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卒中的概率及危险因素
时间:2021-05-10 18:01: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卒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IE)最常见且可能致残的并发症之一。然而,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发生卒中使IE复杂化的数据很少。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TAVR治疗后确认发生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在指数IE住院期间,并发卒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管理和预后。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源于TAVR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国际注册处的数据(包括来自11个国家的59个中心的TAVR后罹患IE的569位患者)。根据IE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了卒中将患者分成两组:有卒中,即S-IE,无卒中,即NS-IE。
共有57位(10%)患者在IE住院期间发生了卒中,组间的致病微生物无明显差异。S-IE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急性肾衰、系统性栓塞和持续性菌血症的发生率(所有p<0.05)。
TAVR后的IE患者发生卒中的预测因素
既往发生过卒中(IE发生前)、TAVR后主动脉残余返流在中度及以上、球囊膨胀瓣、TAVR后30天内发生IE和瓣膜置换尺寸>8mm均是指数IE住院期间卒中风险较高的危险因素(所有p<0.05)。无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的卒中率为3.1%,有上述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的卒中率高达60%。
有无危险因素的患者的卒中风险
S-IE患者有更高的院内死亡率(54.4% vs 28.7%,p<0.001)和一年总体死亡率(66.3% vs 45.6%,p<0.001)。手术治疗与S-IE组患者的预后改善无相关性(有 vs 无手术治疗的院内死亡率:46.2% vs 58.1%,p=0.47)。
有无卒中的患者的存活率
综上所述,10位TAVR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中有1位会发生卒中。既往卒中史、TAVR和IE间隔时间短、移植尺寸、瓣膜假体类型和残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程度与卒中风险升高有关。一旦发生了卒中,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和一年死亡率均随着增加。手术治疗不能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原始出处:
Del Val David,Abdel-Wahab Mohamed,Mangner Norman et al. Stroke Complicating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 2276-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