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现役口径最大榴弹炮已达80岁高龄上千人组装数天才能用
时间:2019-11-04 17:15: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陆军使用的还是法国在一战时设计出的M1918型240毫米榴弹炮,到了二战爆发,M1918的射程和威力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求,因此,美国于1940年10月开始了M1型240毫米榴弹炮的研发工程,M1榴弹炮全重将近30吨,单单是炮管的重量就达到7.5吨,可以将160公斤的炮弹打出23公里的距离,杀伤半径为150米,是如今通用的155毫米榴弹炮的两到三倍,而且非常适合摧毁桥梁、碉堡等混凝土建筑,不过,M1榴弹炮的射速却很不理想,最快也要2分钟一发,平均是4分钟一发,因为M1榴弹炮的体型和炮弹重量太大,装填、发射、撤收至少需要18名训练有素的官兵协同完成,而且会累的筋疲力尽,速度当然快不了。M1榴弹炮于1943年开始大批量装备于部队,在二战中尤其是马尼拉战役中发挥了理想作用。
二战结束后,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也就逐渐放弃了远程火炮,其中也包括M1榴弹炮,至今,这些年龄达到80岁的M1榴弹炮还在服役序列中,是全世界范围内现役最大口径的火炮。
240毫米口径在二战中可不能算是名列前茅,大于240毫米口径的火炮有很多,德国的古斯塔夫列车巨炮口径更是达到了800毫米,毁灭能力可想而知,古斯塔夫是一个庞然大物,全重将近1400吨,比4层楼还高,炮管长度相当于10层楼,在苏德战场上,古斯塔夫巨炮在一个月内发射了48发炮弹,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变成了废墟,要知道,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同时付出了74000人的代价才将这座要塞拿下,不过这却是古斯塔夫巨炮的唯一一次参战,因为它实在是太笨重了,拆解运输至少需要25节车厢,而且达到阵地需要上千人用数天的时间才能组装完成。
古斯塔夫巨炮的800毫米口径在二战中也只能排第二。为了对付德军的齐格菲防线,美国于1944年3月开始研发小戴维榴弹炮,小戴维迫击炮的口径达到了914毫米,炮筒重量就超过60吨,炮座重70吨,只有使用M15重型拖车才能将其在公路上拖动,小戴维迫击炮可以将1.7吨重的炮弹打出10公里的距离,但小戴维刚被生产出来时,巴顿将军的坦克部队就突破了奇格菲防线,在欧洲没有用武之地的小戴维就被运往了太平洋战场,刚到不久,两颗原子弹就结束了战争,因此,小戴维迫击炮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实战,战后,美国将小戴维放进了马里兰州军械博物馆供众人参观。
然而,914毫米口径的小戴维却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上世纪15世纪,全球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而且火药已经成为了人类战争依赖的手段,火炮受制于当时的舰上环境,所以并不能建造的太大,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主要是以陆地扩张为主,所以建造了很多大口径火炮,其中更是有一款口径达到1066毫米的臼炮,这一纪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当时并没有机器运输能力,所以这款体型、重量巨大的臼炮并没有前往前线参加战斗,而是被摆放在了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城市里,作为防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