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虫书荒推荐热点小说陆飖歌-耽美微小说(大商小渔娘)陆飖歌

时间:2023-05-30 22:08: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大炮有些为难地上前,拍了拍宋云飞的肩膀:“云飞,你也别介意。二胖也是替你不值,你说兄弟几个,谁像你过得这么难的。
宋云飞苦笑一声:“没事,我都习惯了。就是你们别后悔跟了我就行。”
“瞎说啥呢。”大炮没好气地给了他一下子。
云飞日子不好过,不得爹娘宠他和二胖打小就都知道,可这也不是云飞愿意的。
因为要云飞在前面探路,带了一帮子兄弟,走的时候,他爹难得关心了一次,嘱咐他娘给云飞带些银子路上花销。
原本说的是拿几百两银子给孩子,等云飞拿到手的时候,只有五十两。
就这,云飞娘还叮嘱他别乱花,省着些花,说五十两都够他一家嚼用十来年的了。
换成从前在山寨的时候,别说十来年,可能这五十两都够一家人花用大半辈子。

可自从入了淮城,不说云飞娘买的那些金银首饰,裁制的新衣所花费的银钱。就他大哥三弟和小妹一进淮城没多久,云飞娘就一人给了他们五百两花用,独云飞没有。

这些云飞不说,其实他们都知道。
他们还知道,云飞是在陆家养到五岁才回去的,回去后陆家年年送粮送钱,他爹跟着去接过一次粮。那个陆庄主千叮咛万嘱咐,请大家多照顾云飞些。
也是因为陆庄主仁义,云飞娘待他不好,大家却都待云飞好。
小的时候,云飞也一直没觉得他是宋家的孩子,云飞还想着长大了回陆家,他觉得他是陆家的孩子。现在在宋家少花点少吃点,以后回了陆家就可以少还欠宋家的。
后来慢慢大了,也知道自己回不去陆家,却也习惯了被爹娘忽视。
可这次,云飞是带五六十号兄弟打前锋。
五十两银子,一人一两都不到,要花用最少半个月以上,怎么够?
宋云飞第一次找了他爹,将五十两银子放他爹桌子上。
那一次,也是他爹第一次为云飞和他娘狠吵了一架。
最后,云飞娘又给了他一百五十两。
几张轻飘飘的银票,就那么扔在地上,云飞娘就那么冷着脸,看着自己的儿子低头一张一张去捡。
这是亲娘吗?
谁家的亲娘会是这样的?

第140章 加菜
宋云飞没想到,自己原本是要送铺子给飖歌的,结果最后变成了卖铺子。
南阳县五间大门脸的铺子,五百两买来的便宜,是二胖得了周飏的人情。
这人情,表面上是二胖欠的,其实他和周飏都心知肚明,还人情的得是他宋云飞。不然凭二胖现在的地位,周飏还没必要给他这个脸。
这也是他急匆匆赶去南阳的原因。
二胖以为他是不放心那铺子,其实不是,他只是想找周飏,问问周飏想要什么,他能不能给得起。如果周飏不贪,这铺子拿都拿了,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果周飏要的太多,以后有什么麻烦,这铺子他得想想能不能给飖歌,别给飖歌惹上什么麻烦。
谁料到周飏比他跑的快,竟然回了京城。
现在,铺子没送出去,被飖歌拿五百两银子给买走了。
他是真的想把铺子给飖歌的。
可当他提起这铺子是他花五百两捡了个漏,那小丫头一双杏眼刷的就亮了。二话没说就掏出五百两银票给他,说不用你送,我有银子买。
当时,他被她眼中的亮光所惑,稀里糊涂就把房契给了她,任由飖歌将银票塞他手里。
现在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是他要送铺子的吗?怎么转手变成了卖铺子?
大炮看着云飞拿着五百两银票发呆,心里有些疑惑,却没敢细问:“云飞,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在蒋家坝已经停留好几日,再不走,那些跟来的兄弟也要猜测了。
“嗯,走吧,今日就走。”
宋云飞将手里的银票一张一张按照原本的折痕叠好,他还记得飖歌将它们从钱袋里一个一个掏出来的情形。
每一张银票,她都叠得方方正正一般大小,整齐地塞在她那不大的钱袋里,外面还裹了两层油纸。
可见,平日是十分珍惜的。
这些银子他不能用,还是想办法送到飖歌妹妹手里才成。
当宋云飞的大船离开蒋家坝码头,陆飖歌坐着陈平安的小船已经到了家。
下船的时候,陆飖歌叫住了陈平安:“平安哥,这两包菜给你,回去给陈奶奶和摇摇加个菜。”
这两包都是肉菜,一包是鸡,一包是大肉圆。
“不……不……我……我不要。”
陈平安别的不太懂,只觉得今日一顿饭吃的奇怪。那个叫宋云飞宋公子的,和小四说话的时候很奇怪,就好像很怕小四一样。
陈平安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现在看着面前的油纸包却有些后悔。
他今日可没少吃,吃的在院子里消食的时候还打饱嗝。
如果知道还能带回来,他就应该少吃点。
他少吃几口,陆叔他们不就能多吃几口。
没料到,现在小四竟然还要塞两包给他,他如何肯拿。
他今日这一顿吃的,得让他回味半辈子。
“给你就拿着。”
陆飖歌不由分说地将两个油纸包放进了陈平安的木桶里,好在桶里的鱼虾已经卖掉,陈平安又是个干净仔细的人,桶里洗的干干净净,晾得干干的,放进去也不会脏。
见陈平安还要推让,陆飖歌不高兴了:“平安哥,你干啥,这是给陈奶奶和摇摇吃的,又不是给你的。再说,我现在不分给你,等回去,大家伙都在一个院住着,你让我怎么拿给你?”
陈平安并不是个傻的,不然陆飖歌也不会让他跟着去镇上。闻言,只好收了,心里却在琢磨着,小四好像最近说想吃螃蟹,要不他晚上去河沟里多下几网,给小四下点螃蟹去。
船就停在离庄子不远的河道里,上了岸就是他们几家买的田地。
李掌柜当初真的是用了心的,不但在两侧建了水渠,还在靠近水渠边上铺了一丈宽的路。
虽说着路占了不少田地,可不管是行走,还是收割都便利的很。
以后要是有牛车,就可以直接将牛车顺路一直赶到最边上的一块地,要省不少的力气。
从田埂上穿过,远远看见陆全和张三正站在田埂中间说着话。
见他俩过来,张三先笑了:“你们小哥俩这是在镇上吃好吃的去啦,午食都不知道赶回来吃?”
“我们吃过啦,在林家酒楼吃的。”
陆飖歌说着,还拎起背篓给张三看,“张伯伯你看,我还带了肉回来给我爹下酒呢。晚上张伯伯别忘了去我家陪我爹喝几杯。”
张三和陆全都没看清楚小四背篓里装的东西,却看见了陈平安拎着的酒坛子。
“哎呦,小四真给你爹买酒啦?”
张三笑眯了眼,“这酒可不便宜啊,晚上就不去了,等后日收稻子的时候晚上再上你家喝一杯,解解乏挺好。”
尽管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张三伯他们还是很自觉地各家开火。
陆小四从镇上带了酒菜回来是给爹娘姐姐弟弟们吃的,张三自然不会去占这个便宜。
张三和陆全下地是来看看地里的粮食能不能收的,眼看就要秋收,大家伙心里都急得慌。
每日不下地来看看,这一日饭都吃不下。
陆全顺手接过陆小四手里的背篓,又去拿陈平安提着的酒坛子:“小四,我和你张三伯看了,初十我们家开镰,先紧着把这路口的两块地收了。等这两块地收完,里面的地也该能收了。”
陆飖歌一听,扭头看向地里,靠路边的两块地里的稻穗确实比里面地里的稻穗更黄,看上去也要成熟些。
“爹说行就行吧,我也不懂。”
早些开镰也好,省得大家伙心里着急。
陆全拎着东西和张三并肩跟着两个孩子身后走,“这地现在看还欠点功夫,再等几日肯定是能收了。”
张三也说:“我看行,初十没问题。”
陆飖歌也不懂农时,自然是陆全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晚上,邱氏将小四带回来的酱烧蹄髈炖了炖,又加了点菜进去,烧好了端上桌。
这次小四带回来的剩得菜可都是肉菜,肉圆和鱼圆还有鸡小四给了陈平安。打包回来了蜜汁糯米莲藕进门的时候,就被小四拿去和小青姐妹三个并小五一起分了。
剩下的砂锅炖鸭煲,老鹅……邱氏没舍得今日都吃了,干脆等晚上吊在井里,留着明日再吃。
要说味道,陆飖歌觉得,现在酒楼里的菜肴还是有些清淡,味道一般。
可她也知道,现在还没有什么酱烧清蒸,也没那么多调味料。
不然,丁大娘也不会因为吃了她家一碗肥肠就巴巴的找上门来。

第141章 多多
“糊边削骨墨油浓,纤手争穿五色绒。制得去葩千百柄,连樯装卖趁江风。”
一把好的手工油纸伞,从选竹、到泡竹到刻竹再加上钻孔……裱伞然后翰花、晒伞,一共有十二道大工序,八十多道小工序。
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也要大约十五天左右,才能完成一把油纸伞的制作。
陆飖歌想到让陈平安做油纸伞,是因为她觉得这个男孩子心灵手巧,比一般人细心,也更有耐心。
做油纸伞,不管是计算伞骨长宽高和弧度,还是制作芦盘的直径和间距,伞骨才能严丝合缝地嵌入芦盘,这些东西的制作,在运刀的时候是一丝错都不能出。
还有就是熬桐油也是一件极其需要耐心的活计,桐油熬嫩了,伞晒不干。桐油熬老了,如果糊锅就等于整锅报废。只有熬到油温上来,然后需要小火慢慢炖,直到能拉出白丝,这桐油才算熬好。
在同事的家乡,陆飖歌碰见过一个袖手坐在围墙边晒太阳的老人,他的半边脸被烧烫伤,看上去很是狰狞。据同事说,就是因为他少年的时候做学徒,熬桐油的时候,火过大,在起锅的时候着了火,烧伤了脸。
其实老人身上还有别的伤,比如他的手,还有胳膊。
只是因为穿着宽大的衣衫,不像脸上那么明显。
陆飖歌将自己所见所闻,编了个故事和陈平安说了清楚,确定他有决心学油纸伞,才让他去采些青柿子回来。
虽然做油纸伞的每道工艺都有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过她,但是要让陆飖歌自己亲手做出一把油纸伞,可能并不容易。
很多东西她只会说,真正动手,可能她的动手能力还不如普通的老农。
还有很多的工具,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才使得每一把油纸伞事半功倍。
可那些工具,你要是让陆飖歌全部说出来做出来,也不可能,她只能想出大概,其余的只有在做的时候,慢慢填补。
两人用了一个下午,从镇上定制了一些工具回来。
陈平安采来青柿子,和陆小四一头扎在陆飖歌的房间开始摸索着学做油纸伞。
对于他们俩做什么,陆全两口子是没时间过问,陆小鲤姐妹三想问,陆飖歌却不肯说。
大概是怕失败,两人只管关门吭哧吭哧地开始制作,消息却一点风声不敢透露。
陆飖歌是怕到时候做不出丢人,陈平安更是因为这是小四的手艺,连奶奶和陈摇摇都不肯说。
这期间,陆全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给陆飖歌捎回来一个盒子,说是有人放在丁武的摊子上,说是让带给陆小四的。
盒子里装的四式糕点,豌豆黄、绿豆糕、马蹄酥、栗子饼。
都是陆飖歌喜欢吃的。
拿到糕点,陆飖歌傻眼了。
宋云飞怎么知道她喜欢吃这四种糕点,买的分毫不差?
难道,以前的小飖歌也喜欢?
想到这种可能,陆飖歌的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升起一种难言的感觉。
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被雾给遮挡住,看不清楚一般。
是什么呢?
陆飖歌坐在屋檐下,面前摊着四盒糕点,手中抓着一个钱袋。
钱袋也是装在盒子里的,只是大盒套小盒,被塞在一角,只要不把盒子打开,谁也看不见里面还有一个装着五百两银票的钱袋。
宋云飞给她送来了四盒糕点,还有五百两银票。
银票肯定就是她那天买铺子的银票,连叠痕都一样,这糕点大概是宋云飞从南阳买的。
反正在蒋家坝这个小镇,陆飖歌没看过这么精致的糕点。
“小五过来。”
陆飖歌冲着在院子里追着小鸡跑的陆小五招了招手。
小鸡是丁大娘送来的,她家的老母鸡自己生的蛋自己抱窝孵化的小鸡,丁大娘连鸡妈妈加十一只小鸡都送给了陆家。
陆小五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追着小鸡后面跑,去薅鸡妈妈的尾巴。
“多多。”
陆小五走路慢,说话也慢,会喊人,却也喊的不清楚。
“是哥哥。”
陆飖歌拿了一块栗子饼,捏碎一小块塞进陆小五的嘴里,“好吃吗?叫哥哥。”
“多多。”
“哥哥。”
“多多。”
两个人像个孩子一般,面对面较真。哥哥多多地教到最后,连陆飖歌都差点被陆小四给带偏了,差点脱口而出一声多多。
陆飖歌只能放弃,给陆小五擦干净手。将手中的栗子饼掰开,一半留给自己,另一把递给陆小五:“慢些吃,别咽着。”
“好。”这一声,答得十分清楚。
让陆飖歌一时有些怀疑,陆小五喊她多多是不是故意的。
平日里,小五喊爹娘姐姐可没错。只有喊哥哥的时候,才会喊成多多。
陆小五欢喜地接过糕点,乖乖地坐在爹爹给他打的小椅子上,抱着哥哥给的点心一小口一小口啃。
他是个脾气极好的孩子,从小就很少听见他哭,只有饿了尿了拉了,才会哼唧几声。
现在陆家不缺吃喝,就更少看见陆小五哭。
小“兄弟”俩是整个家里最悠闲的,大家好像都有事情在做,就连李罐罐和冬至几个孩子都被大人们带去堆土坯。
而这两天痴迷于做油纸伞的陈平安,从进了陆飖歌的房里,到现在就没出来过。
有时候练的废寝忘食,吃饭和睡觉还要陈摇摇或者陈奶奶来喊。
“多多。”
陆小五啃完点心,伸手给陆飖歌看。
小手上的点心渣子都被他舔的干干净净,原本干净的小手上沾的都是口水。
陆飖歌认命地拧了方巾来给他擦手,边擦边唠叨:“别去拽鸡妈妈的尾巴,鸡妈妈护小鸡,会咬你的。”
也不知道陆小五能不能听懂,不过听懂听不懂也不妨碍他点头,一副乖宝宝的模样。
陆飖歌给陆小五擦了手,又给他喂了小半杯温水。做这些的时候,陆小五就乖乖地站在一旁,歪着脑袋看哥哥面前的几个盒子。
“不能再吃了。”
陆飖歌将所有的盒子都盖了起来,“得留给爹娘还有姐姐们吃,知道吗?”
陆小五听话的点头,继续去找他小鸡和鸡妈妈玩。
陆飖歌,自然去找她的平安哥研究油纸伞。

第142章 开镰
原本定在初十开镰,陆全最终还是多等了两日。
八月十二一大早,东方刚发白,邱氏起床熬了一大锅苞米面稀饭。
顺手捞了腌制好的咸菜,切碎,滴了几滴香油,就是一个小菜。
饼子是昨天晚上就炕好的,一块一块,都是结结实实的三合面饼子,装了大半竹篮。
早上,七家人能来干活的都来了,一人端碗苞米粥拨了点咸菜拿块饼子,蹲在院子里埋头喝粥。
陆家准备的吃食分量很足,大家都吃了顿饱饭,纷纷拿工具下地收割。
多收一亩地,就是多出几十文钱,这钱谁家都不嫌弃少。
邱氏还没有下地,丁大娘坐着牛车,领着四个儿子并一个儿媳妇停在了陆家的院门口。
丁家,除了孙子辈的,只留下丁大伯和丁大嫂看肉案,丁大嫂看卤味摊子,丁三嫂在家照顾几个孩子,其余的能来的都来了。
“大嫂。”邱氏一脸的无措,“你怎么也来了。”
不是说就小武的三个哥哥过来的吗?
“我和老二媳妇给你家做饭。”丁大娘豪爽地跳下牛车,“肉菜我都给你带来了,你只管下地去,家里交给我就行。”
“这可怎么是好。”邱氏一辈子没遇见过这么热心的,只能一叠声地招呼大家进去坐,“快进屋坐坐,还没吃吧,我给你们端稀饭饼子。”
丁大娘忙拦住:“别忙,都吃过来的,你带他们下地去,家里交给我就行。”
说着,又指着身后的牛车:“这牛车是我家老四老丈人家的,他们家稻子还要晚几天收,先借来使唤几日,到时候他家用,我再让老四送去。”
“你看这……”邱氏这次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行了,快忙你的吧,她丁大娘又不是外人。”陈奶奶上前一步,拍了邱氏一下,才笑吟吟地看着丁大娘和她家几个儿子,不住嘴地夸奖,“瞅瞅你家这几个儿子,这身子骨一看就壮实,养的好啊,都是个能出力气的孩子。”
“那是。”丁大娘也不谦虚,乐呵呵地将牛车上的菜篮子拎了下来,“不瞒您老,我家这几个小子,能干也能吃,到时候饭可都多蒸些,饼子也得多备点。”
“能吃好啊!”陈奶奶脸上笑开了花。
老人家就喜欢能吃的孩子,他们眼里能吃的才能干活。
丁家几个儿子,瞅着都是能干活的。丁大娘和二儿媳妇手里拎的篮子更是沉甸甸的装满了菜肉。
可见丁家来陆家帮忙,是诚心实意的。
邱氏没法子,只能叮嘱了小青几句,就急匆匆地领着丁家几个儿子赶着牛车去了地里。
家里,原本说好了陈奶奶烧锅,小青做饭,摇摇和小鱼帮忙洗菜洗碗筷。
有了丁大娘和丁二嫂的帮忙,陆小鱼和陈摇摇就不用留在家里,一人提着个背篓,下地去拾稻穗去。
陆小四和小五起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没了几个人。
大人们都下地收稻子去了,孩子们也没闲着,跟着下地去捡稻穗。
别看他们人小,小的捡稻穗,大的打草绳,可是一点都不闲着。
丁大娘看小四小五揉着眼睛出了门,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小四,快来吃饭,大娘从镇上给你小哥俩带的大肉包子,还热乎呢。”
揭开包着的油纸,四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香味扑鼻。
陆飖歌还好,陆小五到底小,没忍住,口水都滴落了下来。
等两人洗漱好,一人抱着个大肉包子蹲在院子里啃,陈奶奶又给他们一人端了一碗粘稠的白米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这粥啊,你娘一早熬稀饭的时候就在瓦罐里给你们炖着了。”
陆家疼孩子,更疼陆小四,这些在陈奶奶眼里没有什么不对。
小四小五吃肉包子吃米粥,小青小鲤小鱼,包括陆全两口子喝苞米面稀饭,吃三合面饼子,好似这些都没有什么不对。
就连丁大娘丁二嫂好似也没觉得不对。
陆飖歌能怎么办,她只能陪着陆小五吃肉包子喝米粥,然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家里人过得更好。
小青在一旁打了井水在洗早上的碗筷,见小四喝完粥,忙接过碗筷叮嘱道:“吃饱了别乱跑,你就在家看着小五,娘说了,要我看着你,不许你和小五去地里。”
这道命令是昨天晚上邱氏下的,家里谁都能去地里帮忙,就小四小五不能去。
小五不能去是因为小五年龄小,路都走不稳当,需要人照看。
陆小四不许去,是邱氏舍不得她下地。
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陆小青看好小四,就连下地的陆小鲤和陆小鱼都被叮嘱了一遍。
陆飖歌想反抗,她觉得自己不能收割,下地拾个稻穗什么的还是行的。
可邱氏和陆全都不同意,弄的陆小四也没法,只能尽心尽力地陪着陆小五在院子里打转。
陆飖歌是很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某一样农具来,减轻爹娘的劳作。
比如能收割的,或者能脱粒的。
可她不过是个凡人,没办法超越现实,做出那些庞大的吓人的机器。
想着用手工代替,可惜,她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她能做个什么农具来替代人工。
大概,做梦还要来的比较合理些!
秋收是最忙的季节,收割稻子,上场晾晒,脱粒晾晒,打包进仓,样样离不开人。
每一粒粮食,付出的都是辛劳和汗水。
陆家的地多,好在都在一起,连成一大片。
家里又买了骡子,打了车架,丁家又派了四个小子带着牛车来帮忙,一日下来,原本空旷的打谷场上已经堆满了稻谷。
青壮们都在地里收割,妇人有的拿着镰刀收割,有的将捆好的稻把送到牛车骡车上,还有体力稍微弱些的在打谷场上,仔细晾晒着刚收割下来的稻把。
等稻把被太阳晒得松脆,就可以拉着老牛,拖着石磙子一圈一圈地碾压,等到稻穗上的稻粒都掉落下来,再用木叉将失去稻粒的稻草挑开,堆到一旁。
稻草上没有了稻粒,是可以随处晾晒的,田埂上,荒草上,路边土坡旁。
等稻粒进仓,这些稻草也被堆成了草垛,烧火喂牛都用到它。

第143章 秋收
丁大娘领着四个儿子,在陆家足足忙了三天。
陆家的几十亩田地,总算收上来大半。
八月十四晚,丁大娘才牵着牛车,领着四个儿子一个儿媳妇回家过节。
明日是中秋,也是陆飖歌到陆家的第一个中秋。不过,这个中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不过是蹲在灶房啃了一块糖饼,中午吃饭的时候,邱氏往她碗里多夹了一块肉。
秋收实在是太忙,顾不上什么节不节的。早上做了芝麻糖饼,熬了白米粥,中午加了个肉菜,煮得杂粮饭,也算大家一起过了个节。
这个节在陆飖歌看来太简单,对于小新庄的七户人家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节日。
能有芝麻糖饼吃,能有肉吃,能吃饱饭,这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丁大娘大晚上的回了家,和老头子丁大壮商量,这亲家的牛车得还回去,丁老四也得去老丈人家帮忙。
借了人家的牛和牛车,也不能白使唤。
明个就是八月十五,家里两个肉案就他们老两口的管着,小五还去码头卖卤味。
三个已经成家的儿子,今年各自领着自个的媳妇,每家带一块肉,一包糖,几斤白面,去老丈人家过个节,顺便帮两天的忙。至于还没有结婚的丁老四,就让他结结实实在未来老丈人家忙到秋收结束再回来。
丁大壮听着媳妇絮絮叨叨地说话,他的眼睛已经半眯半合,只在关键的时候挣扎着嗯一声,表示自己在听,没有睡着。
丁大娘也有好几日没有和老头子唠叨了,今晚的话特别多。
说到丁武,她有想起丁武的亲事。
丁大娘忍不住翻了个身,用手捅了捅已经眯起眼的丁大壮:“老头子,我是看出来了,小武这孩子估计和陆家小青那孩子没缘分。”
“嗯。”
丁老头嗯了一声,翻了一个身。
“这几日我在丁家是看了,小青灶上是一把好手,女红也做的不错,就是那性子太好了些。你要说性子好不好吗,可我觉得,这性子太好也不是好事。还不如她妹妹小鲤,别看这小丫头瘦巴巴的,做事也利索说话也爽脆,比她姐要泼辣些。”
“我呢,也不是想找个泼辣的媳妇回来给我脸色看。就是小武吧,我瞅着性子有些像你,老好人一个。这要是娶了小青这样的好性子人在一起过日子,这两口子都是个烂好好,碰见你家那些亲戚,还不被人给生吞活剥了。”
“还是小鲤好,这孩子不吃亏,我可仔细瞅了。虽然小鲤性子泼辣些,可她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陆家两口子都是本分人,都说栽花靠墙,养闺女像娘。我看啊,小鲤这孩子总是错不到哪里去。”
越想丁大娘越觉得小鲤这孩子,很让她满意。
她还想和老头子再说两句,就听见耳边鼾声一声比一声高。
气得她咬牙,恨不得将老头子一脚踹床底下去。
算了!
丁大娘很光棍地想,反正小武还小,娶媳妇也得再过两三年。
陆家大闺女还没说亲,小鲤更轮不上。
不急。等老四媳妇娶回来再说!
陆家这边,并不知道丁家没惦记大闺女小青,反而惦记上了二闺女小鲤。
就算知道,陆家现在也没空盘算这些。
实在是地里的活忙得昏天黑地,天没亮就要忙着下地,一直到月明星稀才从地里上来。
趁着吃饭的时候歇口气,晚上还要带着黑脱粒。
陆家只有一头骡子,一架大车,一个大碌碡,一个小碌碡。
骡子白日里要拖车打场,晚上陆全就不舍得狠用,怕用伤了。
用陆小鲤的话来说,我爹对骡子比对他亲儿子还亲。
不能用骡子拖碌碡脱粒,那就只能用连枷人工脱粒。
陆飖歌试过那连枷,举起来行,落下去也行,就是她人小力气小,第一次举起来的时候,重心不稳,差点后仰摔下去。
第二次举起来是好好的落下去,不过不是她自己控制力道落下去的,是连枷自己掉落,落在稻穗上动静不大,更不要说把稻粒捶落下来。
“小四,你力气小,做不来这个。”
张三家的大儿子张富贵顺手将连枷接去,“你看我的。”
就见他将连枷高高举起,猛地落下,地上堆积的稻穗被击打得隐隐弹了一下,一些稻粒就脱落下来,还有几粒被带起散在四周。
张富贵和张荣华兄弟俩都是十七八岁的壮小伙,兄弟俩面对面隔着一堆稻穗站着,你一下我一下,那些原本还顽固留在稻穗的稻粒纷纷脱落。
陆飖歌领着陆小五兴致勃勃地在打谷场上看了一会脱粒,又转去看李四喜他们扬场。
脱下来的稻粒上面有很多瘪稻还有碎叶和尘土,这些就要借助风力来将它们和稻粒分开。
诺大的打谷场上,大家都在忙碌着。
脱粒的人站在打谷场的中间偏右下的位置,扬场的人就站在中间偏左下方,这样,扬出来的碎叶尘土和瘪稻就不会扬的其它人一脸一身。
在他们上风口,已经清理干净的稻粒均匀地平铺在场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暖暖地打着哈欠,隔一段时间翻一个身。
空气中,是风尘和草屑的清香。
耳边,人们说话的声音,骡子的叫声,连枷击打在稻穗的声响,稻粒被木锨扬起又落下的声音……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副庞大而喜悦的丰收画面。
陆家的地,一直忙到八月二十以后,才算彻底地收粮入仓。
除了要交皇粮的粮食堆在堂屋,陆家和其余六家的粮食大部分都晒干收进了他们偷挖的地洞里。
陆飖歌大致了解过,现在要交的皇粮是十五而税一。也就是一百斤粮食要缴纳三十三斤皇粮,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如果是租种的田地,田税要更多些。
想到辛辛苦苦忙碌大半年,一亩地就要交近一百斤皇粮,自己能留下的也就二百左右。
这田地种得总觉得不大合算。
可陆全他们几个却不觉得,反而因为有了地,大家伙的精神气都不同往日。
今年的皇粮不该他们交,不过李掌柜走的时候是把粮食交给他们收的,自然这皇粮也算在了里面。
小新庄已经在镇上入了册,只等着明日几家一起去镇上交了皇粮,就算在这片土地上正式扎下了根。
提起来,我们也是交过皇粮的人,并不是那些没有田产地税的流民。

相关Tags:喜欢

上一篇: 遇见你,我彻底输了(谢菀清孟之尧)完整版...

下一篇: 莫枕月傅时奚(他与夜色共存)老书虫良心推...


 最新资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