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尖科学家汇聚北京讨论“当人工智能遇上脑科学”
时间:2019-11-07 09:59: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千龙网北京11月7日讯(记者刘美君)11月6日至7日,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在怀柔科学城举行,此次学术会议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办。会议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就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的全球最新科研进展,及其交叉演变的新形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超过150位国内外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学者和科研带头人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自早期的感知器问世和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取得初步进展以来,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就已紧密相联。随着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迅速展开,它们之间的交叉演变出了新的形式: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正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并提出有关大脑的新的研究问题;仿生计算力图模拟大脑的能源效率和适应性;越来越多关于生物计算和人工计算之间相似之处的新想法和看法随之出现;机器人技术和脑机接口的进步不断挑战着生物有机体与人造工具相交和协作的界限。
“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旨在促进来自这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围绕计算机和认知领域的前沿科学进展,包括认知加工及分层计算、运动与实体、神经回路构建、图像处理与生物视觉、健康和疾病中的脑连接网络及神经网络中的学习、发展的自我组织等,科学家们将通过发表演讲或互动讨论的方式呈现关于会议主题的各种观点。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麦戈文脑研究所神经科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主任James DiCarlo发表了题为“通过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协作,逆转工程人类视觉智能”的演讲。过去15年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开发和执行其强大的神经元并用以表征视觉对象,以及这种表征如何构成感知、认知和行为的基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荣誉退休特聘教授蒲慕明也受邀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从自然到人工神经网络的突触可塑性”的学术报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工程与假肢中心联合主任Edward Chang则以“解码人语言皮层”为主题,分享了其关于人类高阶神经功能的皮质机制,以及人类语言皮层详细功能性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
此外,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杰出全球教授、纽约大学Swartz理论神经科学中心联合主任汪晓京,魏兹曼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教授Shimon Ullman,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认知机器人技术教授Tony Prescott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均到会做了学术报告;会议的演讲者也包括许多国内人工智能与脑科学领域的科研带头人,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敏敏,清华大学清华脑与智能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宋森,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武等。
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在致辞中表示:“怀柔将张开双臂,热忱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这里讲学交流、开展科研活动,共同攻克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生活福祉的科技难题,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次学术会议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的战略合作项目“前沿科学创新合作计划”的首航大会。该合作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双方将通过合作举办多层次的学术活动,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机制,围绕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北京市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和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持。“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合作对于细胞出版社来说意义重大,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和专业领域的优势,将加速合作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共同为科学家们在北京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聚集世界级的科研机构,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交流。”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李统胤博士表示。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依托“前沿科学创新合作计划”,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还将继续推进双方的战略合作,举办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会议,以及针对科研领域人才培养的座谈会。议题覆盖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等全科学领域,力求满足各个层级的科研需求。细胞出版社将利用旗下期刊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在国际学术界的高影响力及丰富的学术活动组织经验,大力推进促成此次合作计划丰硕成果的实现。
今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可以说是怀柔科学城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黄金周”。先是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接着是“海外学子北京行”活动,然后是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世界前沿科技论坛,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落户怀柔科学城。国际学术交流、前沿科技论坛、国际科技组织落户等国际科技合作“大戏”轮番上演,给这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科学城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创建国际化学术生态,又增添了许多新的亮色。
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的同一天,“海外学子北京行”活动来到怀柔科学城进行参观交流。北京有我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最集中的科研院所,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同时不断完善吸引海外留学人士来京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环境、人才环境和融资环境,努力为海归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海外有识之士可以在北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自己的梦想。怀柔科学城将全力做好接待任务,向各位优秀学子介绍科学城的建设及发展情况。
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开幕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7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怀柔科学城举行落户揭牌仪式。这个联盟是去年11月4日正式成立的,今年11月7日在怀柔科学城落户,对于更好发挥联盟平台作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开展重大科技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怀柔科学城塑造独特创新品质、提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怀柔科学城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作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地,怀柔科学城坚持“世界眼光、国家战略、现代特色、科学风范”,始终站在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国际化成为怀柔科学城的显著标志。
怀柔科学城积极构建开放融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入驻怀柔科学城的科研院所提出了国际子午圈、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数字丝路”、全球季风气候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未来气候灾害风险预测预估、“一带一路”资源能源、全球大气环境承载和区域污染迁徙防治、行星宜居性演化与生命起源环境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国际研究计划意向,以及地球大数据科学平台、干细胞与转化、月球与深空探测中欧联合实验室、跨临床与亚临床群体心理健康、面向介科学和过程仿真研究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联合研究中心意向。
与此同时,怀柔科学城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吸引国际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集聚怀柔科学城,努力培育新型国际科技组织,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
自2017年以来,怀柔科学城先后举行了三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在第二届研讨会上,发出了成立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的倡议。在今年10月18日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等9个国家的18家科学中心签署成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选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恩哥为第一届联盟主席,讨论通过联盟章程。联盟将在促进联盟成员在科学中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提升相互间科学与技术合作,促进实施大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及大科技设施合作计划,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科技人员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