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GBN特写|鲁冠球的时代与时代的鲁冠球

时间:2019-10-28 07:56: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GBN特写 | 鲁冠球的时代与时代的鲁冠球

谨以此文纪念鲁冠球逝世两周年

作者 | 刘 晓

编辑 | 葛帮宁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从萧山机场乘车向西,行车21.2公里来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路855号,便进入万向一二三公司大院,绕过一个绿化带,一栋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办公楼群便豁然呈现。其中,中间厅楼的8个红色大字——“鲁冠球精神展陈馆”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大门,“万向创立五十周年特别奉献“红色条幅下,迎面可见一位安详端坐的铜人像——他凝视着前方,若有所思。

这是一位创业家的纪念馆。

在50年万向经营史中,他带领6个农民,靠4000元起步,从一个汽车万向节产品到一座创新聚能城,期间他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准时代脉搏,堪称做到将企业发展与时代机遇完美结合。

这是一位企业家的纪念馆。

50年后,他穷尽一生所打造的万向帝国已峥嵘初现:万向已成为一家涉足汽车制造、农业、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多元产业的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

他亦因此被贴上不同标签:他被喻为浙商教父和民营企业家常青树;他是《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的“国家英雄式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企业家;他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称之为“集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于一身”。

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走访万向集团就会发现,鲁冠球又不同于那些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1984年当柳传志、张瑞敏分别创办联想和海尔时,万向产品已开始出口美国;1991年当马云开始创业时,万向总资产已突破1亿元,鲁冠球已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光无两;1990年代当联想、海尔、娃哈哈、华为、吉利、阿里等企业崭露头角时,万向早已誉冠全球。

迄今鲁冠球离开他一手创建的万向帝国已整整两年。2017年10月25日中午12时,他在杭州病世,享年73岁。一年后,他被评为“改革先锋”。两年后,他被评为“最美奋斗者”。而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这一称谓为他永久保留。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是鲁公真实的人生写照。

在他辞世两周年之际,我们之所以还要费尽心力重新梳理鲁冠球这一生的创业经历,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他具有时代符号寓意——终其一生,他都在创业:当工人;当老板;造车;造城,可谓名副其实的创业导师。如大家所见,在中国,如果鲁冠球自谦为“中国第二创业导师”,那么没人敢称“第一”。

亦因此,这更是一个时代的纪念馆,它几乎浓缩了中国乡镇企业50多年来从萌芽到壮大的进化史。

两个月前,从第一次踏入“鲁冠球精神展陈馆”那一刻起,时间仿佛重新开始……

01.

“当工人,吃饱饭”

1944年12月,鲁冠球出生在浙江萧山宁围金一村——童家塘一幢破瓦房内。他是鲁家的第三个孩子,也是第一个男孩,后来成长为一个“不安分、不听话”的大人物。

鲁冠球的名字,源于家族“冠”字辈。至于后面随意组合的“球”字,在他的前半生开玩笑地成为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求人求情的“求”,后来却神奇般成为呼风唤雨、称冠全球的“球”。

父亲起名时,不关心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也没有要求儿子去为这个地球做什么事,只希望他掌握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将来能养家糊口。

少年鲁冠球,满眼都是苦难。幼年吃不饱饭,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童年见证了新中国的一穷二白。这让在贫穷中长大的鲁冠球有着强烈改变命运的愿望。

在那个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年代,工人是光荣的象征。农村开展农业合作社,许多农民看到脱贫曙光,以摆脱农民身份当上工人为荣。

年幼的鲁冠球认为,工人比农民的日子好,不必受日晒雨淋,还有固定收入。工人是一条康庄大道,农民只有求变,才有出头之日是那个时代普遍想法。

去城里,当工人成为鲁冠球的第一个梦想,尽管这一荒唐想法被父亲骂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因家贫,鲁冠球初中没毕业就辍学,郁闷地跟随父亲游走乡村给人看病。半年后,他听说萧山县铁器社可能招工,便不顾父母反对,设法通过关系辗转进入铁器社,当上一名学徒工,这就是鲁冠球后来戏称的“农民工”。每月发十元学徒津贴,使他告别了食不果腹的务农生活。

鲁冠球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3年学徒生活中,他每天起早贪黑,跟着师傅抡铁锤,经受炉火高温炙烤,学得一身打铁和操作各类机械工具的技艺。

就在鲁冠球即将出师时,却遇上1959年~1961年那场自然灾害。经济陷入困境,城市人口过剩,铁器社裁员,农村户口出身的鲁冠球被精简回家。

但鲁冠球偏不认命,第一次务工失败后,他开始思考如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既然进城当工人的机会渺茫,那就自己创造机会。

他打听到镇上方圆十几里只有一个粮食加工点,各村农民大袋加工粮食要扛着走五六里去排队加工,就萌生办粮食加工厂的念头。游说父母和亲友并征得同意后,几户人凑齐几千元买来脱壳机、轧麦机、磨粉机、电动机等设备,鲁冠球在萧山盈丰乡盈二村开始第一次创业。

但盈丰乡和盈二村并没有给鲁冠球带来丰盈的生活。年少的鲁冠球只看到商机,却没看见商机四周弥漫的风险。由于缺乏对国家政策全面了解,粮食加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被扣上黑工厂和走资派的帽子,县里来人勒令它强行关停。

一清算,每户500元投资只剩126元。鲁冠球把机器折价后廉价变卖,欠下一大笔债。他靠抵押祖屋还债,成为别人眼中的“败家子”。

首次创业失败,并没有动摇鲁冠球当工人的决心,他想摆脱农民命运的渴望实在太强烈——城里不能当,就到乡下当;乡下不能当,就自己给自己当。经过两次打击后,他不再冒进,开始耐心等待机会。

渡过3年困难期后,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大兴水利。鲁冠球在钱塘江大堤上看到人力车和自行车来来往往,却不见修车铺,于是他就在江边堤坝上支起自行车修理摊。生意时好时坏,但总比干农活收入高。后来,他还把修车铺搬到防洪堤外,建个草屋,晚上也能修车,还能多挣钱。

钱塘江围垦工程结束后,车辆和人流明显减少,修车生意冷清下来。光靠修车圆不了当工人的梦想,也逃不脱“割资本主义尾巴“那张大网,鲁冠球再次收起工具回家。

第二次创业走到尽头,但很快时代开始眷顾这个不服输的年轻人。

19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大规模整顿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刚刚关停修车铺的鲁冠球恰好赶上这轮大生产,他发现村民的农具坏了,很难找到维修点,就决定开个铁匠铺。

这次鲁冠球不再单枪匹马,他找来几个同伴一起干,包括妻子章金妹在内,小小铁匠铺在童家塘镇开张。

鲁冠球在学徒时期所学技艺得到发挥。因技术过硬,产品质量高,市场需求较大,加上村民经常有农具修补,铁匠铺渐渐盈利。鲁冠球借此还清了粮食加工厂倒闭后欠下的债务。

1965年农业学大寨,“社社实行机械化、农机维修不出社”“农业的根本之路在于机械化”等标语在萧山传开。每个农村,每个人民公社都想拥有一家农机厂。

鲁冠球认为机会来了。他主动给公社写报告,希望由自己来创办农机厂。得到认可后,1969年7月,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挂牌,24岁的鲁冠球带着7个人和价值约4000元的家当投奔公社名下。他当上厂长,戴上“安全“红帽子。

实现当工人夙愿后,鲁冠球有意识地挑选有打铁技术的农民,抓住“大家都想要当工人”的心理,激发员工活力。

农机厂初创时的第一件产品是犁刀,凭着过硬质量和鲁冠球主动上门推销的韧劲,不仅被杭州农机公司包销,农机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还奇迹般进入国家计划,在杭州甚至浙江省都有了知名度。厂里职工开始脱离“求告无门”的日子。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钱塘江,农机厂已发展成为拥有“钱潮”品牌、为汽车配套的万向节厂,工人发展到400多人。

1980年代适逢国民经济调整,机械行业供大于求,仅万向节厂全国就多达50家,鲁冠球毅然放弃计划包销,直接面向市场自主营销,发动各路人马奔赴全国打探销路。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参加在山东胶南县举办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由于是计划外乡镇企业,没有入场资格,鲁冠球就把带来的满满两汽车产品摆到会场外推销。当会场内买卖双方因为价格僵持时,鲁冠球决定把价格调低20%,意欲薄利多销。结果这批积压货很快被卖出,获得销售收入210万元。

从此,这家没有资格入场的乡镇企业抢走了各大国有企业的订单。凭着拳头产品“钱潮”牌万向节流向市场,国内市场被打开。

万向风靡的背后,是鲁冠球绝不将就的质量意识。

早在1980年,中汽公司要从50多家万向节厂中挑选3家作为国家定点企业。不属于工业部门主管的乡镇企业万向进不了“考场”,又拿不到“考题”,鲁冠球东托人西求情,好不容易才拿到“整顿验收标准”。他便严字当头,花大力气下大本钱抓质量管理,以99.4分——全国同行的最高成绩,与青岛和广州两家国有企业被列为3家万向节生产定点厂。

能证明鲁冠球对质量要求高标准还有个被埋藏多年的故事。1980年代初,鲁冠球把被客户投诉,从全国背回来的3万多套、价值43万元的万向节产品当众当作废品处理,以此惊醒全体员工质量观念。这一震惊员工心灵的案例比海尔张瑞敏砸冰箱还早两年。

从1969年到1987年,万向度过生存期,一跃成为中国万向节行业翘楚。

02.

“要做就做洋人的老板”

1983年3月20日,鲁冠球用价值2万多元的花木做抵押,与乡里签订一份公社万向节厂承包合同。鲁冠球成为个人承包乡镇企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承包者和“老板”,按照合同约定,鲁冠球1983年可获奖金8.7万元,1984年可获奖金11.2万元,1985年可获奖金25万元。这在当时都是不小的数字,鲁冠球却主动去掉合同中“超利润部分的5%归承包者所有”这句话,改为“承包者奖金从优”。

他把1983年利润所得全部用于发展生产和致力开发产品,把1984年奖金中的1.2万元用于购买国库券,其余10万元捐给宁围乡办教育事业,把1985年的25万元返还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万向找对了方向。

198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李峰、林楠的通讯《乡土奇葩——记农民企业家鲁冠球》。中央领导在通讯上做出批示,认为鲁冠球的做法完全符合党所倡导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政策,同时又把创业目标与实现“四化”与共产主义理想,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密切联系起来。

经历国内市场探索发展后,万向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探索更大机会。

1983年,在中国公路上行驰的每4辆汽车中就有一辆车装着万向万向节。到1990年,万向万向节已占全国市场份额65%,获得垄断地位。

鲁冠球并没有被这一数字陶醉。他认为国际主流市场,是万向的奥林匹克,是见识风浪的竞技场。他经常对自己说:有本事就到世界去闯荡闯荡,去赚外国人的钱,中国汽车万向节要销到汽车王国美国去,好比外国人把丝绸打到有“丝绸之府”的浙江杭州一样,意义非同小可。

1984年春天,万向钱潮万向节产品被美国舍勒公司选中,出口美国,走向国际。但3年后双方就进行了一场对决:鲁冠球断然拒绝舍勒的垄断性独家代理,舍勒为此消减万向订货量,导致货品挤压。

鲁冠球积极应对。他带领企业开发出60多个新产品,打开10多个国际市场。一方面同外国供应商开展竞争,一方面为国家创汇,万向集团不仅因祸得福,还和舍勒重修旧好。

1990年,万向集团调整产品结构,提出三级跳目标——从省级集团到国家级集团,再到跨国集团,开始一系列收购。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成为经济发展重大转折,当年鲁冠球筹备在美国成立公司,进一步向国际市场进军。

1992年6月23日,经历计划体制种种限制的鲁冠球上书国务院,希望1984年试行股份制改革、1989年被批准为股份制试点的万向集团能做出表率。国务院领导对报告做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提出新的实施意见。

不久,一项新规定出台——以后企业申请发行股票,直接由地方往上推荐,由沪深两地证券部门最后批准办理手续,不再经主管部门审批。

开闸放开后,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上市,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乡镇企业上市第一股。随后,万向钱潮收购集团内部的机械、轴承、传动轴等7家汽车零部件公司60%股权,形成汽车零部件体系。

鲁冠球认为,出口好比是把中国土地上结的苹果装上箱,运到外国市场上去卖,而万向要到国外去种苹果树,把企业办到国外去。“在外国的土地上,用外国人的资源,当外国人的老板,赚外国人的钱”。

万向的苹果树率先在美国种下。1994年7月,万向美国公司成立,鲁冠球迈出整合海外资源重要一步。1996年,万向美国公司成立万向欧洲公司、万向南美公司。1997年,万向国际化历程以海外销售为主转向海外并购,海外市场从产业链下游为他人做OEM转向产业链上游渗透。

为开拓欧洲轴承市场,1997年7月,万向收购英国AS公司60%股份,将AS公司改造成拓展欧洲轴承市场的根据地。

1997年,经过5年努力,万向生产的万向节获得通用汽车订单,成为第一家为美国汽车制造商配套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紧接着,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大众汽车等跨国汽车制造商相继成为万向直接或间接配套厂。

1999年,万向戏剧性地收购“领鲁冠球跨进美国门的师傅”——万向节专利最多的舍勒公司,结束长达14年贴牌生产。万向将舍勒产品拿回国内生产,在美国以舍勒品牌销售,实现国内低成本生产,国外高价格销售。

经历一系列暴风骤雨式的兼并收购后,万向集团不仅获得超过投资额50%的回报率,越来越多的美国零部件企业的市场网络被纳入万向体系。万向成为许多国际一流主机厂的一级配套商。

到2012年,在美国1150万辆汽车生产总量中,就有390万辆汽车装有万向在美国生产的零部件。

万向集团的万向节已经做到全球最大——占国际市场份额12%以上,国内市场65%。其轮毂单元做到中国第一,世界前七。在传动轴、等速万向节等细分市场则做到世界第一,整体规模全球第三。

外媒称,鲁冠球是世界汽车领域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鲁冠球当年那句话——要做就做洋人的老板,用海外的资本去收购海外企业,在海外市场赚钱最终成为现实。

03.

“新能源汽车,一定要搞成功”

那个一心想当工人的创业者,在将国际同伴尽收麾下后,又开启新梦想。

当鲁冠球从万向节到部件、总成、模块,将汽车心脏和构造都摸透后,他离组装一辆汽车仅隔一步之遥。这是巨大的诱惑,有不少朋友说,老鲁,你做了这么多年配角,也该做主角了。

鲁冠球倒无所谓,他信奉电影里的最佳配角也可照样拿到奥斯卡奖。对于造车,他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他见过烧炭的汽车,黑烟滚滚;他见过背着大黑包的汽车,没有石油,只好用煤气做燃料;他闻过柴油车、汽油车喷出的尾气,认为这是“城里的味道”。

其实早在1990年代中期,厂里有些实力后,鲁冠球当时就想上马汽车。他和一些专家交流,后者告诉他,制造汽车要获得国家批准,造汽车就是烧钱,没有100亿元到200亿元想都不要想。

鲁冠球只好量力而行,造车从长计议。“等万向能拿出100亿元时肯定造车”,他立下誓言,“造汽车是我的一个梦,这个梦,我圆不了,我儿子、我孙子一定要圆“。

鲁冠球和儿子鲁伟鼎的想法是,国外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积累了上百年,要超越他们鲜有机会,干脆越过传统技术往清洁能源方面摸索。在该领域,国外已研究摸索几十年,但没有得到验证。万向认为,虽然在起跑线上有差距,但至少比传统领域有优势。

但造汽车又是一件大事,一件新事,一件难事,万向在制定规划时十分谨慎。

1999年,万向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当年,鲁冠球应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俄两国元首见面会。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对中方企业家说,欢迎你们到俄罗斯投资,我们有蓝蓝的天,纯净的水,新鲜的空气。

这让鲁冠球颇为感慨,此后他开始关注新能源。

2000年4月,万向集团董事会制定战略,从1999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进行研发,每年投资1亿元。如果研发顺利,就继续追加投资。第一步是聚焦动力电池,先研发电池、电机、电控及其他电子组件,再研制整车。

万向在研发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上寂寞行走了10多年。

2002年,中国第一家非公有制电动汽车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专门从事电动车和电池业务。同年,万向生产了第一辆电动汽车样品。

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来万向考察,看过万向电动轿车和电动大巴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后,他对鲁冠球和鲁伟鼎说:如果真正做起来,(这)是件了不起的事,而且圆了你一个梦。你长期做汽车零部件,最后总想上整车,也圆浙江汽车制造业一个梦。这是国际的制高点,世界潮流。

“你们要坚持发展清洁能源。”这一嘱咐成为鲁冠球及其全体万向人的目标。

2004年,万向与法国达索集团签署协议,联合开发电动车。同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电动汽车比赛中,万向拿到4个奖项。

2006年,万向与国家电网达成协议,发展电动服务车和电动工程车。到2008年末,万向已有120多辆车在中国22个城市投入使用,4个模型通过国家车辆检测并获得证书。

2009年4月25日,万向投资13.65亿元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当年11月,生产设备实现运行。

2010年5月,万向电动汽车与美国Enerl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首期投资3亿美元。

2010年,万向为上海世博会所有混合动力汽车和50%纯电动车,以及后来的广州亚运会所有纯电动车提供电动动力系统。

当有媒体报道西湖风景区出现万向生产的动力电池配套的万向电动大巴时,这辆大巴已在景区行驶2年多。当万向电池开始在其他城市为大巴、出租车配套,包括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大巴配套时,其电池已经过多年试验。

但令人诧异的是,电动汽车制造基地的奠基仪式,却是在万向开始研发电动汽车10年后的2009年4月才举行,所说当时也是为金融危机期间提振员工士气而为。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2012年11月19日,万向电动汽车公司年产1500辆专用汽车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备案确认。

万向等来造车关键时刻。

从1999年到2012年,万向造车投资超过20亿元,承接电动汽车8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和8个省级重点项目,申请电动车和电池专利200多项,获得120项专利。这些专利中,90多项是电池方面,36项是发明专利,67项是实用新型专利。

但万向没有赚过一分钱。

就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的一件事牵动着中美车商神经。2012年3月,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A123因质量隐患引发大规模召回,导致公司财务陷入严重危机,A123向包括万向在内的全球70多家公司求救。

经过一波三折的多轮谈判后,当年12月8日,万向以2.566亿美元拿下A123公司除军工合同以外所有资产,且出价比美国江森自控、日本NEC联盟低1000余万美元。

万向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鲁冠球对新能源长期投资让美国同行看到万向志在长远,而非短期获利。这让他们很放心。

收购全球最好的电池公司后,万向还只处于全球新能源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它如何由上游向下游延伸?

2013年11月,美国豪华电动汽车菲斯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财务控制不力、技术故障等原因,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一个月后,万向提交收购申请,计划以2472.5万美元出价以债换股方式参与竞购菲斯科公司,并提交破产重组方案。

万向最终胜出。2014年3月21日,万向将菲斯科电动汽车公司纳入麾下。

与收购A123、菲斯科的大动作相比,万向投资菲斯科主打产品Karma的运作则显得颇为低调。直到2017年,美国销售的第一款运用电力、汽油和太阳能三种动力来源的汽车Karma Revero下线交付才看到万向身影。

万向并非没有遭受过质疑。2018年11月6日,正当外界质疑万向在布局中美两地造车后是否落伍时,万向集团同时披露了两条信息:万向两个项目正就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一是年产80Gwh锂电池项目,计划投资685.74亿元;二是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计划投资27.45亿元,地点均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9年4月16日,以“新生·曙光”为主题,万向集团在上海车展期间揭晓旗下三款电动汽车——2020款电动汽车Karma Revero、Karma与宾尼法利纳合作的首款豪华车型、Karma纯电动概念车。

在新能源汽车黎明前的黑夜里,鲁冠球就像一个苦苦探索的孤胆英雄。

据万向集团副总裁、万向研究院首席院长陈军介绍,2012年前万向造车投入过百亿元,近两年投入更多,已超过300亿元。

鲁冠球曾说过:万向造车,烧钱、烧钱、再烧钱,坚持、坚持、再坚持。

万向从来没有停下步伐。

04.

“在这里造一座城”

1990年,财经作家吴晓波第一次见到鲁冠球。当时,鲁冠球操着一口浓重的萧山话大声对他说:“我就是不进城,我要在这里造一个工业城。”

鲁冠球的办公室从未离开过萧山。他在翻修过不知多少次的万向总部3楼办公,期间31年从未更改。即使是1969年成立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他也从未离开过萧山。

据鲁伟鼎回忆,鲁冠球在2017年弥留之际曾交代过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回国,要回家。他说,“我不能在美国没。”

50年间,万向早已走出萧山,在全球市场闯出一片天地,但万向又没有一天离开过萧山。从田野走向世界,从世界返回田野的万向,其未来究竟在哪里?万向的方向在哪里?

鲁冠球曾设想过成为全球级整车制造商,但当他看到互联网信息化浪潮来袭时,就敏锐地感知数字时代的核心价值是信息。

经过数年思考,2015年鲁冠球决定建造万向创新聚能城——这是一个信息集合平台,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的交互平台。

创新聚能城以电池为原点,从电动汽车和智慧能源两大产业链切入,将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人才、解决方案等聚合到一起,在交互中产生更大价值。

鲁冠球希望藉此开启万向下一个十年。

2018年5月31日,万向创新聚能城项目推进动员大会在杭州萧山区举行。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在会上说,万向作为企业,投资建设产业、科创、城市融合体,这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决策。

2018年11月,总书记主持民企座谈会。听完鲁伟鼎汇报后,总书记说,万向鲁冠球同志是最早一批企业家,而且真正是那批人里一直做到现在,仍然(在)蓬勃发展,万向是佼佼者,是典型。

总书记说:”当时我总结,他一个是心无旁骛,从万向节做起,一直都做这个,主业把牢得相当好。再一个,他思想不落伍,总是在突破,总是在探索前沿……中央说民营企业要支援农业、反哺农业,他就开展产业扶贫,到现在是引潮流。再有一个,他在培养后代上做得很好,这是叫‘创二代’了!”

鲁冠球生前要求鲁伟鼎和万向人走出舒适区,从零开始,做创造历史的勇敢者。鲁伟鼎承诺,他必须为此承担风险。“家父一生做的有意义的事是创建万向,留下艰苦创业、大胆创新、克难攻坚、勇往直前的万向精神“。

1990年代初,万向搭建好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企业构架后,鲁伟鼎的主要精力便放到增加市场经济要素,提升万向产业效率上。

回头看,当今工业经济的热点集中在信息、交通和能源领域,而这恰是万向从2000年就开始重点布局的领域。

2009年,万向提出坚持发展清洁能源,抢占制高点;坚持金融与实业相结合,提高效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融通资源举措,形成万向第五个“奋斗十年添个零”战略。

围绕此战略,万向对全球资源进行多轮分散布局、集中融合。

万向做电池,不是为电池而电池;万向造车,不是为造车而造车,而是专注节能智动,让智能汽车进入未来城市,成为未来最大智能终端平台。

现在和未来的万向将聚焦创新聚能城。代表一个工业时代传奇的鲁冠球已将接力棒交给鲁伟鼎,后者要在智能网联时代为万向廓清方向。

按照新规划,万向创新聚能城面积为8.42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达2000亿元,主要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

以电池为原点,创新聚能城延伸出两条产业链:第一条产业链是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第二个产业链是电池-储能-分布式能源-智慧能源。创新聚能城将集产业、科技、城市于一体,从新能源切入,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渗透到产业,渗透到城市。

这是鲁冠球为万向描绘的一个全新开始,承载着他的清洁能源梦想。在鲁伟鼎心目中,万向创新聚能城将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策源地。

“家父一生,创建了万向,留下了精神。我要做的,是创建万向聚能城,把他安排的事情一件件做好,留下奋斗的足迹。” 鲁伟鼎说。

万向造车海外收购年谱

1999年,万向收购“领进美国门的师傅”——万向节专利最多的舍勒公司,结束长达14年贴牌生产。

1999年,万向收购美国LT公司3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万向在北美拥有第一个加工装配基地。

2001年8月28日,万向美国公司收购美国UAI公司,开创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先河。

2003年,万向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后者是翼形万向节传动轴的发明者和全球最大一级供应商。

2005年,万向美国公司完成对美国方向连杆企业PS公司收购,成为福特汽车核心配套供应商。同年收购美国轴承生产企业GBC公司,与最大汽配供应商之一TRW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2006年,万向收购美国最大传动系统制造商之一Neapco,接管美国中西部多家工厂。

2007年7月,万向投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零级供应商——美国AI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进入美国汽车产业链核心层。

2008年,万向收购美国福特蒙罗工厂。

2009年3月,万向集团收购美国DS汽车转向轴业务有效资产,包括全部专利及知识产权。

2010年7月,万向美国公司完成对T-D公司收购。

2013年2月,万向收购美国A123动力系统公司。

2014年3月,万向收购新能源汽车公司菲斯科。

上一篇: 受历代名人推崇,《史记》究竟好在哪里?

下一篇: 又一个“华为”诞生?这次轮到日本被逼急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