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们想靠作品出圈,太难难难了!
时间:2019-11-05 19:31: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撰文:优作(乐评人)、吃瓜人
编辑:吃瓜人
黄子韬今天在热搜了待了大半天。
起因是今天凌晨1点多,黄子韬突然发博,称:
这么多年了,这首长达五分多钟的最好的我们不打动除了粉丝以外的人的话,我真的失去私心好好当个戏子去吧。
做音乐这么久,付出那么多,没一首出圈的歌儿我对不起我自己,玩儿出感情了真的。
深夜的微博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和关注,之后黄子韬这条微博被删除。但就在下午,黄子韬又更新了一条微博,直言微博不是自己删除的,“我受够了说完的话发完的东西第二天给删了。我说我自己说的一点错没有,我爱音乐我爱拍戏这都是我的热爱的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我对我音乐很有信心,但也会对自己有失望的时候,我只是希望下一首歌能够越来越好。”
长博中更是直言将退出微博,不再在微博上发自己想发的内容,不再说心里话。
很能理解黄子韬的无奈。
这种无奈在路人眼中,其实是一种困惑,一种存在已久的困惑。还记得每年年底各平台总结的“年度十大金曲”榜单,对粉丝来说,是荣耀时刻,但对路人来说,只有一个感觉“我怎么一首都没听过?”
流量们年年都有新作品,在音乐平台上也销量惊人,不管在哪里拿出来都是值得炫耀的数据,但在路人眼中,甚至可能连歌名都没听过。
真要说这两年做到真正出圈且来自流量的作品,大概只有《大碗宽面》和《卡路里》。两首歌的走红,都有其独特的自身原因,和歌曲的优劣以及粉丝的安利已经关系不大了。
再延伸一些,除了音乐,在影视剧上,流量和偶像们每年也会参演不少,但真正破圈的却寥寥无几,甚至能引起话题讨论度的都不多见,最后同样成为粉圈的自嗨。
对比流量们惊人的各项数据,不禁令人疑惑:为什么“流量明星”或者说“偶像”几乎没有能在大众层面受到喜爱的作品?
尽管原因各有不同,但“出不了圈”在国内偶像的作品中确实是个普遍现象。
如果从更宏观一点的视角去审视,实际上偶像们的歌无法“出圈”也很正常,因为在目前的流行文化工业中,“偶像”和“歌手”实际上已经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歌手来说,想要在行业中立足,除了推出词曲过硬、演唱精湛的作品之外别无他途。这使得他们必须在选曲、创作、演唱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但偶像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收获人气。这个原因可能是在早先组合中推出的作品,可能是综艺,可能是影视,甚至可能只是作为模特的一两张照片。
2018年亚洲新歌榜年度十大金曲,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与歌手以“作品”作为商品不同,偶像本身就是商品。偶像的受众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对其推出的所有作品照单全收。
如果说歌手的职业目标是“无论如何推出能够打动人的歌曲”的话,那么偶像的职业目标则是“在有人气的时间里尽量推出更多的作品”。因为“出圈”不是他们的主要诉求,他们既有的粉丝已经能够维持这个偶像的运营。而如果因为花时间去打磨作品而令偶像的人气有所冷却,那么新的偶像就可能蚕食掉他们原本的受众。那么这就没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另一方面,尽管偶像们拥有傲人的流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拥有真正的“国民度”。粉丝会自发地运营数据和过量购买商品来营造艺人很红的表象,某个偶像团体的粉丝曾晒出过一人买了100张数字唱片的收据截图,那么以此倒推,偶像们的真正受众人数往往也就只有显示数字的几十乃至上百分之一。那么这个人数放在中国14亿人口的基数中当然不会有“出圈”的效果。
数字真正蒙蔽了的往往是艺人本身,在这种人气高涨的幻觉之中,他们有时会失去精进业务的动力。
某平台年榜某专辑销量,都是一个账号大量购买。而年榜里其他专辑往往也有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偶像们的粉丝群体和真正的普罗大众之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壁垒。
这些年对“流量”这个词的发散和批判,让普罗大众对这个词有着几乎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林俊杰、周杰伦、五月天这些歌手出新歌时,就算对他们不感兴趣可能也会随意去听一听。但如果是流量歌手或者偶像,就算看见他们新歌的消息,很多人也会直接刷过去,没有去听、去了解的欲望,更别说大部分新歌还要收费。
大众对偶像艺人存有偏见,粉丝也希望通过追一个新潮酷炫的星和其他人拉开差别。那么偶像们的作品必然要对粉丝有所迎合,所以他们大量使用外国制作人,采取前卫的曲风。那么这样的作品除了令粉丝产生“我懂得欣赏这样的音乐我好厉害”的优越感之外,对于其他听众必然是缺乏吸引力。
偶像及其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产业上的闭环,直到偶像的人气渐渐散去。某种程度上,这个难以突破的“圈”正是偶像及其粉丝们共同营造的。
在大众市场上,流量的狂热正在逐渐散去。歌手需要唱功,演员需要演技的准绳始终是不会改变的。
偶像艺人走红之后,需要在人气下降之前不断地工作,他们在出道后能沉淀下来提升业务能力的时间并不多。在如今的偶像产业模式下,他们的付出往往是消耗式的付出,只是单纯地将时间和精力换成营收。
笔者在采访某位近期极具人气的女性偶像时,她表示自己在录制新歌前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去学习R&B的唱法,仿佛这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但这样的学习和练习量其实完全不够,所以呈现在作品中的效果也非常平淡。无论粉丝认为他们有多努力,实际上无法改变他们作为商品被过度消费而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唏嘘事实。
黄子韬微博上的演出图
黄子韬产生了对于“出圈”的要求,表明偶像艺人们从感性上对于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离开粉丝们营造的温室产生了一定的要求,这是很好的事情。但现实一点说,他们需要比一般歌手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离开自己的舒适区,除了大量的学习和思考,更要克服资本的剥削和人性的弱点。
无论如何,道阻且长。
本文为新京报Fun娱乐(ID:yuleyi dian)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