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这样提问,教学效果好,学生记得牢!
时间:2019-11-06 16:52: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
“老师&家长!这样提问,更高效”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的知识。有时候,把握好在课堂上提问的技巧,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好问题胜过好答案。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以在课堂上提问为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提问方法,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是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上课就像“挤牙膏”,经常出现“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的尴尬场景。
学生有的躲在课本后面,有的低头专注自己的事情,还有的眼神空洞、精神涣散、一脸困惑和茫然。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整体氛围低沉。
很多老师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倍感苦恼。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是你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出了错。
那么,究竟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三个关于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01找准提问方式如何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他们不知道答案;
他们感到不自信;
他们不理解这个问题;
他们没有听到这个问题;
他们迫于社交方面的压力不敢回答问题;
他们觉得无聊;
他们想让老师难堪;
……
所以,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避免提问那些答案单一的问题。比如“蒙古的首都是哪里?”当然,有时这些问题很有用,有时不可避免,但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会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他们会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回答错了。”
提问时,要多问一些能让学生分享想法的问题,比如“你对蒙古了解多少?”这个问题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所以学生可以自由地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提问之后,可以让学生先和同伴交流,可以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害怕尴尬而无人发言的情况,也可以让每个人在课堂上都有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来思考问题和分享答案。
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大声告诉学生:“给你们30秒的思考时间”,也可以说出问题后,在心里默默数到十。这样就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分析问题,思考答案。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如果你把一些东西写下来,你就可以为你的短期记忆腾出一点空间,也因此会更好地反思和分析你的想法。
02合理分配问题比例
如何使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问题就像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不同的答案像树枝一样发散出去,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引出新的观点和立场。例如,“你认为它怎么样”“你喜欢做什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都是开放式问题。
而封闭式问题则严格地规定了作答者该回答什么,比如“你多大了”“现在几点了”“你住哪里”等。在我们想要核对、确认或寻找特定信息时,封闭式问题就非常有效。
但在课堂上封闭式问题很容易被滥用,因为一方面,封闭式问题很节省时间,如果老师觉得时间紧迫或者想加快课堂进度,就会倾向于提封闭式问题;
另一方面,提问封闭式问题时,通常会发现回答者能够说出正确答案。但这并不能保证回答者就会这道题目,有时候可能是猜对的。使用封闭式问题进行交流,可以引导出的信息量很少。
请看下面的例子:
老师:3除以40等于几?
学生:0.075。
老师:太棒了!你简直是天才!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有可能他们的朋友把答案告诉了他们,有可能他们使用了计算器,有可能是猜的,也有可能他们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背答案。
因此,在课堂上不能总提封闭式问题,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封闭式问题。要保持一个平衡,重视开放式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封闭式问题。
03精准识别如何使用诊断性问题
诊断是为了弄清病因、根除病灶,从而使人恢复健康。
要完成诊断就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详情,最终做出判断。如果老师要通过提问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就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即要诊断什么?
诊断性问题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学习、学科知识、思维方法以及心理学。以思维方法为例,它包括推理、分析、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
学生可能会给你一个答案,但却不会告诉你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
通过诊断性提问,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方法。也许会存在思考过程不正确,但最后的答案却是正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的过程说出来,学生会暴露自己的错误,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
最后要强调的是,作为老师,你必须明白: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
因此,在提问前要想清楚,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要知道好问题的作用要胜过好答案。
老师&家长,怎么样,是不是有所收获了呢?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教师枕边书,教师首选关注,一个有书、有光、有梦的知识精选平台。我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长、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每晚9点15分,准时陪伴您!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