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血糖一路狂升?让二甲双胍帮你搞定!
时间:2022-03-02 11:00: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年春节过去了,你胖了几斤?
宅家吃喝玩乐睡,请客吃饭大鱼大肉、觥筹交错,一不小心,不仅体重飙升,许多糖友平时辛辛苦苦稳下来的血糖也一下子“破功”,大有“爆表”之势,可真愁人啊!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面对这“甜蜜的负担”,糖友该怎么补救?
节后体重飙升,控制体重平稳血糖很重要
长假过后,几乎没人能逃得过“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然而,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超重和肥胖,肥胖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
临床证据显示,体重管理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B 细胞功能[1]。
所以,糖友要尽快克服“长假慵懒症”,控制饮食——坚持少油、少糖、少盐、高纤、低胆固醇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加强运动——每天晚饭后散散步、快走、慢跑、练太极等。
坚持管住嘴、迈开腿,把过年时增加的体重减下来,让血糖尽快平稳,不让并发症有可乘之机!
除了及时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合理、规范、安全使用降糖药更是重中之重。
节后血糖飙升,安全用药是关键
1按时吃药,监测血糖变化
节假日期间,糖友最容易出现降糖药漏服的情况。有些是因为走亲访友应酬不断,经常忘了吃药;有些则认为“大过节的,吃药不吉利”,干脆选择不吃药。
这些都会导致血糖得不到良好控制,甚至一些患者因血糖过高,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事件而威胁生命。
因此,糖友应该尽快恢复平时的用药习惯,按时吃药,并多做血糖监测。
2不要随意增减药物
有的患者在节后恢复了日常的服药习惯,但发觉效果大不如前,于是自行增加原有药物剂量,或不跟医生沟通直接加上其他药物,结果不仅血糖没控制好,反而出现低血糖或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这就提醒糖友,如果节后血糖控制不好一定要及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所服药物的剂量,不能自行随意增减药物。
3选择安全有效的降糖药
降糖药的选择要强调安全、有效、经济,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降糖界的“C位”——二甲双胍。近年来,各种新型降糖药层出不穷,但经典老药二甲双胍,仍然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二甲双胍到底厉害在哪?
二甲双胍,降糖界的“中流砥柱”
二甲双胍是跨越世纪的经典降糖药,从1957年上市并应用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降糖治疗的基石,也是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降糖药物第一选择。
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等众多国内外最新糖尿病治疗指南,都将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足见其在降糖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1-2]。
这得益于二甲双胍优秀的降糖能力,它不仅能有效降糖,单独使用也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二甲双胍本身不伤肝不伤肾,长期使用并不增加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风险[3-6]。
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初期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但多为一过性,且二甲双胍缓释片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熟知的二甲双胍原研药格华止也有新剂型缓释片,它采用特有的GSD双相缓释技术,可在保证确切有效的降糖疗效的同时,显著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且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方便省事,不易漏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除了降糖,二甲双胍在其他多个方面也大放异彩。
二甲双胍长期使用不增加或减少体重,尤其适合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还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多项大型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合并新冠感染人群的死亡风险[7-8]。
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糖友大可安心吃“胍”,从容面对新冠。疫情期间去医院不方便,可以选择格华止普通片大包装,减少买药次数,方便省事。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学术指导:王曼曼 副主任医师
内容来源:公众号“健康全说”(ID: FDjkys)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oyle-Delgado K, Chamberlain JJ, Shubrook JH, Skolnik N, Trujillo J.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Synopsis of the 2020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Clinical Guideline. Ann Intern Med, 2020 Sep 1.
[3]Wright AD, Cull CA, Macleod KM, et al.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06, 20(6): 395-401.
[4]Cryer DR, Nicholas SP, Henry DH,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 28(3): 539-543.
[5]Klarenbach S, Cameron C, Singh S, et al. Can Med Assoc J, 2011, 183(16): E1213-1220.
[6]Rachmani R, Slavachevski I, Levi Z, et al. Eur J Intern Med, 2002, 13(7): 428.
[7]Luo P, et al. Am J Trop Med Hyg. 2020 Jul;103(1):69-72.
[8]Crouse A, et al. medRxiv [Preprint]. 2020 Jul 31:2020.07.29.2016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