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忽高忽低,这样的报告怎么发?
时间:2021-12-16 14:02: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 言
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的很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很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很多病理改变都有很敏感的反映。比如其中的血小板对于临床诊断及判断凝血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常人血小板的参考范围是125-359g/L,同一个人血小板的正常波动范围在±10%以内。
案例经过
笔者近日在做血常规时,就发现一例患者血小板的波动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由原来的87×10^9/L骤升到了251×10^9/L,波动率为18.9%。
案例分析
当天血小板室内质控是在控的,患者近期也并没有输注血小板,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1 该患者当日血常规检测原始数据截图
会不会是护士采错了血?笔者于是联系了临床,给该患者重新抽了一管血,测出来血小板依然在250×10^9/L左右。
会不会是患者血液里有小红细胞或者红细胞碎片,而仪器将其错误地识别成了血小板,于是笔者查看了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也并无异常。另外笔者也推片染色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在镜下也未看到有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
图2 该患者当日血常规标本推片染色镜下图像
于是,笔者与临床医生进行了沟通。患者病史如下:
查阅资料后得知,高血压,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倍他乐克均不会影响血小板数量。且患者入院数天后即接受了波立维抗板治疗,这样看来患者的血小板也应该是降低的,可现在却升高了那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于是笔者查看了该患者入院以来的血常规历史记录以及住院记录,仔细比对思考之后发现,患者每次发热后血小板都会升高,痰培养显示有真菌孢子。而退热抗感染治疗之后,血小板则又会有所降低。那么该患者血小板的异常波动很有可能就是发热导致的。
图3 该患者入院以来的血小板历史数据
图4 患者痰培养报告,显示有真菌孢子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发现,发热确实会导致体内血小板计数升高,其根本原因是发热感染者体内血小板生成素TPO会大量升高,从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生成及释放,进而引起血小板升高。
案例总结
综上,笔者认为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尤其是当患者的检验结果出现较大波动时,应与临床密切沟通。同时检验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吸取新知识、新理念,掌握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加敏锐地发现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在与临床沟通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