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祭天的技术含量在于:一定要听话

时间:2019-10-30 21:42: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皇帝祭天的技术含量在于:一定要听话

01

三百七十五年前的10月30日,顺治皇帝在天坛举行了祭天仪式,为十天后的正式登基北京统治中国奏响开场曲。虽然贵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但顺治超级服从,仪式每一步都听从安排、说啥做啥。当然了,对一个只有六岁的小朋友而言,不听话不给饭吃,就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他李自成叔叔可就不一样,他有主见得多了。半年前,打下北京的李自成踌躇满志,首席谋士牛金星也对开国丞相一职志在必得。为了实现理想,牛金星计划于1644年5月20日举行祭天大典,因此他请领衔主演李自成在宫中演习十天。

哪知我行我素的李自成,全不按规定动作办事。前明的礼官战战兢兢地请他掌握仪式本身的节奏,一定要注意放慢速度、从容不迫——不然天子气质从哪里来?结果李自成一下就不耐烦了,把彩排服装一扯,礼官被直接吓到休克:“老子在马背上打出来的皇帝,仪式算尼玛老几?(我马上天子耳,何用礼为?)”

不听话不给饭吃的规矩,对于这位紫禁城的新领导是无效的。他从演习场所离开经过御膳房,直接冲进去抓了一块生肉吃了。有这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李自成,当然由始至终就从未有过圆满成功的闯氏祭天大典。

在前朝士大夫眼里,李自成是沐猴而冠;在李自成手下例如大将刘宗敏看来,李哥却是好哥们、好兄弟、好闯王,打下了北京也还是不跟我们老兄弟摆架子。也正因为如此,当部下按捺不住烧杀淫掠的冲动时,李自成想要弹压,把众将领召集起来想以情动人:“为什么不能帮我做一个好皇帝呢?”

手下的回答斩钉截铁:“皇帝你来当,抢劫我在行,能不能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于是李自成入北京,就跟八百年前黄巢入长安一样晚节不保:一开始进城都是秋毫无犯,进城几天就觉得还是肆意妄为更开心。没办法,三代才能养成贵族,强盗就算过了十天也仍然是强盗。

被强盗按在地上摩擦的帝都人民,好多都希望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同志带着精兵从天而降,把生活恢复到李自成进城以前的水准。可这时的吴三桂同志,却正面临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答案将决定他和一亿明朝子民的命运。

2

吴三桂在山海关大约有四万精兵,李自成拿下北京的兵力是他的两到三倍,吴三桂的邻居满洲人有五万兵。

平生不见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的,都是当时后世文艺青年们的一厢情愿。在军国大事面前,美女除了替罪羊的龙套角色之外,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自从得知北京落入李自成之手后,吴三桂日夜计算的,就是下一步究竟如何走,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首先坚守山海关静以待变是靠不住的。没有后援支撑,孤城一隅能撑多久?既挡不住李自成,也挡不住虎视眈眈的满清多尔衮,说不定还会成为他们合围下的三明治。

那就只有选择一方投靠了。投靠李自成?吴三桂不是没有想过,而且吴三桂父亲吴骧一家老小也正在李自成刀下当人质。但投降容易,投降逼死大明天子的反贼可是要遗臭万年的。最重要的是,投降后的好处似乎不是很明朗——然而没好处谁投降啊?

那就投靠异族满清? 吴三桂还在犹豫的时候,李自成帮他做出了决定。当传来吴骧一家统统被拘禁拷掠的消息时,吴三桂的信使立马冲向了满洲人的大营。不出所料,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热情洋溢地接待了他们,而且很快就答应出兵,一起为崇祯报仇。

吴三桂觉得在山海关相爱相杀多年,自己是了解满洲人的:他们基本没固定军饷,全靠抢劫到的战利品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抢完退回关外去享受。要让他们抛土离乡常驻从北京到广州,他们未必有这样的兴趣。再说三十万满人统治一亿汉人?即便是见多识广如吴三桂,也觉得还是太离谱了一点。

吴三桂内心深处,可能谋划的是借兵打败李自成,然后给满洲人足够的回报——割地什么的都可以接受,然后他自己带兵长驱关内,振臂一呼恢复大明。到时候他吴三桂不但是救亡图存的大英雄,而且也将是手握实际大权的无冕帝王——就像多尔衮一样。

只是吴三桂低估了多尔衮的胃口。此时汉人谋臣范文程早就向多尔衮一力进言:借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乘机入关,一举拿下大明朝的锦绣江山。于是多尔衮很豪爽地向吴三桂表示,我们一起打李闯没问题:你先投降。

1644年5月25日,吴三桂在山海关看见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到达,然后回复多尔衮:快来吧,你说啥,就是啥。

03

在一昼夜的时间里,清军急行军推进了100公里抵达山海关,吴三桂亲自出城投降多尔衮。多尔衮给他的第一道指示,就是正面迎战李自成。

吴三桂心里雪亮: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多尔衮也不怕他心里雪亮:用明军去打闯军,两败俱伤之下你吴三桂势力削减,就更不能不听话了。事已至此,吴三桂除了死心塌地为满清效力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闯军的战斗力也并非徒有虚名,他们也早就清楚宁远精兵是天下精锐。所以他们不但挡住了吴三桂的进攻,而且令其损失惨重——惨重到如果吴三桂始终单独作战,势必成为李自成的一盘菜。

但突然而来的一阵风改变了一切。在遮天蔽日的沙尘之下,清军迅速绕过吴三桂的右翼、扑向李自成的左翼。闯军在目不视物中听得蹄声如雷而来,然后终于看见了骑兵们剃得精光的前额。

阵地一击即溃,迎战变成了躲避、躲避变成了逃跑、逃跑变成了溃退。李自成一度曾想停下来重整旗鼓,但部下拒不听命,沿着通往北京的路一直向西溃逃。北京很快迎来了迁怒于居民掀起新一轮暴行的溃兵,然后传来了吴三桂获胜的消息,跟着就是明太子即将复位的传闻。

小道消息终究不靠谱。李自成为了在自己今后的简历上增加一个皇帝的标志,举行了一场正式官方而依然慌里慌张的登基大典。登基次日龙椅都还没坐热,李自成就全城放火、骑马往西走了。他占领了四十二天北京,到了最后一天才登基,可谓后天下之乐而乐。

帝都人民欢天喜地地盼着平西伯吴三桂带着明朝太子回京,所以当他们遇见辫子兵簇拥而来的多尔衮时,吃惊得如同白日见鬼。幸好这鬼并没有见人就杀见钱就抢,反而出了安民告示。甚至入城几天之后,帝都人依然认为吴三桂和明太子即将出现。

多尔衮结束了他们的期待。打着为崇祯报仇旗号进京的他一来就翻脸,宣布是为报复大明而来,所以第一时间将大明皇族——包括崇祯后裔——全部处决也就显得天经地义了。安民告示是贴出了,但剃发的号令也随之而至。煤山上的崇祯才上吊六星期,煤山下紫禁城的官方语言就换了满语。

04

在多尔衮下决心着手征服中国的七天前,大学士希福向清廷呈上了满文本的《辽史》、《金史》、《元史》。顺治死去的老爸皇太极,认为所有满洲官员都应该好好读读这三朝历史,看看他们怎么由盛到衰。

而皇太极自己得到的深刻教训,就是汉化的危险,“后代习汉法而忘箭术”。没办法,比起艰苦朴素,骄奢淫逸带来更多的乐趣。所以多尔衮在进京之初,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才能避免辽金元被汉化乃至被同化的下场?毕竟三十万满人跟一亿汉人比起来,连零头都算不上。

所以多尔衮最终决定又拉又打、双管齐下。名义上喊着满汉一统,但执行时一定会区别对待。

对以往的汉人官员,多尔衮既往不咎几乎全盘接受。像冯诠这样臭名昭著的魏忠贤干儿子,多尔衮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因为他有办典礼的特长。冯诠也确实给多尔衮长脸,不但把一连串仪式办得神圣庄严,而且在多尔衮犹豫向汉人推行剃发令时主动剃发效忠。

多尔衮太清楚了:高级官员如此,中下层官员更是如此。要尽快加强新帝国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必须倚靠这群贪官污吏们,不然谁去负责给你收税?只要安顿好从北京到各地的士绅阶级,国家维持下去就不是问题。只要有官做,他们并不特别在乎姓大明还是大清。

要做官,当然要有科举,多尔衮很快下令重建选任政府官员的科举考试。1646年,大清统治下的第一次殿试举行,大多数报考者为北方汉人,他们被提问如何使满汉“同心合志”。

一手抓团结,一手却抓隔离。在北京,北城被划给旗人居住,南城才是汉人的去处。从成都到南京,各地都很快出现了只供旗人及家属居住的“满城”。因为几乎没有汉人敢欺负满人,所以汉人冒充满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在民间地位分明,在朝廷也是满官地位高于汉官——虽然从来也没有明文规定。一直到了两百年以后的同治中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群靠军功起家的汉臣才算翻了一回身。

1650年,为满清入主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多尔衮突然病亡。死后葬礼规格堪比帝王,但接着就是一场急转直下的、肃清多尔衮反动势力的政治风暴,他留下的权力真空被迅速补上。新的掌权者全盘否定了他的声望名誉,却基本全盘继承了他的大政方针。

多尔衮当然不知道,他留下的基业最终竟然足足撑了二百六十七年,只比大明少十年而已。跟辽金元相比,这已经是一个超水平发挥的成绩。即便直到如今,也还有一千万满人,虽然现在都说着普通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跟生活一样是一团麻,全是解不开的小疙瘩。

参考:[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买买买”,领双十一现金红包,最高1111元。

上一篇: 激吻视频曝光!时隔两年李小璐PGONE事...

下一篇: 海安市李堡镇这两位环卫工拾金不昧平凡中传...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