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意见》:上海或将掀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风潮”

时间:2021-05-25 11:03: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5月19日,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一经发布,立刻在朋友圈里刷屏。上海市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高度契合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整体来看呈现出先进性、力度大、体系化和手段新等特征。

01、先进性:强化产品应用环节率先突破

上海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针对产业发展需求,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既包括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也涉及中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和临床研究支持等细分维度专项政策。

表1: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件图片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政策扶持内容来看,《若干意见》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创新产品研发和加快创新产品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

一是明确将鼓励基础研究纳入产业扶持政策。当前,我国医药创新正处在从“仿创结合”向“原始创新”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医药产业创新突破的首要关键在于基础科学研究创新的突破。《若干意见》提出将“围绕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和新分子实体,加强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这将有力支撑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二是首次明确将支持改良型新药研发单独纳入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扶持范围。改良型新药是指在已知活性成分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与创新药高开发风险相比,改良型新药投入低,风险相对更低。同时基于原研药市场成功经验的加持,改良型新药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利润回报较快,或将成为下一轮中国制药企业创新的黄金赛道。

三是首次开展医疗人工智能产品购买服务试点。2020年,我国迎来人工智能产品审批的重大突破——2020年1月15日科亚医疗旗下公司研发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产品通过器审中心审批,成为我国首个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三类器械,此次过审标志着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新阶段。《若干意见》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购买服务试点,允许试点医院向服务商协议购买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技术服务”,系国内首发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政策。

四是首次将生物医药产业施策聚焦到优化创新产品入院应用流程。“谈判药品进院难”“患者用不到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是创新产品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对纳入国家或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确定可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可直接获得本市收费编码,并在阳光平台挂网采购。”

02、力度大:强化创新研发支持力度

从政策扶持力度来看,《若干意见》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分类择优支持,支持力度位居全国前列。

一是从药品支持政策来看,在扶持方向上,仅支持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不涉及仿制药;在扶持力度上,上海市“对本市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并在本市生产的1类新药择优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40%,单个企业每年累计支持额度不超过1亿元”,扶持力度远超过杭州、苏州和成都等城市,与深圳市政策力度持平。

二是从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来看,在扶持方向上针对进入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医疗器械产品,而不区分对二、三类器械产品的扶持;在扶持力度上,上海市“对进入上述程序、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本市生产的产品,再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40%,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远超过苏州市“对新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按投入该产品实际研发费用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扶持力度。

三是大力支持开拓海外市场。上海市“对本市研发生产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CE(欧洲共同体)、PMD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或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注册,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经评选认定,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30%,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同类政策扶持力度最高。

表2: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与其他城市政策对比

上一篇: 德琪医药任命Kathryn Gregor...

下一篇: 《柳叶刀》子刊封面报道:这么多“致胖”因...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