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岳麓传媒与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在长沙举行

时间:2019-11-03 11:26: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第三届岳麓传媒与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在长沙举行

11月3日,第三届岳麓传媒与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

媒体融合给新闻传播的理念、业态、模式、方法、手段、平台、机制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巨大变革。

知名学者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红网时刻11月3日讯(通讯员 戴松)11月3日,第三届岳麓传媒与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澳大利亚圣母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铭传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等60多所海内外高校新闻院系、科研院所和媒体的100余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媒体融合给新闻传播的理念、业态、模式、方法、手段、平台、机制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巨大变革。置身于这场伟大变革中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开展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如何重新定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设计和实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新闻实践活动,新闻传播教育又如何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应对当下全球传播的机遇和困境,如何强化学术意识和批判精神,如何平衡全球传播背景下的传播自由与媒体责任等,是本届论坛着重关注和探讨的议题。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赵月枝,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艾米·西蒙斯,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濑川至朗,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教授达雅·屠苏,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冯建三,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雷跃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季为民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学者们认为,传媒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传播技术、媒体格局、用户行为以及媒体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都正在发生着颠覆式转型,为此,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出根本性改变,构建以融合为目标的新的学科体系与专业体系。要打破文理科之间、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充分借助其他学科的资源与力量,融合各学科的思维、知识、方法,培养具有综合思维、全面素养、人文情怀、高尚品德的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尤为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对传媒行业和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一方面很多新闻传播院校及时将新兴技术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者们也提醒要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关注人的主体性,强化人文教育,在应变、融合、创新的同时,也要有所坚守和认同。

学者们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大潮中,中国新闻传播界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开辟自己的道路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经过70年的探索,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内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形成了以中国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为基础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学者提出,面对全球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右翼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假新闻”现象所带来的认识论误区以及以人工智能和5G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传播技术变革和世界信息地缘政治斗争,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和教学迫切需要一个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普世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需要在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不断努力中,重新植根基层中国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术的中国化发展,从而开拓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的新境界。

本届论坛由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协办。论坛入选的优秀论文将分别以中英文两种形式出版。

上一篇: 原创11月首日开门红!3生肖,越来越有钱...

下一篇: 第三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