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焦裕禄精神《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音乐故事作品《兰考放歌》震撼展播
时间:2019-11-01 15:57: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央视网、爱上传媒、各地IPTV分平台共同承办的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火热开启了音乐故事作品展播活动。自9月29日起,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面向全国征集而来的音乐故事作品陆续在中国IPTV平台和央视网的《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专区上线。10月27日起,全新改版的央视纪录频道还在每晚的19:02分《9视频》时段进行17首音乐故事作品的大屏展播,次日03:24分、07:43分、16:38分进行重播,将此次全媒体活动推向高潮。河南兰考选送的《兰考放歌》,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在歌声中展现了新时代的焦裕禄精神。
用歌声铭记一个人 见证一座城
“开放的兰考人,创新的庄稼汉,心里头绷着一根弦,让旧貌变新颜”。《兰考放歌》是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3周年的晚会上由郭保成首次演唱,描述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处的兰考人,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务实重干,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势和拼劲,追求幸福生活的作品。此次《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将这首当地人广为传唱的歌曲配以人物故事及城市发展新貌,创作音乐故事作品《兰考放歌》,展现新时代兰考“旧貌换新颜”的城市画卷。
时钟回拨,1962年的河南省兰考县,自然环境恶劣,风沙、水涝和盐碱,困苦着生活在这里的兰考人民。县委书记焦裕禄在此治理风沙,让兰考人结束了逃荒的历史。“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风沙中焦裕禄斩钉截铁的话语至今仍在中原大地回响,人们依然没有忘记那个只在兰考工作了18个月,就因病去世的焦裕禄。睹物思人,短片开头呈现56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那棵“焦桐”,如今伟岸挺拔,俨然一座丰碑,无声地激励和鞭策着兰考的干部群众。
风沙窝变成“金银铺”
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
2017年3月,河南兰考,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几代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作为兰考变迁的见证者、焦裕禄领导治沙造田的参与者,雷中江老人在片中说:“我们现在是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奔小康的路上,我们兰考现在美的很”。老人口中的兰考,装饰古朴的店铺开门迎客,三五成群的妇女围在布鞋手工坊一针一线纳起千层底,果蔬大棚和果园中的农户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与以往展现兰考地区的文艺作品不同,音乐故事作品《兰考放歌》并未将处于贫困时期的兰考作为主要呈现内容,而是将视角放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新兰考人”。
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泡桐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半个多世纪后,广植于兰考的泡桐作为极佳的制作乐器的材料,成为兰考的“致富树”。《兰考放歌》通过徐场村斫琴师徐亚冲等“新兰考人”的不同生活故事刷新人们对于兰考这块土地的记忆,展现一代代兰考人用辛勤和汗水终于换来了比蜜甜的幸福生活,用质朴的方式谱写着新时代华丽的篇章。
河南广播电视台IPTV工作组时伟表示:焦裕禄精神虽然扎根在兰考,生长在河南,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音乐故事作品《兰考放歌》展现了新一代兰考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唱出了一曲战天斗地、改变命运的壮丽凯歌,为祖国献上了一曲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此次《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全媒体活动充分彰显了总局、总台和各地方广播电视台巩固壮大IPTV舆论阵地的信心和决心,也体现了IPTV总分平台团结一致、联动贯通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今晚19:02分,音乐故事作品《大理三月好风光》也将于央视纪录频道《9视频》栏目播出,唱响苍山洱海之美,点亮非遗传承之路。让我们期待《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更多优秀的音乐故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