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沉睡”资产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施“古厝生态银行机制”
时间:2019-11-05 09:30: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如何让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回归农村,让乡村重拾自信、重焕生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把“闲置资产激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口。记者从日前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的“古厝生态银行”推介暨2019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延平区将正式实施“古厝生态银行机制”,探索闲置资源多渠道利用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人才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培育更多新农人和农创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2018年,延平区以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银行”机制建设。立足生态、区位、人文及资源禀赋等优势,创新“古厝生态银行”,整合、盘活零散的古村、古厝资源,打造以“艺术唤醒乡村”为主题的2018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以艺术介入乡村、以艺术开展乡建。通过首届艺术季的生动实践,延平区“古厝生态银行”机制得到实践的检验——是保护开发蕴含传统文化基因的静态古厝资源的有效路径。
延平区巨口乡是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现存有人文历史遗址20多处,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完整保存着土厝600多座。作为“古厝生态银行机制”先行试点,巨口乡以古民居为着力点,找准艺术旅游这个细分产业门类,举办一系列艺术活动,在巨口乡先行先试探索“古厝生态银行”建设模式,初步形成乡村版的“798”。
在过去一年实践的基础上,延平区进一步丰富“古厝生态银行”内涵、拓展“古厝生态银行”外延,通过搭建集古厝收储、信息发布、流转经营、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出台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闲置资产开发利用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顺应发展新形势,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障碍,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实现闲置古厝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蝶变”,探索一个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集体资产增值的“延平机制”。
为推进“古厝生态银行” 机制在延平推广实施,延平区率先在巨口乡设立“古厝生态银行交易中心”这一公益性质的闲置农房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形式合作”的模式,组织供求双方进行信息发布、流转交易、合同签署、交易鉴证,确保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同时,该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成交、展示、招商等功能,不仅实现闲置资产供需方有效对接,还成为延平对外招商推介的窗口。
据悉,得益于“古厝生态银行”机制探索,逐渐被抛弃、遗忘、以至于衰败、废弃的广阔乡村重新复活和繁荣。如今,许多闲置的农舍、礼堂、校舍和仓库,被赋予新的功能,体现新的价值。
目前,巨口已修缮古厝、土厝100多座,吸引社会投资1400多万,23户农户把古厝改造民宿。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吸引了10多家国内文化旅游企业前来洽谈养生项目、民宿改造旅游项目、农业旅游项目等。共有20多批次1300多名艺术院校师生前来写生、实践、教学。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下一阶段,延平区将深入完善机制体制,推进闲置农房全域盘活,鼓励和引导集体和个人的闲置农房,用于发展农家乐、创客空间、农事体验、休闲养老、度假乡居等乡村经济新业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回流。
(责编:林东晓、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