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新的转基因蚊子检测指导框架(第二版)

时间:2021-06-21 16:03: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世卫组织发布了一套新的转基因蚊子检测指导框架指导框架,以指导转基因 (GM) 蚊子的研究和开发。

转基因蚊子检测指导框架,第二版,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5233

转基因蚊子可以用来控制蚊媒疾病,包括疟疾、寨卡、登革热和黄热病等,这些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患病和死亡,幼儿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利用转基因蚊子,可以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抑制蚊子种群,从而达到减少蚊媒疾病的发生率。毫无疑问,转基因蚊子技术是一个可以减少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创新工具,目前也有很多国家正在进行研究和实地试验。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Pedro Alonso博士指出:“在过去20年里,我们利用现有的疟疾控制工具取得了显著成果,避免了超过700万人死亡和15亿例蚊媒疾病的发生。但实际上,我们全球疟疾战略关键目标的进展仍然偏离轨道。转基因蚊子是许多有前途的新工具之一,可以帮助加快防治疟疾和其他蚊媒疾病的步伐”。

但我们要确保这种技术得到充分且负责任的评估。测试转基因蚊子的指导框架是在世卫组织、TDR和GeneConvene全球合作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会的一项倡议)的合作下制定的。它列出了最佳做法,以确保以安全、道德和严格的程序指导对转基因蚊子作为公共卫生工具的研究和评估。它更新了第一个指导框架,以应对过去七年中发生的实质性技术进步,以及对道德、利益相关者参与、风险评估和监管作用的更复杂思考。

GeneConvene全球合作组织主任Michael Santos博士说:“像任何新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一样,转基因蚊子为研究人员、受影响的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出了新问题。”更新的指导框架旨在回答这些问题,并帮助确保对转基因蚊子的测试与对其他公共卫生产品的测试一样严格,并产生高质量的结果,以指导关于是否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技术的决定。

该指导框架建立了一套转基因蚊子特有的共同期望,并解决了具体问题,包括决定如何以及何时进行测试的标准。其目的是指导研究人员、开发商、政策制定者和公民通过一个知情和严格的评估过程。特别强调的是道德、安全、可负担性和有效性。

该指导方针还概述了评估转基因蚊子对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影响的方法;提高对风险评估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最有效战略的理解的过程;明确从一个项目测试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标准,包括安全和负责任地将转基因蚊子技术(包括那些包含基因驱动的技术)带入实地所需的步骤描述等。

The scientist

一些技术已经进行了测试。2020年8月,美国佛罗里达州批准在2021年和2022年向佛罗里达群岛释放7.5亿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希望通过让蚊子“断子绝孙”的方式,减少当地携带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等疾病的伊蚊数量。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itec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OX513A的不育雄性蚊子,其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产生的后代雌蚊将会在成年前,即开始咬人之前死亡,从而限制种群增长。

转基因(GM)蚊子是指在蚊子中植入基因或细菌,从而破坏蚊子后代的正常生长、发育。除了培育不育的雄蚊(OX513A)外,另一种形式的转基因蚊子被植入了名为Wolbachia的细菌来对抗登革热。Wolbachia菌能阻止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使登革热无法传染给人类。Wolbachia菌的体积较大,无法通过蚊子的探针传播到人类,因此相对人类较安全。

此前OX513A已经在开曼群岛、巴拿马和巴西进行了实地测试,Oxitec报告说,每次释放都有很大的成功率。例如,在巴西城市地区进行的试验将伊蚊的数量减少了95%。

研究者在巴西城市Juazeiro的郊区Itaberaba释放了OX513A。该研究历时一年多,与相邻的无释放控制区相比,OX513A强烈地抑制了目标野生种群。提示持续释放OX513A雄性可能是抑制关键登革热病媒的广泛有效方法。观察到的抑制水平很可能足以防止在测试地点和其他类似地区发生登革热流行。

但也有观点认为,基因改造可能会使蚊子种群“更强壮”,可能会更耐杀虫剂或更能传播疾病。站在环保角度,转基因雄性蚊子扩散到野生种群中,也可能会对以蚊子为食的鸟类、昆虫和哺乳动物等受威胁和濒危物种造成潜在伤害。

毫无疑问,该指导框架讨论了风险评估中应考虑的新因素,并回顾了对基因驱动蚊子进行监管的相关先例。更新后的指南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转基因蚊子(包括各种类型的基因驱动修饰蚊子)在测试途径的每个阶段的安全和功效测试、伦理和参与义务以及监管监督的最佳做法。

非洲联盟发展机构-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AUDA-NEPAD)的高级顾问Aggrey Ambali教授说:“我们欢迎世卫组织的这一新指南,它将帮助遭受蚊子传播疾病的国家评估一种有前途的新干预措施”。

上一篇: 继“黑真菌症”(毛霉菌病)后,印度又出现...

下一篇: 怀孕了,为何却总是流产?这些实验室检查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