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的通知 ( 2021-05-21)
时间:2021-06-09 22:41: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索取号 | 发布时间 | 发布机构 | 文件编号 | 备注 |
076478684Q/2021-00121 |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沪爱卫会〔2021〕3号 |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有关委直属单位,各市级医疗机构,驻沪部队医院、企事业职工医院,有关学、协会:
现将《2021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1年3月9日
附件:
2021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健康上海行动深化推进的关键一年。上海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完善疫情群防群控机制,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深化健康上海建设,推进健康上海行动落地落实,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爱国卫生运动与疾病防控紧密结合,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完善疫情群防群控机制
1.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提升爱国卫生运动能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研究制定出台《关于本市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发扬爱国卫生群防群控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模式,以各级爱卫会为平台,围绕环境提升精细化、健康生活普及化、创建管理社会化、健康治理科学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和内涵,推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作配合,组织跨部门行动,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上海建设。强化法制保障,开展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立法调研。继续完善爱卫会功能和组织体系,加强各区和基层爱卫会建设,加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技术指导机构与能力建设,推动各区以多种方式建立完善相关机构并充实队伍,提升推进落实爱国卫生运动的能力和水平。
2.强化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发动。坚持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制度,动员市民群众、各行各业广泛参与。组织企事业单位切实发挥主体责任,督促各类单位落实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重点单位(场所)、薄弱环节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补齐公共卫生环境短板。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卫生环境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督导反馈促进问题整改,提升卫生防病环境质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季节性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抓好城市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和超市、小餐饮、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3.继续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制定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一步推进本市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本市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通过“全行业动员、全社会覆盖、全人群关注、全过程推进、全媒体传播”的“五全”手势,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倡导市民群众树立公共卫生安全观和“个人是自我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广泛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村)、进楼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宣传公共卫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及不同季节重点流行疾病防控等卫生健康知识。围绕《上海市民健康公约》,举办防疫知识与健康素养大赛,发动市民参与在线健康学习和竞答,引导和督促市民养成卫生健康行为,为每一位市民穿上一件无形的防护服。
二、深入推进健康上海行动
4.完善推进机制。依托市、区两级健康促进委员会,继续完善统筹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相关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各专项工作组推进落实健康上海行动的职能,确定健康上海行动年度重点举措和拟出台文件政策,协调落实健康上海行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善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健康影响评估机制,推动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健康上海行动监测评价考核机制和评估验收方法,落实逐级考核评估,进一步将健康上海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内容。探索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支持健康上海行动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健康上海行动激励表扬机制,通报表扬一批健康上海行动示范、优秀案例和“健康达人”,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5.推动实施项目。持续推进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推进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全面推进“十月怀胎·爸爸戒烟”项目,完善健康上海全景电子地图,同时对有关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推动各区实施首批40个区域化特色项目,加强对相关项目实施的督导,使项目凸显区域特色、体现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组织各专项工作组,细化对接群众健康需求,推出一批群众感受度高的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各专项行动的落实。对接落实“十四五”规划,制定健康上海行动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有财政经费资助的健康上海行动专项。加强各类项目成果交流,加大推广典型特色项目力度。
6.提升行动能级。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社会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健康上海行动工作合力。承接好健康科普资源库等健康中国行动委托项目。实施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全球健康城市专项行动,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推进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加强长三角公共卫生电台建设,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健康促进系列活动。推动健康国际化,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国际健康合作,举办健康城市国际研讨会,加强与WHO健康城市联盟的联系和合作,维护和扩展健康城市合作网络。
三、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7.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开展黄浦、青浦、奉贤等区的试点验收和已建成健康促进区持续建设工作。指导开展好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对首批健康村镇试点建设单位进行督导评估,启动第二批健康村镇试点建设。联动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健康单位建设,提高全市健康场所覆盖面和建设水平。完善标准和规范,开展健康企业、健康医院等健康场所建设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开展各类健康场所示范建设。倡导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探索健康单位建设监测和评价,努力营造全方位的健康支持性环境。
8.强化健康素养提升。推进实施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继续实施市政府健康实事项目——向全市所有常住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和实用健康工具。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全市健康素养监测。建立“街镇牵头、村居落实、家医指导、邻里互助”的健康同伴支持网络,创新发展健康自我管理工作。联动体育、文化旅游等部门,拓展市民健康自我管理覆盖范围,提升健康自我管理的可及性、社会公益性和影响力。对接家庭医生社区签约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社区自我管理指导作用,加大对指导医生的培训力度。针对慢性病多发病,在社区探索建立专病自我管理小组,加强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
9.深化精准化健康科普。完善健康科普机制体制建设,整合相关部门、机构和业务领域的健康科普资源,成立上海市健康科普协会,做实“两库一机制”,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建立开放共享的健康科普资源库,完善信息发布审核与监测通报机制。围绕常见疾病和各类各年龄段人群主要健康问题,规划重点科普主题,设立健康科普专项,开发基础性权威科普资料。加强基层健康科普配送服务,规划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等重点科普领域,建立覆盖社区、校区和园区的健康科普服务配送网络。做强“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新民健康大讲堂”“解放健康讲坛”“医苑新星”“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等健康科普巡讲品牌活动。培育健康科普品牌项目,开展全市健康科普年度优秀作品征集推选活动,选拔扶持一批优质健康科普品牌、栏目和项目。
10.加大控烟宣传监管力度。围绕控烟宣传和监督执法“六个一”管理模式,加大控烟宣传监管力度。一是整合各类公益传播资源,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广覆盖的无烟公益传播,坚持以控烟条例修正案实施周年、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周等节点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系列无烟倡导活动;二是聚焦控烟重点难点行业,以及市民群众投诉集中的控烟热点问题,开展问题场所曝光与全覆盖执法,坚持集中执法、专项执法与日常执法并重,切实提升监管执法力度;三是大力推动控烟热力地图的使用,提升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和控烟志愿者巡查效率;四是深化无烟环境示范建设,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校园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倡导无烟家庭建设,推动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五是推进戒烟服务能力建设和戒烟活动开展,继续开展戒烟门诊规范化建设,举办戒烟服务规范化培训;六是开展控烟动态监测和烟草流行调查。
四、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11.巩固和推进各项卫生创建活动。以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双覆盖为目标,持续做好国家卫生区、镇创建巩固工作,定期开展各区环境卫生督导检查、评比、问题反馈和督促整改。指导2020年复审的14个国家卫生区做好迎接全国爱卫会的暗访工作。组织有关区对9个新创镇进一步对照标准、补齐短板,完成国家卫生镇创建任务。督促奉贤区及28个复审镇持续做好动态管理、提升卫生创建质量,完成国家卫生区、镇巩固任务。倡导和鼓励基层社区、村宅、单位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改善生产工作环境,带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12.研究制定上海市卫生创建工作管理办法。发动社会各界,不断健全和完善卫生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要求,增强各地区落实常态管理制度的责任意识,促进社会大卫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动态评估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三大创卫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批社会大卫生问题。研究建立适应本市爱国卫生工作实际的监测评价体系。
13.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加大常态化控制力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居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餐饮场所、星级酒店、学校、集贸市场等重点行业与场所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共同参与防制意识。组织落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十届花博会等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保障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各类重大活动顺利举行。依托城市运行平台,把病媒生物防制管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提升处置的及时性、高效性和科学性。
14.加大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巩固力度。继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以消除内源性钉螺和防控输入性传染源并重的防控策略,加强联防联控,协同巩固本市血吸虫病消除成果。根据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组织专家研究编制本市血吸虫病防治“十四五”规划, 确保完成巩固任务。
原文链接:http://wsjkw.sh.gov.cn/zxghjh/20210521/a310686b9aab4893ba6fa9f2cd0278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