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岁儿童疫苗保护力为91%,德尔塔的特殊突变使其传染性增强51倍 | 新冠研究一周新进展
时间:2021-11-18 11:02: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快速诊断技术可在1小时内得到诊断结果
来源:ACS Sensors
近日,发表于《ACS传感器》(ACS Sensors)的一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技术——灵敏酶核酸序列报告器(SENSR),可通过识别病原体DNA或RNA中的基因序列来快速检测病原体,可在不到1小时内给出结果,有望用于居家检测或机场筛查。
SENSR是首个利用Cas13d酶诊断新冠病毒的工具。研究人员表示,CRISPR极大地提高了快速识别感染者的能力,SENSR进一步丰富了CRISPR诊断工具箱,有助于在某个病原体成为流行病之前检测到它们。
新冠病毒通过攻击者呼吸道和嗅觉粘膜导致嗅觉损害
来源:Cell
11月2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病毒通过攻击患者的呼吸道和嗅觉粘膜从而导致其嗅觉被损害。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死后外科手术程序,在内窥镜下采集呼吸道和嗅觉粘膜及整个嗅球的样本。研究指出,咽喉细胞是嗅觉粘膜的主要靶细胞类型,但未能发现嗅觉感觉神经元被感染的证据,而且嗅球的实质部分也不受影响,新冠病毒可能不是一种嗜神经病毒。
研究人员推测,新冠患者中,来自支持细胞的暂时性支持不足引发了暂时性的嗅觉功能障碍,嗅觉感觉神经元会受到影响而不被感染。
阿尔法和德尔塔变异株的突变克服了一种酶的活性抑制效应
来源:PNAS
11月3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发现,阿尔法和德尔塔变异株的突变克服了GALNT1酶的活性抑制效应,可能因此增强了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提高病毒的传播能力。该研究为我们了解阿尔法和德尔塔变异株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染性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人员在培养细胞中表达了野生型或突变的刺突蛋白,观察到了细胞与“邻居”融合的趋势,这一行为可能会促进病毒在感染期间的传播。而表达突变刺突蛋白的细胞比表达野生型刺突蛋白的细胞更容易与“邻居”融合。
带有野生型刺突的细胞在GALNT1的存在下融合的频率较低,表明GALNT1的活性可能限制了刺突蛋白的功能。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一过程也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
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正在快速下降
来源:Science
11月4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随时间推移急剧下降,但接种疫苗仍可防止重症和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的780225名退伍军人的记录,其中498148人完全接种了疫苗。截至今年10月,Moderna疫苗的有效率从三月份的89%,下降到58%;辉瑞-BioNTech疫苗的有效性从87.9%下降到45%;强生公司单剂疫苗的保护能力从86%骤降到13%。
德尔塔变异株的特殊突变使其传染性增强51倍
来源:Science
11月4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研究指出,德尔塔变异株中发现的R203M突变,可以显着增强该变异株的传染性。
研究团队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活体病毒研究发现,相比于原始的新冠肺炎病毒,R203M突变后(主要改变了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变异病毒的传染性增强了51倍,表明R203M突变可以使德尔塔变异株在细胞产生更多的RNA,组装更多的病毒,使其传播更快。
“拔罐法”注射新冠疫苗,免疫反应强百倍
11月5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拔火罐的抽吸技术,发明了将DNA分子送入皮肤细胞的新方法,该方法为基于核酸的疗法和疫苗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成本效益高和高度可扩展的平台。
在对啮齿动物的实验中,研究小组使用吸入法递送了DNA新冠疫苗,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比单独注射疫苗强约100倍。研究人员在注射纯化DNA后直接对皮肤部位施加吸力,在皮肤顶部产生负压,吸力在皮肤各层产生张力和松弛,触发皮肤细胞吸收DNA分子。
由于该技术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目前一项人体临床试验已进入Ⅱ期。
疫情导致全球产生了800多万吨塑料垃圾
来源:PNAS
11月8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世界范围内对口罩、手套和面罩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生了800多万吨塑料垃圾,其中超过2.5万吨进入海洋。
研究人员开发了海洋塑料数值模型“NJU-MP”,以模拟塑料在海洋中会经历的多个过程,并指出医院产生的塑料垃圾远多于个人,占全球塑料排放的73%,研究预计,3~4年内,大部分塑料碎片会沉入海滩或海床;小部分将进入公海,形成垃圾带和北冰洋的环极地塑料堆积区。
研究人员呼吁对疫情中心的医疗垃圾进行更好的管理,开发创新技术以更好地收集、分类、处理和回收塑料垃圾,并开发更环保的材料。
50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后体内抗体水平更高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11月8日,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研究发现,接种辉瑞/BioNtech或阿斯利康疫苗人群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被感染者,这些抗体对德尔塔变异株同样有效。
研究人员分析了33名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未住院的成年患者,发现每个被感染的患者都会产生抗体,其中,老年人产生的抗体明显多于50岁以下的成年患者,且在确诊16周后,他们的血液中仍然存在抗体。感染原始新冠病毒后产生的抗体也可对之后出现的变异株产生反应,但保护效力减少了30%至50%。
此外,相比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轻微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接种疫苗后,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会增加一倍,他们体内的抗体也能更好地防止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的相互作用。
5-11岁儿童接种疫苗保护力为90.7%
来源:NEJM
11月9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研究公布了5-11岁儿童接种BNT162b2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接种两次10μg剂量的疫苗可在儿童中诱导出极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且安全性良好。
该研究中,I期临床试验为10 μg、20 μg,30 μg剂量梯度试验,在II/III期2268名受试的儿童中,接种了10 μg剂量BNT162b2疫苗的儿童血清中和滴度为16-25岁受试者(接种30 μg)的1.04倍,疫苗保护力为90.7%。
感染过其他冠状病毒的人群能更快清除体内的新冠病毒
来源:Nature
11月10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指出,过去对其他冠状病毒的暴露或许能提高身体清除新冠病毒的速度,因为免疫系统有“记忆”,能记住在不同冠状病毒中都高度保守的病毒复制蛋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度保守的蛋白可作为今后针对地方性流行病和新发冠状病毒疫苗的靶点。
研究人员分析了新冠病毒暴露风险较高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新冠病毒感染或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有他们对这种保守复合体的记忆T细胞应答有所增加,表明他们能快速清除新冠病毒。在疫苗设计中模拟这些可交叉反应的T细胞的扩增,或许可以用来预防各种地方性流行病或新出现的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