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诗词中很经典的一首咏月诗,全文无一个月字,却句句有月
时间:2019-11-06 15:42: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的文化宝藏,比如诗词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说起诗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姓氏为李,而又身处唐朝,因此令人不禁猜测其与唐朝王室的关系。根据《新唐书》记载,李白确实和唐朝皇室有点关系,他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李白是个爽朗大方的人,又喜欢饮酒作诗交友,因此留下了不少经典的故事。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因此,他才能够给后世的我们留下如此之多的优秀作品,比如《雨后望月》便是其中之一。
《雨后望月》
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当四方的阴云都消散的时候,我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而在万里原野上,则弥漫着一片霜雾,在月亮的下面,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的时候,山中的泉眼透白,而当它升高的时候,海水则透出明光。只因为我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因此便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成为人们创作的焦点,它不似其它星星,因为距离远而显得渺小,难以看清,也不似太阳,因为太过耀眼,而让人无法观察。相反的,在每一个夜晚,只要天气不错,云层不多的时候,我们总能够看到月亮的身影。因此,人们在看到月亮的时候,心中总是会涌现出不少的情绪。
这首诗为李白少年时期在蜀中所作,大约写于李白隐居匡山的十年间。显然的,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月夜情景的佳作,作者在首两句写出了月亮出现之后的状态以及月亮的形状,而在三到六句中,则描绘出了壮阔魅力的景色。到了末尾两句,作者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抑制不住的激情连连咏赞这美丽的月色至拂晓天明。
通过李白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雨后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非常鲜明的,作者用“半蟾生”、“出时”、“高后”等词汇完整地展现了月亮升起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到月亮之后,总会涌现出比较悲伤的情绪,比如思乡,比如想念他人。但是对于李白而言,他则有所不同,纯粹的欣赏月亮的美景,这也展示了他豁达开朗的心态。
参考资料:《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