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三季增6.6是否失速?工业为何放缓?民间投资因何疲软?
时间:2019-11-07 16:2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日前,深圳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终于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689.13亿元,增幅6.6%,低于今年上半年7.4%的增幅。这一数据这两天在网上引发了多番的讨论,有论点就指出,一向是“优等生”的深圳增幅开始放缓,这一信号值得高度重视,甚至有帖子直指深圳的“经济失速”。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6.6%的经济增速?深圳经济到底有没有失速?数据背后,哪些因素真正值得重视,哪些争议之声又存在着理解误差和过分解读?
拆解前三季度的投资、出口、消费数据,能看到确实有一些波动,但不少专家都指出,深圳的体量和总盘子都大,在当下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短期的数据波动其实并不能完全什么问题,更直言深圳要“有发展定力”,在看到数据背后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保持自身在创新、市场活力、城市运行效率上的城市发展优势,亦无须过分解读放大。
2019年10月23日。深圳宝安区四季公园。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6.6”数据该不该慌?要长线看经济数据
增速6.6%到底该不该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李津逵认为,经济增速不要从短期来看,而是要长线的来看问题,不要因为一时的数据而慌,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数据而得意,而是要立足城市发展长远来看待问题。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也表示,深圳经济外向度很高,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整体放缓的大环境,再加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圳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并不意外。
分析到具体的数据,曲建指出“深圳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对比去年同期8.3%的增速,一下子掉了三个百分点确实是比较少见的。但同时,这并不是深圳一家的问题,而是跟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形势有着密切关系。曲建说,深圳不少企业的产品都是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以前占比大的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目前美国把关税提到了25%,确实让一批深圳企业“出走”到东南亚基地避税,但是这些深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深圳,而是在东南亚设有工厂,只是把制造工厂转移出去,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
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秘书长、经济学博士谌鹏也说,对于这样一座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来说,进出口总额的下降必然会带来GDP增速的下滑。此外,他指出,根据2018年深圳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深圳对美国出口占深圳总出口的14.7%。“如果按照深圳对美国出口的860亿的主要商品,以已经执行的、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提高至25%来估算,深圳受到出口的影响约为54亿美金,给GDP增速会带来0.32个百分点的直接影响。”
另外,曲建指出要关注到具体的行业数据,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1.4%和66.0%”,这一组数据还是说明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仍处于上涨阶段,且涨幅不低。
除了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到了工业增加值,还有对香港的贸易同样受到了影响,香港经济下滑、社会乱局的双重影响下,作为邻居深圳跟香港的贸易往来自然也会受累。曲建指出,还有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下滑态势明显等等,市场的种种波动都会影响到经济数据。
深圳罗湖淘金山绿道。
工业增长放缓背后
应重视综合成本上升预警制造业出走
曲建从外向型经济城市的角度作出了分析,而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深圳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国际贸易摩擦、进出口贸易这些只是客观因素,而第一位的原因其实是在于深圳综合成本上升。
他阐释,深圳经济最大困难之一是产业空心化,原因在于城市综合成本的上升,尤其2015年房价急剧上涨,新的高科技制造业在深圳比较困难,一些大量高科技制造业搬走,或者做不下去,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连锁效应下,因为成本高,对于招聘人才、留驻人才也是一个痛点。
金心异指出,深圳GDP增速放缓就是因为第二产业的投资不足。第二产业的走势,会影响第三产业,像金融、高端服务业,都是为第二产业服务的。如何化解深圳工业、制造业的成本痼疾?金心异开出的“药方”是,建议深圳市把机荷高速、深汕高速以北的北深圳地带整合出足够面积的工业产业园,构筑一个“北深圳科技制造产业带”,然后有针对性给出产业政策和产业空间政策,以及配套的社会政策,主要是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三方面。这个“北深圳”的产业带,稳住深圳第二产业,也就是稳住了科技制造,也可以对冲房价上涨带来的综合性成本压力。
而金心异指出的综合成本上升,谌鹏则认为这和中美贸易摩擦也是息息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制造业在其第二产业的占比高达40%。谌鹏指出,深圳制造业中以电子器械为主导的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该产业的外向型高科技特征明显,正是今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华为、中兴、富士康等知名深圳企业也受影响十分大。比如,华为在今年前6个月的海外手机出货量减少16%。从海关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深圳进出口总额约为2.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372.25亿元,下降0.9%,其中进口总额下降7.8%。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019年10月25日,深圳明通数码城。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民间投资为何疲软?
贸易摩擦下民企部分投资存在转移 更趋理性谨慎
在这次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发布中,还有一个受关注的点在于,从固定投资增速上来看,深圳前三季度国有经济投资增长48.8%,民间投资增长3.0%,外资投资增长87.8%。
“民间投资3.0%的增长”的数据成为焦点,更引来民营企业的关心。有声音指出,3.0%的民间投资增速极为少见,深圳作为国内的民营第一城,一直以“民间投资已为深圳投资的主角”为豪,投资增长动辄在50%以上,这次突然降成“增长3%”,是不是说明深圳民间资本没钱了、不敢投、不愿投呢?
对此,民营企业专家、博商学院院长曾任伟认为还是需要理性看待。“不可否认,现在由于贸易纠纷、社会消费结构转型以及科技发展确实给民企的经营环境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让深圳企业主投资更为理性和谨慎,观望的气氛浓厚,但我们更需要看到数据背后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趋势。”
曾任伟进一步阐释,这个数据背后其实是中低端制造业流出深圳成为趋势,由于出口贸易以及深圳整体运营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很多以北美市场作为主要市场的制造企业纷纷寻求更低成本和更低关税的东南亚作为生产基地。
“在博商学院的企业家学员群体中,有超千名企业以及开设和准备开设的越南公司,这些企业总部设在深圳,但新增的投资都在深圳之外。”他如是举例。
作为民营企业专家,曾任伟在实地走访发现,深圳的服务业成为很多企业的战略转型和投资的主战场。国内制造业总体产能过剩的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转型和三四线的消费升级带来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投资门槛不高,非常适合民营企业转型或新设公司的主营业务,“由于服务业大多属于轻资产运营,这也将有影响深圳民间投资总量的数据。”
预测深圳第四季度和未来形势,他指出,随着深圳成为国家示范区以及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大势所趋,深圳未来将成为战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中高端制造业以及企业总部的聚集地,这也将让深圳更具可持续的发展的潜力和地域优势,因此,民间投资增速下降是深圳产业结构转型趋势下的必然过程,过度解读和恐慌完全没有必要。
2019年11月3日。深圳宝安。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南登录大厅。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发展更需韧劲与定力
深圳后劲不应被低估
从经济数据延展到城市发展上,多位经济专家共同指出一个问题,在今年内外部经济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深圳的“个案”,而只是因为深圳经济是全国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才备受关注,因此不仅要“竖着看深圳经济,也要横着看深圳经济”。
面对制造业外迁的问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兴贺就说,建议横向比较,不光是跟国内城市比较,还要跟国外城市比较,就能看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过程,不要因为增速放缓就很慌,长线来看绝对没有问题。
回顾深圳的发展,2008年施行 “腾笼换鸟”计划,再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种种影响,2009年深圳GDP增速突然放缓到了增速5.32%,当时也有提出“深圳需要有危机感”。同样,制造业外迁的预警,这些年也是反复提、时时提,2016年时任深圳市长的许勤说了一个数字,“深圳这几年有1.5万家制造企业搬走”,至此制造业外迁的担心论又引发新一轮的唱好唱衰争议。
在2009年深圳GDP突然放缓后,2010年迅速回弹,深圳GDP同比增长了15.97%,2011年同比增长了20.93%。曲建则说,从深圳经济历年的经验来看,通常具有四季度回升明显的特点,加之政府正采取组合拳积极应对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圳经济四季度出现翘尾效应值得期待,深圳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仍能保持在7%左右,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
对于深圳是不是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至于导致经济数据不稳定。曲建称实际上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深圳从90年代至今每天都在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产业技术生命周期在11个月,尤其是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曲建介绍,这是因为深圳从来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能规划的其实非常有限,市场会淘汰一些旧的产业,同时也会诞生一些新的产业,在经济数据上正好能填补上,不会造成某一阶段的断崖式下跌。
唱好和唱衰的声音同时出现,说明深圳经济受关注高、影响大的同时,也能看到深圳凭借着高度市场化的机制最终实现突围,深圳这座城市的“后劲”仍不能被低估。曲建就说,看到这次三季度GDP出炉后引发多方探讨,实际上是说明经济增长是需要共同努力的,提升城市营商环境依然有很大空间,本质上GDP预警对于深圳来说是好事一件。
2019年11月3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9第四届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破题空间局限
产业用地新政透露官方并未无视问题
在此次对经济数据的讨论中,也有声音指出深圳需要警惕的事消极因素有所抬头,支撑深圳过去40年发展的积极因素有所消退。甚至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些经济的负面影响,深圳官方缺乏重视。
而事实上,无论是城市发展空间的局限,还是整体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深圳官方今年以来的频频动作背后,已经明显释放出解决问题的信号。就在近期,深圳针对人才住房大手笔推出“房改”新政策。破解高房价对人才的挤出。在产业用地上,更是动作连连。包括出台政策维持工业用地面积、建安居房解决员工的住房压力大的问题,还有最近一年政府各区准备产业用地,政府可以说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来化解困难。金心异提醒,政府的政策可以化解一部分困难,但是还需要关注市场变化。
就在本周,深圳首次面向全球“打包”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对于这个举动,金心异认为“很有价值”。他分析,若干块平方公里级的产业用地,这是深圳市政府和各个区的努力的结果。深圳使出很大力气整备的产业用地,显示出要保产业工业的决心。深圳很多企业受到用地限制,投资深圳投资不了,或者成本高被迫搬走。解决用地问题是一个重要手段。“有了土地只是第一步。”金心异提醒,下一步是看各区的招商能力怎么样,尤其如何吸纳更多优秀的高科技产业进来,很考验营商的软硬环境。
谌鹏则说,对于深圳面临的产业外迁问题,他认为这可以把空间腾出让给附加值更高、产业链地位更高、高科技技术含量更高、全球排名更高的企业,但同时也会给城市带来“阵痛”,他指出深圳目前处于转型过程,主要体现在经济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变,其中金融业和高科技在GDP中的占比增长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高科技方面,“深圳的经济结构要更加合理。”
谌鹏还表示,按照现在的统计模式口径下,很多具有新经济特色的指标,如数据资产没有纳入到经济活动的统计范围内。他表示,深圳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新经济、金融科技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资产将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深化,统计口径的不断完善,以数据资产为代表的新经济的经济增量,将更多体现在深圳经济增长的数据表现中。
除了土地以外,深圳依然具有很多城市没有的优势。在曾任伟看来,“深圳拥有全球最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完整产业链、中国城市极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庞大的民营企业集群和产业工人、深圳拥有极佳的创新环境,以及对全球人才吸引力,因此,有理由透过数据对深圳未来的竞争优势充满自信。”
2019年10月15日。深圳会展中心,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展会上展出多款我国的海洋重器。“蛟龙”号模型。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统筹:南都记者 傅静怡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黄玮 傅静怡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