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慢不下来的《亲爱的客栈》让人陌生?其实它只是在照进现实

时间:2019-11-02 09:25: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慢不下来的《亲爱的客栈》让人陌生?其实它只是在照进现实

纳兰惊梦/文

改版,对于“综N代”来说并不个新鲜话题。观众的审美疲劳,市场热点切换,都迫使综艺节目时播时新来迎合善变的观众。有像“梦之声”只维持一块牌子,节目形态几经变化的;有像“蒙面”系列进行节目逻辑升级,改良适合国内市场习惯的等等,不一而足。

上周开始播出的《亲爱的客栈》,也是来了一场颠覆性的节目创新,简单来说,便是作为“慢综艺”代表的《客栈》,一下子节目快到让艺人嘉宾和观众都有点不适应。

说《亲爱的客栈》是“慢综艺”代表是有由头的,第一季节目定位“大型经营体验类观众真人秀”,节目口号正是“慢下来,去生活”,让几位艺人在远离喧嚣的慢生活中寻找生活初心;第二季在“寻找生活”初心未变之余,还承担起了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责任。

但到了第三季,《亲爱的客栈》突然画风大变,变成了侧重于职场竞争的经营节目:原本的“明星员工”变成了“候选合伙人”,原本照顾周全的刘涛在王珂缺席的情况下,变成了雷厉风行不近人情的老板娘。

最为错愕的,当然是林如心、张翰、马天宇等几位原以为到客栈“慢下来,去生活”的艺人们。林心如内心的OS大概似乎:“老娘在家带娃已经是累的够呛,好不容易借口工作的机会来放松下,结果你跟我说是来职场竞争的?”马天宇、张翰在后采时也反复强调自己的佛性心态——“不想去争,也不想落最后”。

大概除了充满胜负心的三石弟弟吴磊以外,大家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微表情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拒。

这种不适应同样出现在观众身上,在节目似乎慢不下来的节奏面前,陌生感成为了许多观众在看过新一季《亲爱的客栈》之后的观感——原本节目自成特色的“慢”似乎变得无影无踪,高压的节奏俨然让人又回到了那个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中。

然而,这样的变化虽然让观众陌生,让艺人措手不及,却是解决前两季节目暴露问题的最佳途径。

虽然名为“经营体验类”节目,但前两季节目最直白的问题便是不见经营,只见体验:第一季完全是节目组给了王珂刘涛一个“拎包入住”的客栈,给“经营”发挥的空间极小,如果回想起来当时纪凌尘和阚清子,以及关于陈翔情感的话题比例都比客栈经营多;第二季虽然在“经营”的比例略有提升,加入了包括客栈前期的规划、搭建,人工的招募等等环节,让王珂有了许多发挥的空间。但到了后期,整个节目又重新变成了艺人度假聚会,一波波的明星艺人来了又去。说是“临时员工”,更像是来捧场的,“经营”的痕迹再度淡化。

所以在第三季的第一期开始,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节目组在强化“经营”的概念:刘涛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板娘,六位候选合伙人就是要依照严格的酒店经营标准来完成服务,客栈就是有盈利的目标任务。当“只有一个人能成为合伙人”的矛盾以及“盈利20万”的目标出现时,《亲爱的客栈》便具备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题线。

矛盾冲突永远是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也是本季《亲爱的客栈》明显强化的一个侧重点。个人猜想节目组做出如此改变的动机,是更想将“经营体验类”节目照进现实:客人不会简单因为老板是刘涛而接受房费的溢价,也不会简单因为服务员是林心如、马天宇这样的帅哥靓女而接受服务品质的降低,更不会因为餐食是艺人做的而受众若惊——归根结底,《亲爱的客栈》不是一档宠粉节目,客人来到客栈仅是因为来享受景色和服务,而不是简单享受明星的服务。

“照进现实”的要求必然拉高了对于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标准,在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之下,六位候选合伙人显然是慢不下来了。也只有他们的慢不下来,才会有客人的“慢下来,去生活”。从这个角度而言,《亲爱的客栈》也并没有失去节目的初心。

只是对于原本抱着“不要太累”心态而来的艺人,以及不少《亲爱的客栈》的忠实观众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陌生感还需要点时间来消化。

上一篇: 为啥每回洗完脸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帅啊腹肌

下一篇: 不要走开点到最后有惊喜腹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