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超高分辨率CT可检测人工耳蜗植入后是否有新骨形成
时间:2021-12-21 10:01: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一种成熟手段,但它可能会引起炎症、纤维化和新骨形成(NBF),并可能影响残余听力的丧失和听力预后。
Floris Heutink等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UHSR) 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活体NBF及其对长期残余听力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Radiology杂志。
该研究中,人工耳蜗植入至少1年的患者进行了颞骨UHSR CT扫描,并进行了残余听力评估。两个观察者独立评估NBF的存在和位置,并使用四阶相关来评估观察者之间的可靠性。此外,评估了每个电极的标量位置。在达成共识后,参与者被分为两组:有NBF者(n = 83)和无NBF者(n = 40)。NBF与临床参数(包括电极设计、手术方法和长期残余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采用χ2和t检验进行检测。
共纳入123名参与者(63±13岁;63名女性)。123名参与者中的83人(68%)在2706个电极接触中的466个(17%)中发现了NBF。大多数NBF(466, 92%)在10个最基本的接触者周围发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为86%(2683个接触者中2297个)。
电极类型和手术入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79名NBF患者中有58人使用预弯曲电极,而43名NBF患者中有24人使用直电极,P = 0.04;88例NBF患者中64例采用耳蜗造口手术,而34例NBF患者中18例采用圆窗手术,P = 0.03)。
耳蜗超高空间分辨率CT扫描,相应标注表明新骨形成(NBF)为红色。
NBF在全阶鼓音插入中最不常见,但标量位置与NBF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 = 0.15)。
与无NBF组相比,NBF组的长期残余听力损失显著增大(平均,22.9 dB 14 vs 8.6 dB 18;P = 0.04)。
该研究表明,使用超高空间分辨率CT在体内检测新骨形成(NBF)是可能的,而且大多数人工耳蜗植入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后可能会发生NBF。这种新骨化主要位于耳蜗底部,似乎与手术参数有关,这些参数被认为更具创伤性。长期残余听力损失在耳蜗内骨形成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原文出处
Heutink F, Klabbers TM, Huinck WJ, et al. Ultra-High-Resolution CT to Detect Intracochlear New Bone Formation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Dec 7]. Radiology. 2021;211400. doi:10.1148/radiol.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