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扇贝死亡、财政补贴、过度养殖等问题,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这样回应

时间:2019-11-19 17:59: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关于扇贝死亡、财政补贴、过度养殖等问题,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这样回应

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接受界面新闻专访

记者 | 雷雨 李章洪 特约记者 邱嘉秋

自11月11日披露扇贝大规模死亡以来,獐子岛(002069.SZ)正在经历成立61年来的第三次信任危机。

近日,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接受了界面新闻观见视频专访,对市场关注的扇贝死亡、财政补贴、变卖资产、过度养殖等热点问题回应。

吴厚刚表示,市场上关于獐子岛的质疑声持续不断,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是公司规模发展太快,经验积累不足,没有和市场、社会充分交流,客观上是有关海洋知识的普及不够。

对于大量的政府补贴,吴厚刚回应称,公司的政府补贴都是先投入而获得的奖励性、基础研发性补贴,没有一项是为了增加利润而获得政府的补贴。而在变卖资产的问题上,吴厚刚则称,在经济环境差,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调整运营和发展战略,适当根据市场节奏处置资产,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吴厚刚在采访中承认獐子岛附近海域存在过度养殖的问题,但他同时也称,从抽测打捞的扇贝长势情况来看,不存在相关海域底质和生态遭到破坏的问题。

以下是采访实录(内容有删减,调整):

记者:外界对獐子岛质疑的声音一直很多,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吴厚刚:獐子岛今年成立61年,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也近40年。我所经历的獐子岛的信任危机,主要是这三次事。海洋牧场虾夷扇贝大规模、大比例死亡,形成大额损失,财务损失带来信任危机,应该说对公司的品牌、品质、品格,带来了一些压力。

我认为从两个维度上讲,第一,主观上我们存在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80年代初,獐子岛开始起步建设海洋牧场,这个时候在国内没有标准可循,我们在探索摸索。2006年公司上市,是因为我们建设海洋牧场。我们曾经是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也是海洋牧场和虾夷扇贝高收益的原因。

在2006年上市到2008年处在了农业第一个百元股这样一个水平上,我们开始大规模地申请海。在2011年,我们获得了300万亩、2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在全球是第一名。但正是因为这样大、这样快,我们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的摸索节奏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另外一个是客观维度,关于海洋知识的普及。毕竟我们是海洋题材的上市公司,我认为关于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风险性的提示、海洋生物方面专业技术,甚至海洋风险性就是海洋的自然属性和生物的资源属性,包括大的生态的资源属性之间的关系,专业的机构,更多的专家,有责任和义务来对这个问题说清楚。

我个人以为,我们獐子岛在产品方面、与金融间的合作方面、在市场和客户之间,信任做得比较好,甚至在公司内和广大的员工之间信任做得也非常好。唯一一个方面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因为这三次形成了很多不对称信息,造成了很多误解,带来了在资本市场平台上的信任影响。

对于广大投资者,我们愿意更多地把公司情况,更透明地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海洋牧场,了解虾夷扇贝,了解海洋产业的风险,了解海洋题材上市公司未来怎么样投资、怎么样管理风险、怎么样收益。

记者:最近这次风波,不光二级市场投资人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包括咱们獐子岛岛民,也质疑集团的运营等等,对这点您怎么看?

吴厚刚:我们公司确实是我们獐子岛父老乡亲的一个命根子。从1958年的时候,这个公司也是他们创立的。

在公司2006年上市之后,前一阶段一直发展得比较平稳,每年都有很好的收益,也有良好的分红,大家都获得了收益。这些年遭灾之后,公司亏了很多钱,大家也没有分着。所以父老乡亲的质疑,实际上是在替公司着急,他期待公司早一点好起来。三次灾害之后我们也在反思,也做了一些调整动作,比如说关闭海域,减少虾夷扇贝的增殖规模,关闭风险。这些动作的实施会为公司下一步的稳定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记者:有一种说法称獐子岛拿政府补贴来扭亏为盈,对此您怎么看?

吴厚刚:我也关注了大家对这个方面的讨论。獐子岛一直是咱们国家海洋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探索者,有很多方面也是示范基地、示范区。因为是龙头,要探索就要研究。实际上我们这些产学研机构,长期以来在研究创新、研发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近4年来(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我们大约获得各种补贴1.3亿多一点。获得补贴的项目里最多的,是和这些产学研机构进行的、国家级省市级研究项目的立项资金,大约有4000多万。这些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企业用的,更多的是国家需要、产业需要、地区城市发展需要。

第二部分比例比较大的是海洋牧场示范区。我们这三次损失10多个亿,而我们获得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资金,一共才3000多万。相对我们海洋牧场长期的建设探索,应该说是这样一个关系,投入的非常巨大,获得的奖励也有一定的数额。

第三个方面,獐子岛代表国家海洋产业在国际方面建立一些标准,参与一些合作。比如说,獐子岛海洋牧场、虾夷扇贝,是中国第一个获得MSC级的品种和渔场。渔场的标准建设、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是需要投入的。

另外,我们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进入欧盟市场的双壳贝类公司。我们不断地对渔场进行管理,不断地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不断地对食品加工标准进行升级,包括一些装备改造,投入了巨额资金,当然也获得了政府的奖励。

最后一项实际上相对数额比较多一点的是转产转业。国家鼓励渔业生产要限量采捕,控制马力,所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们也处置了一部分船,压缩了规模,获得了一些政策的补贴。

从这个结构上来看,我们几乎是没有一项是为了增加利润而获得政府的补贴,都是我们先投入而获得的奖励性补贴、基础研发性补贴。

记者:我们还看到这样的说法,獐子岛变卖资产来做财务的盈利?

吴厚刚:獐子岛真正靠卖资产能增加利润的,是2016年。市场上也有质疑我们2016年为什么盈利了。我们是在努力经营产品基础上,也经营我们的投资。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要多把握一些市场机会。在经济环境差,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调整一下运营和发展的战略,适当地根据市场的节奏处置一些资产,这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尤其是近5年来三次遭灾,我们调整一下战略,处置一部分资产,甚至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收益。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情理之中的事,最重要的这应该是战略性决策性的东西,应该这样做。

记者:獐子岛附近海域是否存在过度养殖的问题?

吴厚刚:这个问题应该是存在的。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拥有的海域面积是300多万亩,相当于2000多平方公里。

在2014年遭灾受损之后,我们决定放弃70多万亩,变成240多万亩的海,养殖规模也由年均滚动的100万亩,下降到60万亩。同时,我们实施了休耕的3+1模式。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第2次遭灾之后,我们决定大规模地放弃海域。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在240万亩的基础上,我们准备再放弃接近120万亩,逐步地减少海域规模,主要是减少虾夷扇贝的养殖量,来缓解这样一个大的、区域的养殖量压力。

虾夷扇贝在长海县除了我们养之外,还有几个兄弟乡镇也是较大规模的养殖。应该说,虾夷扇贝在北黄海,是咱们国家近海一个非常重大的生物学实践。但是现在看来,总量还是超,所以需要大幅减少。

这一次遭灾后,我们在原计划20万亩滚动的基础上,再下降一半到10万亩的滚动,并且把发展阶段由规模发展阶段,转向了中试的探索阶段,要全系统来分析和研究,虾夷扇贝为什么总是大规模死亡。

记者:有很多专家也得出一些结果,有一些指向像过度捕捞这样的问题,獐子岛是否存在过度捕捞?所在海域是否还适合虾夷扇贝的养殖?

吴厚刚:因为我们做的是海洋牧场,獐子岛做得也比较早,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尤其是世界海洋委员会的MSC标准,所以我想过度捕捞这事不用担心。獐子岛在资源养护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经验,应该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不存在这个问题。第二个,獐子岛这块海从基本条件上来讲,应该是适合养殖虾夷扇贝的。

从我们这次抽测所发现的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和死亡情况来看,实际上2017年和2018年底播的扇贝长势情况是良好的。根据它的长势情况,我认为不存在底质和基本的生态遭到破坏的问题。

但是引起死亡的原因非常多,底质条件不是唯一会导致死亡的。有温度、病害,甚至还有很多物理化学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死亡。

前两天我们也请专家到了现场,也希望他们帮助我们把死亡的真正原因分析清楚,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些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策或者叫策略,来把这块海可持续地经营好。

另外,在没弄清楚原因之前,我们决定要关闭海域的敞口风险,暂停虾夷扇贝的规模发展,把虾夷扇贝这个品种重新回到中试和探索这样一个阶段。弄明白之后,建立一个适配于我们生态系统,能确保可持续的新技术、新模式。

眼下就是要放弃150万亩的海,关闭虾夷扇贝增长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用海成本7000万,来保证公司的一个基本安全。

特约通讯员许景璐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古生物学家发现罕见胃容物标本:一亿年前蜥...

下一篇: 原创印度有13亿人口,面积却不及中国一半...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