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模式不重要能否提供价值才是根本
时间:2019-11-01 08:01: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见习记者 陈霞昌
2015年,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众创空间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着联合办公、共享办公旗号的企业数量从50家发展到了2300家。但此类办公模式的鼻祖Wework如今在自己美国大本营并不好过。这家201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和网约车公司优步(Uber)、民宿共享公司爱彼迎(Airbnb)等齐名的共享经济独角兽,估值一度达到450亿美元。在披露上市招股说明书后,却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上市进程也不得不中止。
对Wework的质疑是其徒有“共享经济”外表,实质只是二房东的运营模式。由于国内有着大批模仿者,在中国也引起了各方的热议。但仔细分析这些质疑,大部分集中在Wework的高估值、烧钱速度快、不盈利等等,很少人会质疑这个模式到底有没有价值。
但Wework的各种坏毛病,并非它一家独有。自从“万物皆可共享”被投资人认可后,所有共享经济的初创企业都受到了资金的极大追捧,估值短期被推高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背后最大的推手,手握重金的软银集团孙正义“功不可没”。在软银的资本加持下,Wework和Uber的估值一度高达450亿美元和740亿美元。
对于这个模式的本身,笔者曾经和很多在众创空间办公的创业企业员工聊过,他们觉得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问题,除了便宜、不需要和水电物业打交道这些看得见的好处,更重要是可以提供一个上班的氛围,不用挤在出租屋里或者小办公室里压抑地干活,同时还有各种免费的讲座,和其他公司的人社交的机会。这些可以极大缓解创业带来的焦虑情绪。很多初创企业在渡过早期艰难的处境开始扩张后,仍然继续选择共享办公。
既然这是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模式,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运营取得收益的问题。前两年,因为投资机构资金充裕,再加上共享经济的光环,众创空间的运营者融资极为便利,更注重的是扩张速度,而不是用户服务和盈利模式。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不盈利和低现金流的模式不再行得通,有的企业被淘汰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幸存者和新进者来说,反而是个好机会。他们开始把更多心思放到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上。
对运营者来说,做有特色的空间也是个走出困境的好办法。比如放弃形形色色的各类创业者,只专注在某个垂直领域做深做细,把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都整合在某个空间,既能提高合作的效率,也能更好地提供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形成了产业聚集,在业内有了名气,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入驻。如此良性循环,最终会让空间获得品牌和经济的收益。
如果熟悉外资互联网企业在中国的“苦难历程”,你会发现,不管这个公司在海外多么光鲜,最终的结果都是被本土互联网企业打败。这里面有各种原因,但本土企业超强的学习能力,对国内用户行为习惯的深刻理解,以及快速的问题解决能力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样,在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共享办公领域,即使Wework仍然在高歌猛进,本土的运营企业还有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Wework等超高估值商业模式的破灭,可能更多给他们提个醒。头部机构手握重金,可以不惜代价去追捧某种新的模式,即使在赢者通吃的互联网,也并非都行得通。Uber、小米等明星公司上市后糟糕的股价表现就证明了这点。对于中小投资机构而言,跟风投资最终受伤的是自己的品牌和钱袋子。那些有着良好现金流、清晰盈利模式的企业可能是个更好的投资标的,即使他们的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快。
毕竟熬过经济寒冬,才有机会下一轮融资,才有机会冲击上市,才有机会套现回报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