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清退后,传统金融要近距离满足民众需求

时间:2019-11-13 13:02: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P2P清退后,传统金融要近距离满足民众需求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田忠华

近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对重庆市内机构开展的P2P网贷业务一并予以取缔,但此举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据了解,重庆市自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简称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截至目前,重庆市没有一家机构完全合规并通过验收,所有P2P网贷业务也未经过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重庆将所有P2P网贷机构全部取缔关闭,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互联网金融风险,将为消除辖区内金融市场乱象、并为当地的金融秩序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而P2P平台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正在于有一定的社会需求,是社会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也是传统金融业需要注意的。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说,发展客户占有优势。短短几年时间里,其客户占有率远远超过了传统银行的覆盖面,客户量已超越了一些国有大型银行、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各法人机构的占比。

现实中,传统银行不像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涵盖城市、乡村各个角落,大型国有银行,主要客户在城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客户源主要在乡村,这也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无法比拟的短板。但传统金融,有着几十年用高昂的代价换取的经验教训,安全经营内部控制制度,是传统银行安全运行的宝贵财富。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在业务操作、安全运行防范措施方面,存在致命的短板。以P2P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从快速发展到快速倒闭的短暂过程,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在管理方面,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近年来,相关部门联手开展治理互联网金融,已初见成效。截至今年10月末,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运营机构数量已降至427家,比2018年年末下降59%;借贷余额比2018年年末下降49%,出借人次比2018年年末下降55%;行业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16个月下降。这也证明,互联网金融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事实上,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各有特点。对于传统金融业务发展和贷款投放,有一定数量的一线工作人员做基础工作,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优势,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在贷款投放方面,能够按照贷款“三查”制度,做到深入一线,实地调查借款客户的真实情况,掌握客户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核定贷款额度,提高贷款投放的安全系数;缺点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滞后,影响到客户量。

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无缝不入,无处不到,只要拥有了网络,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办理,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偏远乡村,都可以实现。对于使用者,无论老幼,只要具备使用的条件,就可以拥有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权利,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大资源优势。

因此,传统金融快速的稳定发展,墨守陈规已行不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现实生活中,随着无货币化易货支付发展,线下支付(现金支付)方式逐渐减少,线上支付(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转账功能正逐步被应用,服务快捷的业务操作方式,显示了线上功能的优势。

在商品易货中,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式正逐步增加,彰显了线上支付功能的强大,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吸引更多的金融消费者从线下转到线上。近年来,部分大中小银行不同程度与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近期有银行与微信“联姻”,微信上线“银行储蓄”这一新功能,对接的是银行的“定期存款”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实现互利共赢,表明传统银行发展在逐渐转型。这验证了企业发展,就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你改变不了市场,市场就会改变你。

传统银行发展并非是看不到希望,关键是要与现代金融有机结合,只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优势更胜一筹。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线上和线下金融的发展局面已交织在一起,两者已相辅相承的存在和发展,不少网络金融已线下布局,传统金融已多方面拥抱了线上金融,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无论怎么转型,接地气回归本源的金融服务,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将是今后拉动市场的动力,也将成为激发传统金融活力的内在驱动力。

 (作者系时评人)

责编:高恒涛

上一篇: 原创印度塔塔:我爱你这么深,还是要离你而...

下一篇: 音乐无国界!AXL国际音乐中心在杭亮相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