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0张老照片带你认识真实的清朝社会,清宫戏太假
时间:2020-01-14 12:26: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今天,小编选取了一组拍摄于晚清的老照片,展示了100多年前先辈的形象。他们的衣着打扮、面部表情、精神面貌,以及他们所处的局部社会环境,都一览无余。我们从影视剧中获得的对历史的认知,往往很假,这些老照片才是真实的。
1899年,端坐的妇女与她们的孩子。
1871年,两位少年合影。
在看这些老照片之前,你对晚清人物有什么印象呢?看了这些照片,有没有改变你原先的印象?估计很多人认为晚清人物都像清宫戏的主角一样光鲜亮丽。
1900年,刑场上人山人海,围观行刑。
这个场面的拍摄地点可能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清朝(以前的朝代也这样)行刑都是选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官府鼓励围观,希望用这种方式警示人们守法。不过,这也养成了部分百姓心大、麻木的习性。
1910年前后,一男子为小朋友(可能是父子)捉头上的虱子。
现在的90后、00后,都未必知道何为虱子。在清朝那个男男女女都留长发的时代,如果不能经常洗头,很容易生虱子(或跳蚤)。一旦生虱子,不仅头上奇痒难耐,还可能传播疾病。
1900年代,手持书本的年轻女子。
这是一位汉族女子,她在当时应该算是标准美人。头戴抹额、身穿袄裤、裹着“三寸金莲”,上上下下都是同时代典型的装扮。发型、服装还好说,就是裹小脚之举,不知给她带来多少痛苦!好在当时已经掀起了“天足运动”,没几年清朝灭亡后,政府明令禁止缠足。
1904年,走出花轿的新娘。
花轿上插着树枝,肯定是祝福的寓意,不知这背后有什么讲究?
1906年,街头兑换零钱的柜台。
铜钱一串一串码在柜台上,显得很土豪。画面右侧放着称银子的戥子。清朝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按规定白银一两可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晚清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一两白银可兑换一千多文铜钱。
1910年前后,出门的一家人。
这一家三口应该是去赶集,或者赶集回来。坐在筐里的小孩,真是舒服自在。妇女拄着拐杖,未必是因为老迈,而是因为裹小脚行走不稳。
1890-1900年,两个小女孩合影。
她们的发型很别致,前额像男孩一样剃光了,等长大了,就可以正常蓄发了。
抽鸦片的穷人(时间未知)。
晚清时期,鸦片泛滥成灾。不仅富人吸食,穷人也吸;不仅大臣抽,士兵也抽。整个社会一片乌烟瘴气。有钱人进鸦片烟馆,一边听曲一边抽烟;穷人就在家里,或随便找一个犄角旮旯过瘾。前文说到白银大量外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洋人明里暗里的鸦片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