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感谢被音乐打动且不抱偏见的人
时间:2020-11-04 22:00: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歌《Deserve》即将接受包括美国 iTunes 榜在内的检验,最关键的前两个小时几乎能定夺之后的成败。这是他真正面向美国音乐市场的首支单曲。
新歌《Deserve》即将接受包括美国 iTunes 榜在内的检验,最关键的前两个小时几乎能定夺之后的成败。这是他真正面向美国音乐市场的首支单曲。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他是时代骄子;可在大洋彼岸,一切归零,除了本身的质量,没有什么可能附加的标签。
他不确定结果如何,「就是因为有挑战性我才想做。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想尝试一下。」之前的几个月里,他像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歌手一样去各家电台打歌,一次次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歌手 Kris Wu。「人要老是活在一个地方就有点没意思,更别觉得自己已经站在某个高度,不然会失衡。放低心态,保持谦虚,扎入全新而陌生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迈出第一步。」
既然自认是新人,吃闭门羹,或是遇上对他爱搭不理的,也都算是预料之中。他甚至做好了准备,哪怕只有一个观众,他也要尽全力表演。「‘Wu’一听就是个中国的姓氏,有些人还是对亚洲人心存偏见,他们也不了解你,用平常心对待就是了。」当然,会有人不解,问他在国内已经取得了那么多成绩,为什么一定要来美国市场?「我希望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音乐、中国这一代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有人需要迈出这一步。」
最终的成绩证明了他的雄心不是一场虚无的空想。直到今天,他还会不时收到身在北美的朋友打来的电话,「他们说电台播你的歌了,洛杉矶、夏威夷、迈阿密、旧金山等等地方都在播。」他很开心,「能在美国跑到第一的基本都是本土作品,如果一首歌火了,往往会在榜单上停留几个月,新歌拿到这个成绩,我自己都觉得挺不容易的。」而这也更让他相信,音乐不分国界,「我感谢那些被音乐打动且不抱偏见的人,愿意给不知名的新人一个机会。」
对这首歌的质量,他有十足的信心,「我心里的标准非常高,不会把不够好的东西拿出来,这一点我很确定。」2016 年,他在洛杉矶组织了「写作营(Writing Camp)」,邀请了一众国际顶尖音乐人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创作,《Deserve》就是成果之一。我试图问他更多有关「写作营」的内容,他特别干脆地说了不,「那是机密。」或许是觉得这样的回答容易引起误会,他轻叹了口气,「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只是比较适合这样的方式。有人喜欢邮件,我还是偏爱比较原始的面对面交流,大家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一起讨论。」
他觉得音乐是少数必须将天赋纳入必要条件的行业,有后天努力无法企及的透明天花板,「但一定要努力,才能积累足够的音乐素养和品位。」除此之外,还需要足够冷静的判断。在取舍上,吴亦凡没有犹豫,也没有困惑:「两小时我就能写出十几段旋律,我很清楚哪一些到了可用的程度。只要能找到最好的,放弃的那些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很难讲这种近乎无情的自我苛求来自何处,但效果很明显:当多数人总忍不住用今天的进步去否定昨天的局限时,重听《July》,吴亦凡仍然肯定它「完成度很高」 ——既然是被最高标准筛选过的作品,就无需计较所谓的遗憾。
高晓松曾感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许多人曾仅凭吴亦凡的外表就妄下结论,但稍有深入,听过吴亦凡制作的小样后,几乎钦佩他的认真和专业。从相面到读心,本就误解丛生,当事人是否应该自证?吴亦凡觉得没那个必要:「说实话,许多评价不会触及我的情绪。音乐没做好我会走心,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其他事情(外界评价)没那么重要。这个阶段我应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和认同的事情,寻找更多知音,而不是去纠结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人质疑,证明是证明不完的,最后只会和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