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树
时间:2019-11-20 10:21: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有村必有树,树是故乡的一部分,它点缀了故乡的四时风景,增添了生活的韵味。正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环抱着村子的周围,与青山互为映衬,增添了乡村的四时之美。
故乡的树不只生长于村子外围,还生长于田间小路两旁,如城市的行道树,高大、笔直、葱绿、茂盛。这些绿色的屏障把田地分割成整齐的方块,又把这些方块边缘镶成绿色,像美丽的棋盘一般。还有的树生长于山间,莽莽苍苍,翠绿一片,是村庄极美的背景。至于那些生长于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不仅把房屋淹没在浓荫翠绿之中,还吞吐袅袅炊烟,蕴含百鸟争鸣,与村庄、村民、鸟类和谐统一,搭建起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
故乡的树既是乡村的容颜,又是乡亲的精神内核。山上植松柏,松柏万古长青,保佑子孙身体健康代代繁衍;田间种白杨,白杨高大茂盛,为庄稼遮挡风沙、冰雹,盼望年年好收成;庭院内种桃树,据说能驱凶避邪,保佑一家平安;庭院外种洋槐树,每到槐花夜放时,满院清香扑鼻,一家人围在圆桌边喝茶边聊天,享受着生活的和谐幸福;门前栽柳,清明折几枝柳条插在门前,这是延续一种古老的习俗,乡亲恪守古风古训,纯朴安然。到了麦收季节,中午天气炎热,柳荫遮蔽火辣辣的太阳,二三乡民相聚树下,享受着从山间、田野、小河刮来的凉风,眼前是黄灿灿即将丰收的麦子,耳边传来布谷鸟清亮悦耳的叫声,庄稼人满心的安然。
我家后面有一棵几个人都搂抱不过来的大黄芽树,相传是太爷栽下的。盛夏时浓荫覆地,遮蔽了七八分地的面积,劳碌了一天的乡民聚在这里休憩。曾任乡村塾师的二爷爷摆开“杏坛”,引经据典地讲国学,绘声绘色地讲三国、水浒。穿山的夜风掠过树梢,给乡民带来阵阵清凉,在听讲的满足中酣然入睡。只要一提起大黄芽树,附近村庄的村民无人不知,树成为乡民的精神皈依。
树还是乡亲的衣食父母。松柳槐榆、桑杨枣桐,每种下一棵树,便种下一点生活的希望。庄稼人土里刨食,想换一点钱谈何容易——杨树长得快,也好卖,每年外地人来收购,不用费力就能换来钱;柳树生性绵软,但不怕刀斫斧砍,是做案板、切菜板的上等木材;洋槐开时满院清香,可以蒸着吃、煎成饼子吃,又当饭又当菜,吃后满嘴留香;松树长得慢,但木质坚硬适合做硬料,种子还可以入药。乡亲把散落一地的松球捡回家,晾晒干,除去松壳留下种子,单等收山货的人来收。卖一茬松子几乎等于种一季庄稼,能给家里办一件大事,余下的松壳还可以做引火柴。早晨的乡村袅袅炊烟升起,空气里氤氲着松脂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故乡的树与乡亲的生活紧紧相连,它是故乡内涵中极重要的一部分。爹走了,娘走了,树还在;只要树在,故乡就在,家就在。每当久离家乡回来时,还没进村,远远地就看到了故乡的树。那枝头的绿波,那婆娑的树影,依旧飘荡在游子心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20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