汪春林一家。其工艺可用16个字来描述: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

集烟(江建兴摄)

汪春林的古法油烟生产车间位于院子的东北角,是一间漆黑的屋子,里面除了挂着门帘的一个门洞外,四壁没有窗户,借助天花板上悬挂下来的白炽灯光,才能看清屋子里的布局。车间不过二十多平方米,挨着墙壁是一圈茶几高的水泥台,水泥台上整齐地摆放着100余盏烧烟油灯。小屋里墙面、地面、收集烟灰的碗乃至在屋子里工作的师傅都是如墨般地黑色,这种墨黑是烟灰导致。参观的人得小心翼翼,不能碰到任何物件,否则碰哪黑哪。

没有实地看过的人,看到“灯盏碗烟”的一些摄影摄像画面,觉得十分神秘,容易和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联想到一块。若是再现小屋内的工作场景,大致是这样:屋里100多个灯盏分别跳跃着小火苗,每个火苗上架空覆着一个青花瓷碗,通过灯芯草燃油升起的缕缕青烟凝结在碗里,这便形成了烟灰。待到烟灰积到一定量时,师傅就会将每只碗里的烟灰刮下来,依序作业,收集在一个大铁盆里,这便是制墨所需要的优质烟灰。所谓“灯盏碗烟”就是指这个烟灰收集过程。

灯盏里的油以桐油、猪油、生漆为原料,桐油得烟多,猪油增亮,生漆出黑,这些原料大都需要订购。白白的灯草得委托毫州药材市场到农户家订购,以圩产长秆、粗壮、吸油力强者为佳;生漆近的采自歙县杞梓里,远的购自重庆;桐油则来自大别山;猪油得自己买花油熬。这些东西加上珍稀香料配制在一起,烧出来的熏烟粉末轻如飞絮,只有在封闭的环境里才能收集起来。收烟工作又累又脏,还是技术活。火大则烟粗,且收到碗里的深不过一寸多,烟还会跑出碗外,火小则又无烟。收早了烟小误工,收迟了烟老了变红,制墨无光,且黑度降低。这些,全凭师傅的感觉和经验。每一个烧烟工上岗,汪春林都得手把手教。通常集烟工平均每40分钟扫一次烟,一天扫10-12次,不过收四两左右。若是新手,只有二三两。一年下来,烟灰产量也就20来公斤。

古法油烟制墨时令性极强。无论点烟,还是和胶、拌料、杵捣、入灰(醒墨)、成形,对温度、湿度等要求都很高。尤其是点烟,其油料配比及取烟时机要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而调适,往往只能在每年的3-5月及10-12月进行。室外温度超过25度,因为房间不通风,里面点100多个小火苗,温度高得人受不了,无法正常工作。冬天天气冷,出油率低,影响品质,也做不了。炼胶亦是如此,只有春、秋二季各四十余天为佳。

性弱细腻,质地纯正的烟灰收集起来后,并不是马上和料做墨,得摆放两年,待其氧化退火性黑度挥发出来才可以做墨。制墨时为增加墨的性能,还要在烟灰中加入动物皮胶,掺以天然麝香、金箔,冰片、牛黄、熊胆、蛇胆等中草药20余种,以达到黏合、防腐、去臭、增香、增色、增亮,意在使墨能经久、胶力不败、墨色不退,坚如犀石,莹泽丰腴,纹理可爱。

轻胶十万杵,一锭五年磨

制墨首先要文火熬胶,在拌料缸中将烟灰、辅料、胶放在一起和抖,最理想的是胶成和烟,无一滴多也无一滴少。拌料是用木制墨杵进行搅拌,用杵搅拌要同时用搅与拌两个动作,这个过程十分辛苦。通过反反复复的搅拌,使烟灰与胶及辅料真正做到揉筋入骨。“灯盏碗烟”收集的烟灰本身油性就重,和胶搅拌比制松烟墨更费工夫,“轻胶十万杵”这句做墨行话,用在制“灯盏碗烟”油烟墨上没有多少夸张,从烟黑到墨黑是杵出来锤出来的。通过拌料干搅和制成的软剂墨,再按一定分量分成若干大团的墨饼。一块块待加工的墨饼,须放在墨饼保温炉桶中保温,使之始终处于软剂状态。制墨锭时,先取出一块大料(墨饼),放在墨(木)墩上,用墨槌(锤)不断地翻转捶打,即所谓的“十万杵”,使烟、辅料、胶再次搅拌砸匀砸实。

熬胶(江建兴摄)

锤墨(江建兴摄)

给汪春林做油烟墨的师傅叫胡毓胜,四十七八岁,不仅是绩溪上庄人,还是制墨大师胡开文的八世嫡孙。瘦而精明的胡师傅,曾经到屯溪等墨厂做过墨,觉得在汪春林这里做墨最为得心应手。因为汪春林制墨方法及配料要求与自己家传古训一脉相承,从不会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最能体现传统制墨工艺。艺为知已者用,是胡师傅作为制墨世家子弟的风范。

胡师傅的工作台,是一张几与墨色相近的长木桌。桌上放置着天平秤、刮刀、铁锥、剪刀、刷笔等工具,桌下有横制木板,放墨模和墨印。

看胡师傅制墨,让我想到面点师做面点,不过制墨比做面点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制单锭墨前,师傅要对短时间能完成制作的那一大团软墨剂,用锤子锤打,并反复翻转捣制,故有“三万杵”之说。锤打过的墨团,放在近旁的一个保温炉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制作墨锭时先取一定份量的软墨剂放在天平上称重,不可多,也不可少。这不仅是要保证每锭墨的重量,关键是保证入模的软剂墨,能在模中充分获得墨印压延的承受力,否则出模的墨,少则图案与文字不清楚,多则墨锭要隆起。那一小块软墨剂经多次反复搓成条状,再放入墨模内,盖上需压延的墨印,通过墨模及墨模内的墨印,摆放在墨凳(墨担)上。墨凳上有一长条木,一端固定在长条凳的末端,另一端可上下启动。墨工师傅将长条木提起后,把墨模放在木凳上,而后放下长条木,坐在长条木上继续下个墨锭的制作,用自己的体重加压而成墨锭。师傅锤打要臂力,翻转墨团要指力与腕力,搓制更少不了腕力,压延还得用上臀部的压力,非常辛苦。各个环节,力量大小时间长短,完全凭经验掌握。从墨模中取出压延的墨锭后,还要做必要的修剪,然后轻放墨匾待晾干。传统的做法,墨锭做好后隔纸放在草木灰上醒墨,之后才入墨匾待晾。用过的墨模、墨印需及时清理干净。

光是墨模,汪春林前前后后就刻有1000多个,专门盛放在一个房间内。制作古法油烟墨在传统墨模的基础上,汪春林还加进宣城市地域元素,设计制作了一套“魁力宣城”墨,在省展中获奖。

一盘盘待晾干的墨,放在楼上宽敞室内晾墨架上慢慢晾干。晾墨时间,要看季节、室温而定,还要不时地左右上下翻转,防止凹翘。晾墨不宜急,更不能在室外风吹暴晒,室内时间长了还得防止霉变,要注意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晾过的墨放在通风透气的竹筐中,等到六成干时方可挫边。挫边后用纸包着继续翻晾,至八成干时,需上包定形。一月左右,再打开放置墨板内继续晾翻。两月左右,再上包,这样反复三四次。一直等到墨内的水份全部散发干净,黑度亮度挥发出来。整个过程需整整一年时间,就是制成品还要经过一冬一夏的稳定期。最后才进入描金程序,描上自己设计的瓷碗收烟金色图标,装进古色古香的木盒或锦盒。这样一来,古法油烟墨才如新嫁娘般走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文房四宝专卖店,和书画家们见面。

上模(江建兴摄)

要是从制烟算起到成为商品走进市场,一块30克重的墨锭,得花整整5年。

墨磨人,这话一点不假。

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每一个环节都是慢工、细活不算,墨本身还要有一个“修身静气”的造化过程。“千金易得,古墨难求”,既是市场法则也是时间法则。

桐油墨和松烟墨各有什么特点?

宋《墨法集要》云:“古法惟用松烧烟。近代始用桐油、麻子油烧烟。衢人用皂青油烧烟;苏人用菜子油、豆油烧烟,以上诸油俱可烧烟制墨。但桐油得烟最多,为墨色黑而光,久则日黑一日。余油得烟皆少,为墨色淡而昏,久则日淡一日。”

做了40多年墨的汪春林打了个比方:桐油墨如贤贵命的妇人,才貌兼优,令人垂爱;松烟墨如倾城之貌的美人,人见人爱。接着他拿墨在砚台上边演示边说好墨的特点:外表细腻,光泽度好,还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麝香,在砚台上转三圈就能产生黑度。“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在汪春林直观的演示中外行也能体会到个大概。采用古法油烟制墨,墨锭完整,黑中闪紫,坚硬如玉,墨面光亮,研磨无声,入纸渗化,笔痕迹明,砥纸不胶,香味纯正。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浓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钢笔、铅笔、墨汁取代了墨的功用,让徽墨市场仅仅局限到书画家这一极小范围内。作为灯盏碗烟“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虽说产品得到了业内外的青睐和关注,但并没消除汪春林对制墨工艺传承的担忧。

手工制墨艰苦,是个体力活。特别是古法制烟工序,又脏又累,还得在高温环境下操作,使得年轻人不愿学不愿干。干一天下来,身上全是黑乎乎的。沾在身上的墨粉,得每天冲洗。但不管怎么冲洗,手上多少还会留下一些清洗不掉的墨色。现在厂里工人都在四十五岁以上,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不愿干。除非墨工工资以后普遍高于社会上一般行业,否则用工肯定困难。

汪春林道出了制墨业的最大隐忧。

看来,坚守传统工艺,精神和市场二者不可或缺。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

上一篇: 中小城市商业地产正洗牌百强房企所持六成商...

下一篇: 【投中•24H】贾跃亭致歉债权人;华为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