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战争片如此多娇
时间:2019-11-12 11:40: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我一直认为,战争片是创作难度最大的一个电影类型。其他类型的电影,无论是科幻片、武侠片、西部片、黑帮片、歌舞片,都属于既有固定的电影空间(比如外星球、宇宙飞船、江湖、西部小镇等),又有各种成熟的叙事套路(比如打来打去、杀来杀去、爱来爱去等),唯独战争片在这一点上跟其他类型的电影都不一样。
《决战中途岛》中国大陆版海报
广义的战争片包括各种涉及战争题材的影片,本文讨论的战争片仅指还原某一场具体战役的影片。一部讲述某一场战役的电影,在创作时,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有冲突的,很难做到左右兼顾。比如说,一味往还原历史的方向上靠,那怎么做都比不上一部好的纪录片;而往反方向走去追求电影艺术的虚构性和戏剧性,搞不好又会冲淡了战争本身的历史感和影片的真实感。
典型的失败案例,比如被迈克尔·贝大导演拍砸了的那部《珍珠港》,原本以为做到了十足的精心算计,美女帅哥三角恋搭配真实的战争历史,结果却两头不讨好。虚构的爱情故事减弱了战争历史的真实感;而战争历史的真实感又让那个老套的爱情故事显得过于虚构。
说到这里再说句题外话,某些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想当然的认为,现代的年轻人普遍对历史题材的东西不感兴趣,而想要吸引年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真实的历史里面添加几个虚构的爱情故事。只要加个爱情故事就能吸引年轻人?持这种思路的创作者,该是有多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啊!
当年被迈克尔·贝拍砸了的《珍珠港》
再比如说,在战争片的类型框架里面,虽然可以砸钱烧钱做出各种宏大的战争场面,但一切又都必须严格遵守历史事实,不能像拍《星球大战》那样天马行空。可以用各种电影手段来塑造英雄人物,但又必须把对人物的塑造严格控制在讲述战争史实的基础上,更何况多数人物都有真实原型,想虚构一下也空间有限。一部电影时长有限,如何对战争的细节进行取舍,同时让熟悉这场战争的观众和不了解这场战争的观众都获得观影满足,这恐怕是一个更难的问题。总之,一部高水准的战争片,追求的不应该像某些类型电影一样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而是首先要考虑各种方方面面之间的相互平衡。
所谓战争片如此多娇,引无数大导尽折腰。吴宇森拍砸过一部《风语者》,迈克尔·贝拍砸过一部《珍珠港》,即便如诺兰这种被很多影迷奉为神级的导演,《敦刻尔克》也很难说是他拍过的最好的电影作品。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拍《决战中途岛》的前史。虽然这位大导演有《独立日》《后天》《2012》等多部经典名片珠玉在前,但毕竟战争片和科幻片的内在逻辑有所不同。比如说,《独立日》《后天》《2012》这样的科幻片可以用各种不靠谱的想象来制造出银幕上的惊心动魄,而《决战中途岛》再怎么惊心动魄也不能脱离历史事实。虽然有前面说的这诸多难处,但总的来说,这部《决战中途岛》在各方面都平衡得不错。整部电影主要包括三个大的历史事件:偷袭珍珠港、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下面咱们一一细说。
一、先说一说太平洋战争
关于太平洋战争,相关的书、电影、纪录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我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只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逐陆记IV》。这本书不光描写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详细过程,而且相当深刻分析了日本这个民族近代以来内在思想的变化过程,深入浅出,很有见地。另一个值得推荐的是《罗辑思维》里面其中讲《中途岛战役》的一期,其中详细讲述了战役中的几个细节,比如南云忠一先挂炸弹又换鱼雷又换炸弹的那一番折腾,不光是导致贻误战机,而且给整艘航母带来灭顶之灾。从广度上来说,《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不可能展开铺陈到《逐陆记IV》的这个程度;从细节上来说,《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也没能很细致的把类似炸弹换鱼雷那样的细节刻画的足够充分。书、电影、脱口秀式讲座,把这三者加在一起,可以对太平洋战争和中途岛战役有更充分的了解,也可以更多的体味到《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的内在乐趣。
本书对太平洋战争的描述及分析,颇有见地
只说《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的话,我相当欣赏影片开场第一段,讲述1937年美国情报员埃德温·莱顿和山本五十六对谈的这场戏。一场战争,想要把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谈何容易,更何况只是一部电影,更何况只是一部电影开场几分钟的一点戏。这场戏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实际上信息量极大。日本这个国家之所以敢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叫板,很大程度上源于两种心态的杂糅共处,一半是过激主义,一半是赌徒心理,而这两者,都集中体现在了山本五十六这个人身上。关于山本五十六和埃德温·莱顿之间的这段面谈对话,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我不得而知,但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说,这个开场可以说相当精妙。这里影片借山本五十六的话,用白描笔法交代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起因。山本五十六的原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胜利,已经接近疯狂。我已经算是这些人里面够理性的了,你们美国别逼我,别掐断对我们的石油出口,否则我们就只有发动战争了。这里实际上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对话。
果然,几年后,美国掐断了对日本的石油出口,山本五十六决定理性的豪赌一把,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海军的中坚力量,把战争控制在一年之内,逼美国和谈,这是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之前制定的惊天计划。《决战中途岛》虽然没能把这些细节一一交代清楚——光交代这些其实就够拍一部电影了——但至少用寥寥数笔描画出了战争之前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各自的状态。简单地说,日本这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战争中屡战屡胜,已经像赌徒赌红了眼一样快疯了,而美国在这个时候并不想打仗。
美军情报员埃德温·莱顿(上)和山本五十六
二、偷袭珍珠港
把偷袭珍珠港作为《决战中途岛》大戏的第一幕,这个设置也相当精妙。其一,从视听效果来说,把宏大战争场面放在影片开场,刺激眼球满足观众的破坏欲;其二,从叙事角度来说,因为有珍珠港的战败耻辱,所以后面的中途岛战役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法理上,都更加顺理成章;其三,从情感上来说,珍珠港战败在前,中途岛胜利在后,同样是战争场面,但在情感认同上属于欲扬先抑,前面的失败让后面的胜利在情感体验方面更具宣泄效果。
这场戏的成功再次反衬出《珍珠港》的失败。毕竟,珍珠港被偷袭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战败,用这个事件来升华情感,弘扬美式爱国主义主旋律,怎么说都感觉有点拧巴。《决战中途岛》中把珍珠港被偷袭这个事件放在影片开场,叙事上情感上都更高一筹。战败就是战败,就算像《珍珠港》一样虚构出两个飞行员在溃败中逆袭一下的情节,也不可能把这种憋一口气的感觉给扭转过来。《决战中途岛》中珍珠港被偷袭的这一场戏,对日本这一边决策层的计谋策略,以及日本空军的疯狂凶悍都着墨极少。这是因为,这场戏的重点是展现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对于美国来说它的灾难性,而不是要客观展现交战双方的各自状况。这个定位配合罗兰·艾默里奇这位灾难片大导可以说恰到好处。对于这位大导演来说,只需把《独立日》《后天》《2012》中制造天崩地裂场面的技法依葫芦画瓢,换到珍珠港的基地、军舰这些东西上面就可以了。
总之,珍珠港被偷袭的这场戏在《决战中途岛》中的位置,好比一首歌曲的开场第一段,确定音调确定节奏,奠定旋律感和感情基调。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各种细节,比如行动之前怎么瞒天过海,又怎么想着计算好时间先宣战再进攻,好免去“偷袭”这个恶名,结果如意算盘没打成等等,这些细节加起来又可以拍一部电影甚至一部电视剧了。
尼米兹,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三、空袭东京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空袭东京。撇开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等因素,仅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空袭东京的艺术美感要远大于偷袭珍珠港,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二战中最具艺术感的一次军事行动。因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极不划算的赔钱买卖,冒着牺牲掉自己的轰炸机和自己的飞行员的危险,往东京上空极不精准地胡乱扔几个炸弹,对敌方造成的物质破坏甚至可能都比不上这几架轰炸机值钱。但从精神层面来说,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给对方造成的精神上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在贝导的《珍珠港》里面,空袭东京是影片结尾升华的一场戏,重在渲染气氛宣泄情感,所以只讲了这个事件的行动本身,细节交代不多。《决战中途岛》中点到更多细节,但限于篇幅同样没办法交代更细。实际上,这个事件本身又可以拍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在正式行动之前,美国军方绞尽脑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怎样才能让陆地上起飞的轰炸机,在距离不够长的航母甲板上起飞;其二,怎样才能让飞行员扔完炸弹之后安全返回。针对第一个问题,军方把轰炸机上所有能拆的全拆了,然后在一个军事基地秘密训练这批飞行员短距离起飞。慑于当时日本强大的海军布防,美国的航母不能靠日本太近,而在这个距离上轰炸机起飞轰炸东京后,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燃料再返回航母的。罗斯福总统和蒋介石商定的策略是,轰炸东京之后让飞行员在中国的浙江一带跳伞。这次行动给日本造成的精神打击,以及事件之后日本对浙江一带中国平民的疯狂报复,这些在《决战中途岛》中都有所展现。
完成空袭东京任务后的杜立特,在中国上空跳伞,后来安全返回美国
四、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虽然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但从纯粹的战争审美的角度来说,这场仗打得其实有点乱,不像偷袭珍珠港和空袭东京那么简洁纯粹。而且,太平洋战争的最终胜利,关键不在于具体某一场战役的谋略布局,甚至不在于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在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各自工业实力的对比。实际上,山本五十六本人对于美国的工业实力是相当了解的,所以他的计划是速战速决,能在短时间内逼美国和谈就算赢了。但是在这个计划里面,他显然还是低估了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尤其低估了美国人尚武好斗的民族性格。
珍珠港被偷袭之后,整个美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生产出各种军用物质送往前线,光航空母舰就造了一百多艘。而日本这边打到最后是真正的民穷财尽,到神风敢死队的时候连木头飞机都送上天了。两边工业生产实力相差悬殊,美国就是耗也把日本给耗死了。具体的数据细节,各种资料汗牛充栋,这里就不赘述了。
中途岛战役之所以被影视创作者青睐(1976年好莱坞曾拍过《中途岛之战》),除了因为它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之外,还在于这次战役本身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日本这边想要再一次复制偷袭珍珠港的成功模式,再发动一次突然袭击彻底击垮美国的海军力量,但显然这一次玩得不如偷袭珍珠港的那一次高明。所谓做贼心虚,首先日本这一次在心理上便处在了劣势。美国这边,虽然事先用计谋破译了日本的情报密码,但也只是做到了事先有所准备。具体的战斗过程,其实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这场海上的战争完全不像陆地上的战争那般有条理有层次。浩瀚大海,双方甚至连对方的舰队在哪儿都没能精准定位。最关键的一条线索其实是,美国的海军潜艇鹦鹉螺号稀里糊涂撞上了日本海军的大部队,然后追击鹦鹉螺号的这艘日本军舰在返航途中,又意外被天上胡乱飞的美国空军给发现了,这才有了后面美国空军对日本军舰的狂轰滥炸,而日军飞机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必然会晚那么一步,同时有南云忠一的犹豫不决等因素贻误战机。
再次撇开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以及它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仅从战争审美的角度来说,中途岛战役可以说是一次东方战争艺术和西方战争艺术的大规模碰撞。整体而言,东方的战争艺术更倾向于集体主义,以及按照事先的规划按部就班进行战斗;而西方的战争艺术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时能灵活掌握随机应变,有时也会无组织无纪律。这两种倾向只是大同小异,没有哪一种必然比另一种更好用更能战胜对手。具体到中途岛这一次的战役,只是恰好暴露出了前者的短处和后者的长处而已。像美军中下级面对上级可以那么随心随性满不在乎,这种情况在强调以服从命令为军人天职的东方军队中是很难想象的。
美国王牌飞行员迪克·贝斯特(左)及其好友尤金·林赛(右)
《决战中途岛》中对中途岛战役战争场面的展现,应该说是近些年战争片中的最佳。这里面视听语言的创新式运用功不可没。比如说过去拍战争片,无论如何不大可能拍出轰炸机对日本军舰进行俯冲式轰炸时,自上而下俯拍而且镜头跟着轰炸机向下俯冲的效果。这恰是现代电影的独特魅力。这样的视觉体验,阅读文字是不可能体验到的,在纪录片里也是不可能看到的,在CG技术出现之前的老电影里面也是不可能拍得出来的。原本相当混乱的战斗过程,在《决战中途岛》里面被处理成几个张弛有度的小的章节。最后那一个炸弹投下时,恰好命中日军航母甲板上的太阳旗,伴随男主角的一句台词,强调这是报珍珠港的一箭之仇。这种细节上适度的夸张虚构和影像化呈现,是《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
轰炸机俯冲式轰炸时的主观视点,是《决战中途岛》中最大的视听亮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电影中出现的日军形象,尤其是日本海军将领的形象,邪恶归邪恶,对其军事才能还是相当肯定的,极少去刻意丑化对方。比如《决战中途岛》结尾那名舰长选择和自己的军舰一起沉没,能把这一幕放在电影里面,也可以算是美国人对自己对手的一点敬意,或者说是军人武德的体现。毕竟,辱骂和贬损自己的对手,并不会给对方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想要战胜对手战胜敌人,想要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右)在《决战中途岛》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