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磨盘柿产业为大峪沟村试点美丽乡村“加码”

时间:2019-11-06 23:41: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对话│磨盘柿产业为大峪沟村试点美丽乡村“加码”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11月6日,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通过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成为北京首个标准化建设的“美丽乡村”。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凌松,聊一聊大峪沟村是如何成为北京首个标准化“美丽乡村”的。

新京报:为什么美丽乡村会落到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在试点的选择上有什么考虑?

李凌松:张坊镇是第二批国家批准的综改项目试点,全国总共批准了50个项目,其中美丽乡村占了近一半,北京仅此一个。

在试点的选择方面,我们首先要选取有利的、有特色的申报点,张坊镇的磨盘柿产业曾承担过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有较好的标准化基础;其次,从区域上来看,房山区是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有地域优势;再者,这是一个双方合作的项目,区域本身要有申报意愿,不仅要有能力承担,还要有积极性去参与。

新京报:大峪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考核的61项指标是如何确定的?

李凌松:2015年5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其中确定了几大领域的指标,我们以这个《指南》为基础,确定了61项考核指标,最终形成了涵盖综合通用、村庄生活基础设施、磨盘柿产业、农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容整治等六大方面的标准体系。

新京报:61项考核指标中,哪些指标比较有特色?

李凌松:从美丽乡村本身建设来说,我们要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主要特点。张坊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大了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厕所革命等,都是在提高人居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指标。还有产业增收方面,农户通过旅游观光、采摘等产业,吸引了更多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

新京报:标准化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

李凌松:标准化是一个制度规定,是把之前总结的问题发掘出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而形成经验的过程,是最大的难点。农户更多的是在田间地头劳动,他们擅长的不是文案,要把口头说的、手上做的,转换成文件,要通俗易懂,还要复制推广出去,这种凝炼的过程,也是一种考验。

新京报:实施标准化美丽乡村试点,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李凌松:北京初步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标准体系,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750项。其中,涉及农业农村领域共有450余项。标准化是国家战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的目标,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大峪沟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仅仅是北京市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的一角。目前,北京市已建成9个批次10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和1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形成了以标准化为手段、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首都现代化农业标准化产业特色,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链接

61项指标都有啥?

村庄生活基础设施标准——以张坊镇大峪沟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为基础,主要定位为饮用水、房屋改造、供电、通信网络、道路(含健身步道)等方面。

磨盘柿产业标准——张坊镇磨盘柿原有标准体系涵盖生产设施、投入品、生产技术、产品、检验检测、贮运等各个环节,新增《磨盘柿采摘园科普与旅游休闲服务规范》,规定了磨盘柿采摘的公共设施、交通、环境、采摘服务、科普服务与安全等内容。

农业污染防治——包括农业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

生态保护与治理——包括生态公益林的养护、河道管理和土壤修复等方面。

村容整治标准——涉及村内道路、河道、基本公共设施、垃圾、房屋、污水等方面,由村容维护、农村厕所改造、病媒生物防治三方面搭建标准体系。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付春愔

上一篇: 原创关晓彤的美腿也“造假”?修图师的漏洞...

下一篇: 原创年年“二选一”,天猫再成那只马前卒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