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 Microbes Infect:张文宏团队发现异源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对奥密克戎效果更好
时间:2022-02-21 11:22: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来,多地疫情再次反复,加强针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可面对加强针的选择时,你是否再次陷入“选择困难症”了呢?现在,你可以不用“烦”啦,张文宏医生帮你做出了最佳选择。
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认为,目前中国自然感染人群极少,而国外无论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约1/4至半数人群经历过自然感染,后者可以产生高于疫苗(包括mRNA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力。还有一定比例人群有自然感染和接种疫苗产生的更高的双重保护力。所以,中国有必要推进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序贯免疫,通过异源序贯免疫策略,优化现有疫苗的组合和效力。
据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对未来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提出了新的相关要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继续推进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方案有两种:一是同源加强免疫接种,一是异源加强免疫接种(也称“序贯加强免疫”)。
同源加强免疫接种:指加强免疫采用与基础免疫同一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接种,目前阶段国内实施灭活+灭活疫苗加强或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疫苗。
异源加强免疫接种:指接种与之前疫苗技术不同的疫苗,目前阶段国内可实施灭活+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腺病毒载体疫苗。
现有数据显示,同源加强免疫接种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序贯加强接种组合,均可以大幅提高受种者中和抗体水平,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序贯接种在10年前被提出,曾经在流感等新兴病毒疫苗的研究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而新冠疫苗的序贯接种,也陆续被科学界证实。
昨天,由张文宏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在《新生微生物与感染》刊发了一篇关于序贯接种对Omicron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利用两针灭活疫苗(国药疫苗)的基础,进行了同源加强和异源加强(采用智飞ZF2001序贯接种)的第三针,结果发现,在灭活疫苗同源第三针加强14天后,血清中对疫苗原始株、德尔塔株以及奥密克戎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升到285.6、250.8 和48.73。如果用重组亚单位蛋白苗异源第三针加强14天,血清中对原始株、德尔塔株以及奥密克戎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升到1436、1501和95.86。
异源加强针与同源加强针相比,不管在14天 (95.86 vs. 48.73) 还是28天 (108.70 vs. 47.69) ,效果都要好(当然初始基线不一样)。
Plasma neutralization titres against Prototype, Beta, Delta, and Omicron SARS-CoV-2 variants in individuals with booster vaccination dose (neutralization titres evaluated before, 14 and 28 days after the booster dose). 1) BBIBP-CorV homologous booster group. 2) BBIBP-CorV/ZF2001 heterologous booster group.
这组数据提示,同源加强还是异源加强,都对变异株都有效,而且异源加强的效果更好。
早在2021年8月8日,国家药监局相关研究人员就发表过此类研究结果,“用异源疫苗加强免疫有效提高灭活新冠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由此可见,异源接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人体的保护。
截至2022年2月15日,中国疫苗接种总人数12.67亿,其中完成全程接种12.31亿;加强免疫接种人数5.02亿,占总人口比例35.6%,与英国已完成加强针比例55.3%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60岁以上人群,中国接种率较低,12个省份接种率≤80%,目前60岁以上人群不足30%进行了加强免疫。
另外,北京佑安医院最新一项研究3针灭活疫苗的防控效果的论文也发表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
首先三针灭活疫苗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不管是Omicron,原始毒株还是Delta,都比较高,分别为95.5%, 99.5%, and 98.5%。假病毒试验表明,GMT为49,较原始毒株下降4.9倍,比Delta下降3倍。中和抗体滴度在2个月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
不过客观地说,与mRNA疫苗加强针诱导的免疫效果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原始出处:
Jingwen Ai, Haocheng Zhang, Yi Zhang, Ke Lin, Yanliang Zhang, Jing Wu, Yanming Wan, Yanfang Huang, Jieyu Song, Zhangfan Fu, Hongyu Wang, Jingxin Guo, Ning Jiang, Mingxiang Fan, Yang Zhou, Yuanhan Zhao, Qiran Zhang, Qiang Liu, Jing Lv, Peiyao Li, Chao Qiu & Wenhong Zhang (2022) Omicron variant showed lower neutralizing sensitivity than other SARS-CoV-2 variants to immune sera elicited by vaccines after boost,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11:1, 337-343, DOI: 10.1080/22221751.2021.2022440
Xiaoling Yu, Xiangrong Qi, Yu Cao, Peiyao Li, Li Lu, Pingping Wang, Yuchen Feng, Jie Yang, Huihui Wei, Lixian Guo, Mingyue Sun, Qiang Liu, Jing Lv & Yingmei Feng (2022) Three doses of an inactivation-based COVID-19 vaccine induces cross-neutralizing immunity against the SARS CoV-2 Omicron variant,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DOI: 10.1080/22221751.2022.204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