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基金又火了!第三次大扩容马上要来了
时间:2019-11-06 17:21: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继今年5月、8月MSCI纳入A股比例提升后,11月A股“入摩”第三次扩容在即: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中盘股也将以20%的比例首次纳入。据国盛证券估算,此次扩容将带来2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目前,有的基金公司正在增加流动性服务商、完善产品流动性,以加大MSCI基金持续营销;有的公司则通过大额限购等形式,应对市场变化。MSCI概念基金也亮出了骄人成绩单,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5.85%,且全部收获正收益。
公募多方面备战
近日,MSCI官方发布消息称,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数评估结果将于北京时间11月8日公布,该变动将于11月26日收盘后生效。国盛证券预计,MSCI第三次扩容将带来约2200亿元增量资金,占全年MSCI引入外资的45%。
目前,部分公募正通过增加流动性服务商、完善产品流动性等举措,继续加大旗下MSCI基金的持续营销和推广工作。
11月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为促进华夏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以下简称“MSCI A股”)的市场流动性和平稳运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上交所同意中泰证券为MSCI A股提供主流动性服务。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随着A股纳入MSCI比例再次扩容,A股在11月份有望迎来外资净流入的趋势。在这样的契机下,他所在公募发行的MSCI基金会加大持续营销力度,完善产品的流动性,帮助投资者借助这类产品布局外资入市机遇,以把握A股国际化进程中的行情。
与此同时,也有公司选择闭门谢客,避免大额申购资金对产品运作的影响。
11月5日,创金合信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创金合信基金决定自11月6日起,投资者通过公司直销渠道(直销柜台及微信直销平台)和非直销渠道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申购)、转换转入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基金做以下金额限制: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转换转入金额在基金份额上应小于或等于100万元,如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在本基金份额上的累计申购、转换转入金额大于1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超额部分的申请。
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指数规模不足6000万元,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33.94%。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总监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基金实施大额限购是为了避免增量资金摊薄存量投资者利益。对于部分业绩特别优秀的基金来说,通过限购更适合打造投资收益,可以把基金业绩先做起来。”
MSCI概念基金业绩抢眼
今年以来,MSCI中国A股概念基金皆斩获不俗的投资收益,最赚钱的基金收益率超过56%。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35只MSCI中国A股概念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到25.85%(A、C份额合并计算),且全部收获正收益。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中金MSCI中国A股质量A年内收益率为56.64%,前海开源MSCI中国A股消费A、华泰柏瑞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南方MSCI国际通ETF等22只基金收益率也超过30%。
虽然基金业绩亮眼,但该类型基金规模两极分化严重,迷你基金扎堆。截至三季度末,华夏、易方达、南方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布局了35只MSCI中国A股概念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该类型基金总管理规模为127.8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仅为3.65亿元。
其中,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以28.64亿元位列MSCI概念基金规模榜首,招商MSCI中国A股A国际通、银华MSCI中国A股ETF规模分别为21.5亿元、17.75亿元,站上了10亿关口。然而,也有26只基金规模低于5亿元,占比高达74.29%;17只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占比接近一半。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这类基金以指数基金形式存在,且主要投向受益于MSCI系列指数中的中国成份股。由于目前投资者对MSCI基金了解不深,加上这类基金持股比例高,净值波动较大,普通投资者很难长期持有。
针对MSCI第三次扩容的影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对外开放继续推进、A股进一步纳入各国际指数,外资流入将是大势所趋,并将成为支撑市场底部的重要力量。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随着财报季结束,市场关注转向11月MSCI纳入因子调整,大盘蓝筹股指表现相对突出。11月MSCI将迎来历史最大单次扩容,无论是增量规模,还是覆盖范围,均为最高水平,近期北上资金跑步入场,短期将提振市场。
华夏基金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外资选股看重基本面且注重长期投资,跟着外资布局A股不失为一个较好选择。
九泰基金宏观策略组也认为,MSCI扩容带来增量资金预期、中美有望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预期等对近期市场将带来一些提振因素,MSCI扩容前期外资买入起到助涨作用,但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基本面支撑,这都是市场短期存在的积极因素。不过,伴随年底CPI大概率继续大幅上行,滞胀压力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也将对市场上行空间产生一定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