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nt AIDS Soc:青春期和青年期的HIV和自杀风险的关系
时间:2022-10-21 11:59: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随着儿童成为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企图自杀的风险急剧增加(AYA)(10-30岁)。在此期间,精神疾病和物质使用的症状经常出现,增加了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社会因素(如种族歧视、基于性别的歧视)和环境因素(如邻里暴力)也可能导致AYA特定子群体(如性少数群体和种族少数群体)自杀风险增加。患有慢性疾病的青年在一些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自杀倾向,包括受艾滋病毒影响的AYA,然而,据我们所知,没有研究调查过受艾滋病毒影响的AYA人在这一关键发育期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杀的近因风险因素。鉴于全球范围内携带艾滋病毒长大或受母体艾滋病毒影响的年轻人数量惊人,了解这一人群中的自杀行为对于提供急需的循证预防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特别是因为自杀未遂史是日后自杀死亡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在青春期,在生活环境的背景下,身份发展包括性别、种族和民族身份。这个过程包括内化价值观和概念化身份如何影响社会经验和生活机会。由于基于身份的歧视,性和种族/民族少数群体自杀的风险增加,这种歧视在青春期和年轻成年期影响最大。对于艾滋病毒携带者(PLWHIV)来说,建立身份可能特别复杂,因为他们要努力应对一种被污名化的、慢性的、可传播的感染。最近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中位年龄为39岁的PLWHIV人死于自杀的风险比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高100倍,感染艾滋病的人风险甚至更高。虽然AYA一般人群中自杀的风险因素已有充分的记录,但很少有研究对围产期获得性艾滋病毒(AYALPHIV)感染的AYA人的自杀行为进行了调查以及那些结果喜忧参半的研究。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自杀企图的预测因素,我们检查了来自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意识和健康研究(CASAH)的纵向数据(青春期到青年期)。社会行动理论(SAT) [51]为CASAH提供了信息,该理论考虑了行为健康结果的个人、社会和背景决定因素。当前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与阿亚普HIV和AYA的自杀企图相关的近期风险和保护性社会人口统计学、背景和心理社会因素,这些人在出生前后暴露于HIV但未被感染(AYAPHEU)。
方法:数据来自正在进行的基于纽约市的纵向研究(N = 339),从2003年到2019年,每12-18个月采访一次AYALPHIV和AYAPHEU(平均入学年龄= 12岁;当前平均年龄= 27岁)。儿童诊断访谈计划(青少年版)评估精神障碍和首次报告的自杀企图。使用广义估计方程来检验首次报告的自杀企图与同时在六个时间点测量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背景和心理社会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
结果:在注册时,51%的参与者是女性,72%是异性恋,60%是黑人,50%是拉丁裔。与AYAPHEU (16%,CI 10–22%)相比,AYALPHIV (27%,CI 21–33%)的自杀未遂率明显较高,在一个调整了年龄的模型中,OR为1.74(CI 1.04–2.92)。对于AYALPHIV,焦虑(OR 2。CI 1.46–4.85)、情绪(OR 3。CI 1.49–8.81)和行为障碍(OR 5.05,CI 2.15–11.87)以及上一年的逮捕(OR 3.05,CI 1.26–7.4),负性生活事件(OR 1。CI 1.11–1.46),城市压力(OR 2。CI 1.46–3.57),妊娠(OR 2。CI 1.08–4.81)和HIV污名(OR 2。CI 1.27–4.75)与自杀未遂几率增加相关,而识别为异性恋(OR 0。CI 0.14–0.52),更高的个人(或0。CI 0.26–0.80)和家庭自我概念(OR 0。CI 0.22–0.57)具有保护作用。发现了HIV状态和年龄的相互作用:在AYAPHEU人群中,药物使用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比AYALPHIV更强,而在AYA ≥ 19岁和≤ 18岁人群中,负性生活事件和更高的宗教信仰与自杀未遂几率的增加关联更强。
表1 对整个队列和AYA围产期获得性艾滋病毒感染者(AYALPHIV)和AYA围产期暴露于艾滋病毒但未感染(AYAPHEU)亚组的描述
表2 首次自杀未遂报告与整个队列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结构和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AYA围产期获得性艾滋病毒感染者(AYALPHIV)和AYA围产期暴露于艾滋病毒但未感染(AYAPHEU)的亚组
图1 Kaplan-Meier对围产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AYA患者(AYALPHIV)和围产期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但未被感染的AYA患者(AYAPHEU)首次自杀未遂的累积发生率的估计。
结论:与AYAPHEU相比,AYALPHIV在步入成年后面临着自杀未遂的独特风险,其中经历艾滋病毒感染或怀孕的AYALPHIV风险最高,而使用药物的AYAPHEU风险最高。评估自杀风险及其与关注老龄化的相关性可以为满足艾滋病毒和艾滋病需求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原文出处:Kreniske P, Morrison C, Spencer BH, et al.HIV and suicide risk across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an examination of socio-demographic, contextual an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for attempted suicide in a longitudinal cohort of ageing adolescents affected by HIV living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J Int AIDS Soc 2022 S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