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注定要被这代年轻人捧成偶像
时间:2019-11-13 22:55: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救画还是救猫”的问题,显然李诞一方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大获全胜。
很多人虽然知道他某些广为流传的金句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搁《清明上河图》身上谁敢同意),却还是会为李诞痛怼了以黄执中为代表的“精英论”而拍手叫好,有种扬眉吐气的快感。
黄执中毋庸置疑是一个好辩手,可是这次他失策又失民心,根本问题就在于那重复了好几遍的、带着叹惋的“你不懂八大山人的价值”。
不论内容有没有道理,从姿态上就先自绝于人民了。
所以后来你会发现,所有为黄执中救画论辩护、对李诞派价值观提出批评的文章,评论区的高赞一定都有一句:
“你也太说教了!”
“说教”二字显然是现在舆论场中的原罪,源于所谓精英口中的“说教”更是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因为大众仿佛进入了一个集体叛逆期:大道理谁不懂,我早就听腻了,我就不想听你这么高高在上地教育人。
于是,从头到尾都笑眯眯,三言两语瓦解了艺术的价值而坦言自己很自私的李诞在这期节目后爆了,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谁选择了李诞
其实,以这样一个形象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李诞,注定是要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的。
说偶像或许把大众与他之间的地位高低摆得太分明,或者不如说,他是这代主流年轻人为自己选择的发言人。
18年初,李诞和许知远在《十三邀》那次谁也说服不了谁、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和对峙的访谈,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忘了的朋友可以回顾一下当时的一个精彩片段——
许知远:这么担心被骂啊。
李诞:第一我要赚钱,第二人是为别人而活,我希望给人带来快乐不想给人添堵。
许知远:钱能摆平什么事?
李诞:太多了,钱能摆平太多了。
追逐金钱,快乐至上,反壮丽,反崇高,反许知远式“什么事儿都想挖出个意义”的思维方式,这奠定了李诞在那期节目中被广泛讨论的基调。
尽管两人这场对话中有许多非常耐人寻味的推拉,但不管里面到底呈现了一个怎样复杂的李诞,最后留给公众接纳和传播的就是一个个鲜明的标签:
他活明白了,活通透了,什么都不太在意,是个聪明人儿。
李诞一夜之间成了一种生活态度的集大成者:把眼下自己的烂摊子能管好都不错了,别多花力气想那些有的没的。
一直到这期爆了的辩论里,李诞依然如此,并且恰恰就是因为这种价值观最为受追捧。
为李诞偶像化之路添砖加瓦的,还有在17年底、18年初燃得最旺的青年丧文化之火。
“我看透了,随便吧”的态度,之所以在掌握了互联网话语权的主流年轻人中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也因为它和丧文化的核心互为表里:
人间不值得。
这句话谁说的?还是李诞。
所以你看,时势所迫,他不想做这个“青年丧文化代表人物”都由不得他。
到现在,再去剖析李诞的一言一行其实已经不再有意义。
因为他、他的金句、他的生活状态已经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符号,象征着这种用插科打诨消解一切的活法走向主流,被追捧、被向往,也很难被击败。
当然,丧文化的出现、存在和后来的变异,本来就有很强的必然性。
几千块的月薪,永远买不起的房子,狭窄的晋升通道,与传统婚恋观碰撞的精神压力,消费主义时代被放大的peer pressure……合力造就了这代年轻人的“丧”。
而当丧文化迟迟无法向外寻求解决方法、任由其向内发展,做任何事的动机只从自我感受出发,就必然形成虚无主义的倾向。
这时候,每个体会过生活切肤之难的人都会发现,“李诞式价值观”太好用了。
别管“远方的哭声”是艺术的价值还是底层的困苦,是南极冰盖化了还是今天男女权又吵架了,是文明的冲突还是世界秩序的重建……
跟我有什么关系?想这些有意义吗?我只是一个自身难保的泥菩萨啊!
所有想逃避、想懈怠的复杂现实,都可以这么心安理得地辩解过去,这才是推动李诞成为年轻人精神导师的真正潮水。
当社会不再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趣的是,如果把现在这个被追捧的、符号化的李诞放到7年前,恐怕面对的声音将不会是现在这样。
李诞背后的价值观会肯定会收获一个刺耳的评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正是在2012年,钱理群教授第一次在一封公开信中提到了这个概念,引发了社会上强烈的舆论反响。
他认为,当下被“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支配的高校,培养出的这些聪明的接班人是“可怕”的。
问题的要害在于,他们“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没有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套在名缰利索之中自我的庸俗化”。
如今20出头的年轻人可能并不记得,7年前的社会对这个新奇的概念给出了怎样激烈的积极反馈。
一时间,仿佛全社会的思潮都在反思与批判,为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年轻人没有了信仰和关怀?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以个人利益为唯一驱动力?
但7年后的今天,对于精致利己主义的主流声音似乎已经不再是批评,至少人们会在一个合适的当口振臂高呼:世界的维系靠的就是我们这些圈地自私的人!
当年钱老的话要是匿名放到现在,你猜可能会得到什么评价?怕是也要被一棍子打成“知识分子整天绑架他人的虚伪”。
当然也可以说,利己本就是人的天性,现在大家撕下了这层面具摆明了自私,各谋各的福利,有什么不好?
但世界的维系和运转,真的只靠圈地自私吗?
显然我们的社会对这个问题还处在混乱的探索阶段,所以有时候舆论场也呈现了一些奇怪的撕裂。
比如前段时间有报道称北大清华毕业生纷纷选择去高薪名校当老师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批评声痛心疾首:
你们这些高材生就知道跑到一线城市赚钱,科研事业怎么办?你的家乡谁来建设?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公平怎么办?
这其实说明,人最朴素的认知里也明白,推动社会的进步总归是需要一些人的精诚奉献,是需要一些“利他”精神的。
但当问题的代入感变成了“我要救猫还是救画”,网上的主流舆论又突然回归个人利益中心:别跟我扯远的,我只顾得上“眼前的哭声”,拒绝一切关于崇高与价值的讨论。
这样的摇摆不定,或许也恰好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是如何在这一代人的心中碰撞和撕扯的。
丧文化的“无所谓”和利己主义的“自扫门前雪”其实已经深深影响了年轻人对社会和命运共同体的看法。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有高于自身利益的共同价值,不相信追问和思考一些事情的意义。
但是,回避形而上问题、想把自己从公共福祉中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的同时,人们却又本能地想享受这共同体带来的好处。
活得通透,自私无罪,这两个时下最流行的价值观叠加起来,却可能就是这个结果。
那么试想一下,要是所有人都是这个鸡贼法,世界是不是也挺可怕的。
世界该容得下那些不通透的人
钱理群教授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定义还有另外一层:懂得配合、表演,别人需要什么,我就给予什么来交换利益。
当社会不再对此感到警惕,现在很明显的一个表征就是,选择只贩卖顺耳话的商人会活得越来越如鱼得水。
就像现在也经常有人批评李诞、马东这些明明有学识有想法、却彻底娱乐化庸俗化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端出那些玩世不恭的话,只是为了讨那些喜欢听这话的大众开心,然后从中获利。
一篇热文下的回复
那么相应地,也存在那些就是要跟“李诞们”反着来,就是爱较真儿,言必深刻、言必崇高的人。
他们现在显然是没什么市场的,那应该怎么办?
这好像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当下社会对“通透”的崇拜似乎已经快要膨胀到一种极端,使得它成了一个现象。
一方面,我们仿佛步入了一个“通透至上”的时代。而且有意思的是,越是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越爱夸赞谁谁的人生态度真通透,酷爱鉴定“谁是真活明白了”。
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谁看起来越对一切满不在乎,谁就赢了。
而另一方面,那些一把年纪还“活不明白”的人,能被理解的空间则越来越压缩,甚至动辄收获的是嘲讽和鄙夷。
在网友眼中数次被嘉宾“吊打”的许知远,显然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并数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的精英思维与大众的口味格格不入:老大不小了还总端着一副苦大仇深的架子,追问所有人那些虚无缥缈问题,非要什么事都挖掘出点意义?
但数次的嘲讽,也并没有动摇他把自己独特的“尬聊”继续下去的决心。
许知远对李诞说自己不喜欢戏谑
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信念有执着,那他似乎非得执行到把自己从这个社会中边缘化了,才能偶然地得到认可。
比如去年那位突然爆红的流浪大师沈巍,一直在街头践行着自己认可的生活态度,且拒绝任何怜悯。他超然世外的高人姿态,立刻受到追捧。
而这种追捧本质上是因为,他实际已经是现代生活秩序的局外人了。
在当下这个崇尚“活明白了”的秩序里,渐渐没有了“活不明白的人”执着于什么事儿的空间,一句“你做这事儿有什么意义”足以致命。
但“意义”这东西的意义,一定要明明白白地落在眼前才算数吗?有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
我想用日本一个著名的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给这篇文章结尾。
小岛秀夫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很重。他在自己的游戏《合金装备5》里,有一个令不理解的人怎么也理解不了的设定:
游戏有一个“天下无核”的隐藏结局,它达成的条件是,所有玩家都心怀peace & love,废弃自己的核武器。
这听起来就很荒唐,毕竟用膝盖想也知道核武器就是用来威慑的,谁会这么傻?
但小岛秀夫确实就是这么“傻”,傻到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寄托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寓言,期待人们能摒弃自私与狭隘的战争思维,哪怕只是一瞬间。
你说他执着地在虚拟世界里设了这么个乌托邦,到底有没有意义?也很难说清。
只是至少我们也该承认,有些真正做事的人,可贵的地方就是在于不肯通透,不肯接受“怎么着都行”,多大岁数也没“活明白”。
总会有人有点执拗,会坚定地在乎些什么、相信些什么,像堂吉诃德冲向风车一样对向虚无宣战。
这样的人,至少值得在这个人人用“通透”自我防卫的时代,获得更多喘息的空间。
这个世界
也需要一些“活不明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