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双11过后,我退掉了所有的快递:这是一次全民的心理疗愈
时间:2019-11-17 00:16: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双十一,你下单了吗?
你买了什么?
你是不是买了一些原本不是在你的购物清单里的东西?
你为凑单,多花费了多少钱?
你是不是反复研究优惠政策?
反复计算,优惠券如何叠加使用是最划算的?
你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
哪些东西下单之后,就后悔了?
你又打算退回去多少?
因为什么理由退回去?
今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2684亿元,2018年天猫双11最终成交额2135亿元,物流订单超过10亿。
今年双11在开幕1分36秒的时候,成交额就破100亿;
开幕16小时31分12秒,天猫成交额就超过了去年全天。
其中,消费额排名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
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四川、河南 、湖北、福建。
说“全球狂欢”,不过分。
我身边的朋友,在双11没有下单的,屈指可数。
买什么的都有:买衣服的,买日用品的,买化妆品的,乃至买家具的,买家电的,甚至还有定装修的。
而且,他们大多都经历了极其复杂纠结的心理过程。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先是在某品牌的实体店试穿,试穿后就买了。
因为很多实体店和网店促销政策是不一样的。
而且,网店一般还会有平台补贴,达到一定金额可能就更优惠。
她在买完之后,回家又上网比较了一下这个品牌在旗舰店的售价,和优惠幅度。
比较之后,发现网店便宜。
于是,又把实体店的衣服退掉,再从网店重新下单。
再比如,我的另外一位朋友。
本来已经下单买了,结果买好后,和朋友聊起来,朋友也想买。
计算一下,如果算上朋友买的,再加上自己买的,那么,这个金额就能有更多的折扣。
于是,退掉已经下单的产品,和朋友一起,重新下单。
双十一没有下单的人,大概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有钱,但是一没时间二没精力;
第二,年纪大了搞不清复杂的优惠政策;
第三,懒得浪费时间算计,还不如现用现买;
第四,信息不对称,压根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优惠。
看起来,在双11这一天,我们之所以疯狂的买,是因为“优惠”。
消费者为了优惠,商家为了赚钱,似乎“合谋”造出了这样的一场购物狂欢节。
之所以叫“合谋”,那一定是“一拍即合”。
也就是,双方都有需求和动机。
商家为了赚钱,这当然无可厚非。
可是,我们消费者真的是为了“优惠”吗?
当然不是,享受“优惠”的背后,我们其实是为了“购物”。
优惠,只不过是为了能满足我们“购物”的需求,全社会心知肚明的一种“合理化”。
这一点,商家肯定了然于心。
所以,双11,必须盛大。
因此,早早就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渲染氛围。
双11当天,还要进行一场载歌载舞的狂欢晚会,论热闹、场面、阵容以及大家的期待,眼看着就仅次于春晚。
这一切,都是用一场盛大的,具有仪式感的形式,倾尽全力,给我们一个合理化的购物借口。
所以,我们不是为了“优惠”购物,我们只是为了找个理由去光明正大、冠冕堂皇地“购物”。
双11狂欢节,选择的时间非常有意思。
11月11日,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子。
往前看,一个多月前,“中秋和十一”假期刚扎堆过去;
往后看,距离最近的假期“圣诞、元旦”还有一个多月。
“双11”这个日子,就几乎落在了这个完美分割点上。
在这个完美分割点上的一个巨大意义是:在大家心理非常空虚和沉闷的时候,给大家一个释放的通道。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双11,就好像一场集体的心理治疗。
我们通过购物来宣泄,给自己一个“盼头”,提振自己的士气,给自己生活添点色彩。
挑选,讨论,抢红包,下单以及等待快递、拆快递、看到东西后的喜悦或者失望、退货。
这个过程,可以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很多点缀,让我们觉得似乎没那么无聊。
从而支撑我们度过这没有假期可以期待的、过长的一段时间。
有的人说,之所以狂买东西,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空虚。
所以,“买买买”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吗?
当然不是。
购物的背后,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关注或者欲望,以及所有这些背后生出的动力,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这是一种我们原始生命力在转换了形式之后的一种表现。
我们似乎管不住自己地狂买背后,其实是:我们的力比多都投注在了这件事情上。
而力比多原始的表现形式当然不是这些。
比如,婴儿为了能够生存,早期力比多投注在妈妈的乳房上。
可是,随着一个人成年,我们的投注就会慢慢从妈妈的乳房上转移。
转移到哪里呢?
转移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者物品,比如包、衣服、兴趣和爱好等。
所以,购物,其实是力比多在投注形式上的一种转移和升华。
在这方面,男女也有不同。
比如,女人爱包,男人爱车。
只不过,这只是出于性别差异导致我们投注的具体物品对象可能不同,而实质,并无差别。
到这里,你可能明白自己疯狂买买买背后的原因,甚至这彰显的积极意义。
但是,疯狂买买买,仍然感觉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行为上似乎不够克制。
有没有方法可以改变这个行为呢?
如果想要改变这个行为,就要将力比多投注的动力进行进一步升华。
比如,升华到一些良性的兴趣和爱好上。
目的,就是让力比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表达。
疏大于堵,不让自己狂买的背后,可能不是卸载所有的购物软件,而是,去挖掘和培养自己更多的、真正的兴趣所在。
让自己的精力,投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