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至简

时间:2021-05-11 16:00: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探寻中医学,如一次奇妙的旅行。古往今来,人们向中医学寻求养生之道,向中医学探究济世之方。很多人喜欢中医,想学习中医,但又叹其博大精深,无从下手,或者陷于众说纷纭,难得其法。为什么在科技进步、信息便捷的今天,很多人却对中医学不明白、讲不清楚了?中医学出了什么问题?中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其实不是中医学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出了问题!对中医学的理解出了问题!对中医学的运用出了问题!

在笔者看来,我们是把中医学复杂化了。过去我们学习中医的方法是先背诵基本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剂、中药等;背完基本学科开始背诵临床学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等等;背完临床学科开始背诵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等;经典背诵完了,还要涉猎现代医家的学说,如胡希恕、刘渡舟、蒲辅周、施今墨、孔伯华、关幼波、焦树德等等。

当我们一头扎进书海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来路。我们沉醉于理论里,沉浸于概念中,沉迷于方药里,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中医学的很多概念和解说模型是从其他学说里借用过来的,有的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有的就是一件多余的“外套”,但我们习惯了来者不拒、兼收并蓄,所以在似是而非的一些问题面前更加迷惑,这种迷惑感让很多学中医的人反倒丢失了中医学的本性,就像“传话”游戏,二三十人站成一排,主持人把一句话写在纸条上,然后读给第一个人听,第一个人听完后,将这句话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传给第三个,依次类推,当一直传到第三十个人的时候,再听最后那个人说的这句话,与第一个人听到的那句话相比,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通过“传话”这个游戏,让我们明白,一句话仅仅传了几分钟,便面目皆非,那么中医学传了几千年,有没有传错的地方?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就引用了错误的理论来论证后边的一切呢?早在清代的时候,文医兼通的张琦就提出了“凡艺或可殊途,惟医必归一致”的思想,任何技术或者艺术的发展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路径和方法,但是中医学不是这样的,虽然中医学在千百年的发展与传承中,学说林立,流派纵横,但最终都要殊途同归,归于中医学本身的理法之中。

学中医要善于读懂古人的语言

学习和研究中医的第一道门槛是中医的语言,古中医的文字和表述方式把很多中医爱好者挡在了门外,没有一定古汉语文化功底的人,想读懂中医典籍确实有难度。古人讲“惜墨如金”,在造纸术未出现以前,文字是刻写在竹板或布帛上的,不可以语言杂乱,洋洋万言,语言必须精炼,所以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如果误读一个字,可能就会错误地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医学典籍来讲更是如此,所以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说:“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明确指出有些人对医书不求甚解,滥用滋阴泻火的药,伤了患者的中气,导致有的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医生错误地用药导致死亡的。所以,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研究首先要在其文字语言上下功夫。

比如中医学里对人身有关气的命名非常多:阴气、阳气、真气、元气、正气、中气、胃气、土气、充气、谷气、精气、津气、营气、卫气、宗气、大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人气、运气、生气、肾气、肝气、心气、肺气、太和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三焦之气、五行之气、五脏六腑之气、十二经脉之气……而且很多名称又有若干个别名,比如肾气又名肾水、肾精、丽水、肾阳、元阳、真阳、真火、水气;肝气又名肝血、木气;心气又名心火、心神等等。

这么多的名称果真各有其义吗?事实并非如此,在《黄帝内经》里,黄帝问岐伯,“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黄帝问岐伯,“我听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我认为这就是‘一气’,为什么现在分出六个名称呢?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创始人张景岳在《类经》中讲道:“真气即元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气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分,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也。”也就是说,元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阳气、阴气、卫气、营气、充气、胃气、宗气、中气、元阴之气、元阳之气等等都是真气的别名。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讲道,“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做异名异论而观之。”意思是这么多的气的名称,其实指的都是一个气,那就是胃气。谷气、荣气、运气、生气、清气、卫气、阳气、天气、人气、地气、三焦之气等等都是胃气的别名。也就是说,虽然名称不同,说的都是一个东西。就像一个人,在这里称为总经理,在那里称为总监,在另一个地方又换成了不同的身份名称,但都是这一个人。

就像李东垣说的“分而言之则异”,这个“异”,不仅仅是名称的异化,更重要的是,很多医者因受困于医学名称的混乱,导致在临床中跑偏,这样问题就严重了。所以,学中医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当你用归纳法梳理下来之后就会发现,中医学的很多东西是可以简化的,只有简化的东西,才容易学习,才容易传承,这也正是遵循大道至简的规律。

生活中处处有医理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让很多人望医兴叹,不敢涉足。其实中医学讲的是自然、生活与人体关系的最朴素的道理。换言之,它是古人通过认识大自然、观察生活,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并不断发现和总结出的调理、治疗身体变化的方法。

为什么《黄帝内经》被奉为经典,被尊为“医源”?因为《黄帝内经》是古人对自然的客观观察,对生产生活的客观总结与描述,对生理、病理的客观认识与应用,换句话说,生产生活实践就是医源!那么我们能不能像古人一样,将中医文献上的内容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再去对应一遍,认识一遍,总结一遍?用生活中的公理、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规律再佐证一遍呢?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中医学的独特魅力。

怎样从生活中佐证?我们都做过菜,做菜时用的葱、姜、蒜、辣椒、五香面、十三香等,不仅仅是用来调味的,还都是辛温的良药。老祖宗为什么要选辛温的药做为做菜时的佐料让我们天天吃?祖一辈父一辈吃了几千年?为什么石膏、大黄有通便、减肥的功效,却不让人天天吃?这就是老祖宗的过人智慧,辛温之物可以温养脾胃,寒凉之物却伤中败胃,脾胃一伤,胃气一败,百病由生。这就是生活中的公理。公理就是人人都认的理。

再从体温上进行佐证。人体体温分为口温、腋温、肛温,其中肛温的温度最高,为什么?因为肛温代表着胃肠道的温度。胃肠道的温度代表着人体的自然环境,人吃的五谷杂粮进入胃肠道后,在高温高热的环境下才能被充分地腐熟发酵,腐熟发酵得越充分,消化吸收才越充分,气血营养的转化才越充分,人才越健康、越长寿。

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肆意妄为地破坏胃肠道的温度,啤酒、饮料、矿泉水天天喝,穿的也少,即使在北方寒冷的秋冬季节,很多年轻人为了美也穿着单衣。还有很多小姑娘,一到春天,春寒料峭,大腿露出来了,肚脐露出来了,女孩的肚子是孕育胎儿的地方,但是天天把肚子冻的冰凉冰凉的,像塞北冰雪覆盖的大地一样,那么什么样的种子能在这样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发育成小苗呢?所以现在的女孩不孕不育的特别多,其因就是土寒不生。所以,通过人的体温就可以知道胃肠道的热才是人体的自然环境。

再从造字上进行佐证。“病”字,“疒”上的两点水代表着寒凉、冰冷、凛冽,如果注意一下就发现,有两点水的字的字意其本都是代表寒凉的意思,上面的一点水代表着风寒邪气,横和撇代表人体中阻挡这些风寒邪气的屏障,这些风寒邪气侵袭的是“疒”里面的“丙”,在十天干与人体脏腑的对应中,丙对应的是小肠,其字意是,当风寒邪气侵犯了人体的胃肠道时,人就会生病。

可以这样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佐证,中医与生活都会完全吻合。因此,中医学的源头在生活之中。这意味着,在钻进书本里之前,首先要明白自然规律、生活规律,要明白人何以生、何以死、何以病,然后再去研究中医,中医就变得十分简洁、易懂。

不同的思维决定了辨证的导向

我们应该对“疾病”这个概念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如果认为身体各个器官的各个不良表现是病,那么结果的指向就是吃药治病;如果认为这些表现是身体“正气驱邪”的一种反应,那么结果的指向就是温中保胃气、扶正气。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决定了临床辨证的方向不一样。以“六经辨证”为例,东汉名医张仲景编写了一本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后人选取其中的外感热病部分编成《伤寒论》。该书重点论述了人体感染风寒以后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张仲景根据《周易》中的八卦,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合称为“六经”。

常规的六经辨证思维是:六经病证各有提纲病情,太阳病临床表现是什么样,有什么变化;阳明病临床表现是什么样,有什么变化;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等分别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分别有什么变化。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辨证,会越辨越复杂,所以很多人认为“六经辨证”很难学、很难懂,如果换一个思维、换一种方法来理解则会是另一番天地。

比如人身体的“六经”就像六个人,这六个人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各有各的表现,太阳有太阳的表现,阳明有阳明的表现,少阳有少阳的表现……不管各个表现有何差异,最终结果决定于“气血”二字,清代著名医学家郑钦安说过,“人身虽云五脏六腑,总不外乎气血两字。学者即将气血两字,留心讨究,可无俟他求矣”。又说:“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经”。也就是说,不管六经的哪条经络,既然都在五脏六腑的范畴之内,那都可以将其视为“虚位”,只有当六经的气血旺盛、充足的时候,六经的功能才正常,没有病变;如果六经的气血不足,太阳有太阳经的反应,即防御能力差,出现感冒高烧;阳明有阳明经的反应,即排泄能力差等等。不管是哪里的病或者哪里的病变,究其原因还是气血亏虚,导致正气不能存内,邪气才会发作。因此有病时我们不用去治六经,而是去治气血,治气血就是去治胃气,因为人身的气血生化之源在脾胃,气血是胃气的化生,而治胃气的方法就是温中扶阳,这样六经病自然而解。

其实,《伤寒论》中已经把这种思想透露出来了,但是很多学《伤寒论》、讲《伤寒论》的人没有把这些思想挖掘出来,导致后学之人对六经辨证不到位。比如《伤寒论》第364条、372条已经明确指出表里同病,有里虚寒、正气不足的,“先温其里,乃攻其表。”“先温其里”就是先温中、保胃气、扶正气,这才符事《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

因此,学习“六经”如果从邪气入手,从病变入手,“六经”各有症型,各有变化,很难操控。如果从正气入手,“六经”就不会那么错综复杂,不过是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六经功能不正常,各有表现罢了,便可轻松把握,轻松操控。

学习“八纲辨证”的方法也同样如此。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尽管疾病的表现各式各样、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那么,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得出的结论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以慢性咽炎为例,如果用八纲辨证来辨即是病变部位在咽喉,红肿热痛属于热,如果再伴有大便干、小便黄、口渴冷饮,这就属于实热,当然要清火,清火就用清热解毒的药、滋阴凉血的药,这是用八纲辨证得出来的结论。

如果从“整体观念”来看,人身是一个整体,人体气机的运行是左升右降、循环无端的,正常状态的气机是条达的,如果这个时候贪凉饮冷、暴饮暴食,导致中焦脾胃虚寒,于是中焦气机就会形成瘀滞,造成上焦和下焦气机无法正常交济和循环,下焦肾水升不上去,于是陷下,造成下焦有寒;上焦心火降不下来,于是逆上,造成上焦有火,这种上火下寒的格局才是形成慢性咽炎的真正病因。

由此可见,用八纲辨证的方法辨出的是火、是热,对应的治法是清热泻火;用气机升降的理论方法辨出的是中焦虚寒,对应的处方是温中通阳,一温中,中焦气机打开,水升火降,不用清热,火、热自消。

综上所述,医理与生活之理是对应的,看到了生活之理就看到了医理,以生活的公理公设来阐述医理,医理自明。明了医理,就能认识到病理、病机和处方的根本,从而使众多概念归一,使错综复杂的病理归一,使争奇斗艳的处方归一,归纳和总结下来之后你会发现,中医学是至简的。也正是遵循这个规律,笔者提出了“扶阳中土论”,并总结出治病求本的“本”在于两个字——胃气,治法治则总结下来也是两个字——温中。

(作者/董学军: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扶阳与补土派学术传承与创新论坛”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理事、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特聘中医专家、北京扶阳国际中医科学研究院院长,还担任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疑难病及肾病综合征课题组领衔专家,师从第四代中医“火神派”传人彭重善,并成为“火神派”第五代传人,是“扶阳中土论”理论体系创始人,已写作并出版了《有胃气则生》《扶阳中土论》等系列中医学专著。)

(注: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如有引用,请联系作者)

上一篇: 成都宝芝堂肿瘤医院郑继先红如何:术精德仁...

下一篇: 百思图轻姿守护计划开启关爱护士公益活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