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中心质控方案及质控指标解读

时间:2021-10-24 23:01: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房颤的筛查与随访、门急诊管理、数据库填写 (一)持续开展房颤筛查工作 制定房颤筛查流程(如针对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病、脑梗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患者进行常规房颤筛查。) 具有房颤筛查平台、与筛查人员(心血管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人员)。 考核指标:房颤筛查例数(分值5分):调取房颤中心数据库中房颤筛查患者信息录入情况;; 考核标准:>400例/年,每月录入至少15例;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 >400例/年,每月录入至少15例,得5分; >300例/年,每月录入至少10例,得3分; 少于100例/年,每月录入少于10例,不得分。 备注:提供进行机会性筛查,筛查阳性者,要记录完整的人口学、症状、基础疾病等信息。 (二)房颤门诊工作开展情况 固定时间、固定诊室持续开设房颤门诊,门诊出诊率达到100%。 门诊人员熟知房颤诊疗规范。 考核指标:房颤门诊出诊率(5分):调取房颤门诊医师出诊情况,考核出勤率,是否存在随意停诊改诊情况; 考核标准:10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房颤门诊出诊率100%,得5分;100%>房颤门诊出诊率≥90%,得3分;90%>房颤门诊出诊率 ≥80%,得1分;房颤门诊出诊率 <80%,不得分。 (三)持续开展房颤随访工作 建立房颤随访制度 患者出院时制定随访方案:药物治疗患者每月随访一次,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定期随访。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门诊随访、社区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 随访内容需至少包括:(1)房颤发作频率;(2)是否规范化抗凝治疗;(3)药物/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性;(4)是否发生房颤相关心血管事件;(5)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评估其证候变化。 保证随访率 随访资料完整 考核指标:1月随访率(5分):房颤患者出院1月后随访情况,调取出院房颤患者随访数据录入情况获取该数据; 考核标准:≥8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月随访率≥80%,得5分;60%≤1月随访率<80%,得3分;40%≤1月随访率<60%,得1分;1月随访率<40%,不得分。 考核指标:3月随访率(5分):房颤患者出院3月后随访情况,调取出院房颤患者随访数据录入情况获取该数据; 考核标准:≥6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3月随访率≥60%,得5分;40%≤3月随访率<60%,得3分;20%≤3月随访率<40%,得1分;3月随访率<20%,不得分。 考核指标:6月随访率(5分):房颤患者出院6月后随访情况,调取出院房颤患者随访数据录入情况获取该数据; 考核标准:≥5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6月随访率≥50%,得5分;30%≤6月随访率<50%,得3分;10%≤6月随访率<30%,得1分;6月随访率<10%,不得分。 考核指标:1年随访率(5分):房颤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情况,调取出院房颤患者随访数据录入情况获取该数据; 考核标准:≥5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年随访率≥50%,得5分;30%≤1年随访率<50%,得3分;10%≤1年随访率<30%,得1分;1年随访率<10%,不得分。 (四)数据库填写 数据填写量:所有进入心内科诊疗的房颤患者登记比例不低于70%,其中住院病人登记比例不低于90%。房颤电复律、房颤介入手术及外科手术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要求术后72小时内进行填报。 填报数据完整、准确,可追溯。 考核指标:数据填报量(10分):查看所有门诊就诊房颤患者、住院房颤患者数据填报情况。 考核标准:住院患者>90%,门诊患者>7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住院患者>90%,门诊患者>70%,得10分;90%≥住院患者>80%,70%≥门诊患者>60%,得6分 ;80%≥住院患者>70%,60%≥门诊患者>50%,得2分;住院患者≤70%,门诊患者≤50%,不得分 考核指标:数据填报真实性(5分):抽查房颤中心数据库中数据填报是否存在误报谎报情况。 考核标准:抽查数据虚报、误报<1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抽查数据虚报、误报<10%,得5分;抽查数据虚报、误报≥10%,不得分 考核指标:数据填报完整性(5分):查看房颤中心数据库中数据填报完成程度。 考核标准:必填数据填报完成比例>9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必填数据填报比例>90% ,5分;必填数据填报比例≤90%,不得分 考核指标:数据填报可追溯性(5分):核查时提供原始病历以供核查,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核查数据是否可追溯。 考核标准:核查时提供原始病历以供核查,均可溯源。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均可溯源,5分;无法溯源,不得分 二、房颤的分级诊疗。 (一)参与分级诊疗链 分别与上级、下级房颤中心建设单位签订分级诊疗协议。 熟知分级诊疗链具体内容 (二)熟悉房颤分级诊疗方案的核心内容 熟知所属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方案中的功能定位 熟知分级诊疗路径 (三)明确制定房颤分级诊疗指征 (四)践行分级诊疗方案,具有分级诊疗指征的患者及时转诊,保证一定转诊率(≥30例/年)。 考核指标:房颤患者双向转诊例数(5分):每年完成房颤转诊的患者例数。 考核标准:≥30例/年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30例,得5分;≥20例,<30例,得3分;≥10例,<20例,得1分;<10例,不得分 三、房颤的诊断与治疗。 (一)房颤的诊断 (二)房颤患者风险评估、基础疾病评估 (三)房颤患者的治疗 上游治疗:管理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 预防卒中:抗凝药物规范化使用情况;左心耳封堵术开展情况(≥15例/年) 控制心室率:药物使用情况是否规范;起搏器+房室结消融手术开展及指征掌控情况 节律控制: 4.1 复律:药物复律;电复律;导管消融(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外科手术;内外科杂交手术等各类复律措施开展情况(是否规范,适应症掌控是否准确)及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4.2 长期节律控制药物使用情况。 房颤相关并发症治疗:如卒中治疗、康复治疗(是否体现多学科协作) 房颤的中医辨证论治 考核指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出血风险评估率 100%(10分):抽查病历系统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是否进行卒中风险及出血风险评估。 考核标准:10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00% 得10分;≥90%,<100%,得8分;≥80%,<90%,得6分;<80%,不得分 考核指标: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10分):抽查房颤数据库中及电子病历系统中房颤患者抗凝情况。 考核标准:10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00%,得10分;≥90%,<100%,得8分 ;≥80%,<90%,得6分;<80%,不得分 考核指标:优先推荐NOAC,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INR达标率(5分):查看数据库中数据以及电子病历系统中所反映患者治疗过程,抗凝选择时是否优先使用NOAC,若使用华法林抗凝,INR是否达标。 考核标准:优先推荐NOAC,且INR≥70%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70%,得5分;≥50%,<70%,得3分;≥30%,<50%,得1分;<30%,不得分 考核指标:抗心律失常失常药物使用情况(10分):抽查房颤患者病历,查看患者病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是否规范。 考核标准: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规范 质控指标区间:使用规范 得10分 ;使用不规范,不得分 考核指标:导管消融手术开展例数(15分):提供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房颤消融开展病例例数。 考核标准:≥100例/年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00例,得15分;≥80例,<60例,得12分;≥30例,<60例,得8分 ;<30例,不得分 考核指标:左心耳封堵开展例数(10分):提供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开展病例例数。 考核标准:≥15例/年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5例,得10分;≥10例,<15例 ,得8分;≥5例,<10例 ,得6分;<5例 ,不得分 考核指标:房颤介入手术心脏压塞发生率(5分):提供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中房颤介入手术心脏压塞并发症发生例数。 考核标准:<0.5%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0.5%,得5分 ;≥0.5%,<1%,得3分 ;≥1%,<1.5,得1分;≥1.5,不得分 考核指标:房颤介入手术相关住院死亡率(5分):提供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中房颤介入手术相关死亡病例发生例数。 考核标准:<1%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1% 得5分;≥1%,不得分 考核指标:房颤相关卒中发生率(10分):提供近3年卒中中心填报房颤相关卒中例数; 考核标准:下降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呈下降趋势,得10分 ;上升趋势或无明显下降,不得分 考核指标:隐源性卒中植入皮下监测设备发现房颤;开展房室结消融手术+希氏束起搏器控制心室率;开展房颤外科手术如迷宫手术、左心耳结扎术等(5分) 考核标准:已开展其中任一项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满足,得5分;不满足,不得分 四、培训与教育 (一)每月开展房颤中心工作质量改进会议 (二)院内培训: 1. 科室人员培训:全体核心科室医护人员,内容包括房颤中心各项制度、最新房颤诊疗指南、本院房颤患者救治流程等,每年进行一次。 2. 全员培训:院内全体成员,内容包括房颤中心相关制度、院内房颤患者诊治流程,每年进行一次。 (三)基层医疗机构培训:至少5家以上的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房颤中心建设的基本概念、房颤的综合救治流程、分级诊疗方案。每年开展至少一次。 (四)患者教育、公众教育: 1.患者教育:(1)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2)了解房颤的基础知识、血栓风险、抗凝出血风险、如何监测心率/心律和症状自我评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按照随访安排定期随访等;(3)对有并发症并致功能减弱或障碍者,应予康复管理,包括制定康复方案,康复教育及针对性康复训练;(4)了解房颤中医药防治的基本知识。 2.公众教育:至少两个以上社区开展培训,内容包括:⑴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或健康咨询活动,为社区人群提供有关房颤症状、体征、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的培训;⑵向社区发放有关房颤症状、体征、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的科普性书面材料;⑶房颤中心向社区提供健康体检、义诊等房颤筛查服务;⑷通过各类媒体、网络、社区宣传栏等途径提供房颤常识的教育;⑸向社区提供房颤抗凝的培训指导; 考核指标:医院(本院及基层医院)培训会议 (5分) 考核标准:≥5次/年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达标,得5分 ;不达标,不得分 考核指标:社区患教活动(5分) 考核标准:≥3次/年 质控指标评分区间:达标,得5分 ;不达标,不得分 五、质控结果: 质控满分150分,质控结果分为优秀(155-135分);良好(134-120);基本合格(120-90分);不合格(89分以下)

上一篇: 什么是冰冻肩?手法治疗师能做什么?

下一篇: 急性下壁心梗的犯罪血管如何确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