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引领企业"突围"智能电梯攻克"高原病"
时间:2019-11-05 09:11: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为实现市场突围,威斯特加速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
智能电梯攻克“高原病”
很少有人知道,在高海拔地区,电梯竟然跟人一样,也会有“高原反应”。
“有客户反映:在高原地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总会高一些。最初,我们也没弄懂原因,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电梯也有‘高原病’。”11月1日,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斯特)研发总监王小勇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电梯在高原运行时,因为温度、气压环境发生变化,“发热”现象突出。一旦出现超负荷工作,就容易导致核心部件烧损。要解决电梯高原运行发热的问题,就得给电梯运行“降温”,我们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设定温度的临界值,一旦传感器采集到温度超过临界值,电梯就自动“降温”。
“高原电梯”的研发,由威斯特和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作完成。经过无数次实验,目前研究工作已近尾声。王小勇展示了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对电梯在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分析报告:电梯控制柜、门机总成、驱动主机皆已满足对海拔4000米高原环境的特殊要求。
“这只是我们产品智能化应用的一个案例。”威斯特销售总监谢宗霖说,在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的一些高原城市,“高原电梯”的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引领企业“突围”
“我们之所以花大力气做‘智慧电梯’,也是迫不得已。”威斯特董事长吴优良分析了电梯行业的“残酷”现实:中国现有600多家电梯生产企业,而排名前十位的外资品牌占了约70%市场份额,留给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2016年之后,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电梯企业往往连入围竞标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看着每年十多家电梯企业被淘汰出局,逼迫我们必须抓住智能化机遇实施突围。”
“高原电梯”是威斯特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个案例。目前,威斯特研发的“智慧电梯”可与小区数据库相连,通过人脸识别实现自动呼梯;监控器能主动发现乘客不安全乘梯行为,语音劝阻并自动截取视频上传……随着“智慧电梯”投放市场,将大大提升威斯特的竞争力。
随着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及智能产品的推出,威斯特的产值、效益得以明显提升。2018年,威斯特实现产值3.5亿元,今年1至9月已实现产值3.1亿元。吴优良表示:“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同比增长20%,5年后,企业年产值有望实现翻番。”
凭智能管理平台拿到维保大订单
在生产现场,车间生产部部长王非介绍,去年公司自主设计的门板生产线,将上料、折弯、碰焊、冲孔、焊接、下料融为一个自动化整体。按传统生产,6个工人单班8小时的产能为100套门板。实施智能提升后,2个工人单班8小时能生产240套门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焊接质量更好。
目前重庆的电梯保有量为16万多台,电梯维保市场潜力巨大。但如何才能抢占市场,如何能将电梯维护好,则要借助智能管理平台。
“电梯维保需要精细化管理,但过去实施难度大。现在我们对每台电梯都安装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维保过程实现了智能管理,一旦发生故障,电梯的运行时间、开门次数,钢丝绳弯折次数,甚至可能出现的故障预判,都能第一时间推送给维保人员。”威斯特维保经理杨伟说,凭借这一领先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公司在重庆已承接到5000台电梯的维保订单,未来五年的目标是达到2万台。
中小企业智能化要善于借力
智能化是企业实施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吴优良总结威斯特的经验时表示:一是坚定走产学研的高效联合开发。目前,威斯特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电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还与重庆大学等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成立了产学研研发机构,对电梯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推进。目前掌握的151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完成。在市场中发现问题,再联合科研机构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根据实际需求,才能迅速实现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
“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还没有能力全部进行自主研发,因此在智能化投入方面尤其重要。”吴优良介绍,“高原电梯”的研发投入不到100万元,在研发过程中大量依靠了科研单位的大型设备和实验手段。
同时,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为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运用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比如威斯特的“智慧电梯”,就是将人脸识别、物联网、大数据进行了综合应用,是在集成基础上进行商用创新,而不是完全高投入的自主研发。
吴优良介绍,威斯特已经从电梯领域延伸到自动停车库领域,并将深入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 本报记者 仇峥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