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85后博士,为重庆人修了一座桥:为平民阶层做事,所学才有价值
时间:2019-11-14 17:51: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每天一条原创视频
85后山东小伙邵长专,
目前在读建筑系博士,
研究竹建筑。
2018年,他用716根毛竹,
在重庆山区建成一座竹桥,
打破两项相关记录:
成农村跨度最长的竹桥,全长21米;
竹桥耐久性的突破,至少维持20年。
获得今年国际建造界的“奥斯卡奖”。
出乎意料的是,
这座桥渐渐被村民供上佛龛成了 “桥庙”,
成了最受欢迎的社区中心。
村民排队上桥上香,
阴历初一十五都热闹非凡。
除了服务农村的竹桥,
他还设计竹结构的抗震房,
及今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竹藤展馆。
目前完成的四座竹桥变成了村民的桥庙和学堂,
让整个村子也备受关注。
他也带起了一批师弟和当地工匠推广竹建筑,
“因为竹结构技术的研发,他们有了一个收入,
这对我个人来讲,成就感是更大的。”
自述 | 邵长专 编辑 | 周树婷
2019年5月,重庆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的一座竹桥,获了“2019年中国年度大奖”——可持续发展成就项目评委会特别奖,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颁发,被称为地产和建造领域的“奥斯卡”。
邵长专(中)和团队
而设计者,是正在读博士的邵长专,和他带领的团队。团队不大,6、7人,都是邵长专的师弟们。
邵长专,85后山东小伙,本科时除了参与城市桥梁工程的设计,还扎根农村,投入乡建,参与了大大小小的乡村便桥设计。去读博后,开始转向以竹子材料为研究重点。
今年11月初,一条来到重庆渝北区兴隆镇,与邵长专汇合。简单的黑衬衣,让他看上去依然像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带着我们去看建成和正在建造中的几座竹桥,途中熟悉地和村里人打招呼,村民们见着他也几乎都是同一句话:“邵老师,又来看桥啦。” 邵长专身上带着几分理工男对于技术特有的执着和热情,还略带腼腆地多番强调:“我们多讲讲竹子,不要谈我。”
“一心桥”系列,目前已经完成四座,还有三座在建。而根据他之前做的调研,在水系发达的中国南方山区,这种对于小便桥的需求可能在10万座左右!
邵长专介绍说: “这样的偏远山区,小便桥它的受益人群可能就三五户,也许过个几年他们也都搬走了,那我们是不是非要花大力气修那种50、100年的混凝土或钢桥呢?竹子这种材料,在这儿也许是最合适的。”
以下是邵长专的自述。
一座农民自制的桥引发的思考
我以前是学土木工程的,那时在学校做志愿者,专门去西南山区有需求的地方修小便桥,就过河的石拱桥、小吊桥之类的。
村民自制的竹桥
2010年,在云南红河州的埃洞村,有个村的石拱桥塌了,村民想请我们去看看能不能做一个桥,我们就去了,结果发现那村民在我们给他修桥之前,他自已先搞了一座临时的桥。我当时就被这座桥震惊了。
这座桥其实修得特别好,用十几根竹子,就实现了20多米的跨度。旁边正好有一棵树,他就用几根竹竿和铁丝完成了一个斜拉桥一样的结构,还用竹筐和石头做了一个“锚碇”,这样人从上边走,就不会晃,达到了过河的基本需求。
细看这座桥,其实凝聚了我们桥梁工程上最高超的技术,确实是老百姓的传统智慧。而最让我感兴趣是——它是用竹子做的。
不过村民自建的这座桥,毕竟是凭经验,不是特别安全,大概半年后就会垮了。如果我用现代的技术,把桥改良,是不是可以更安全、走上去不晃、也用的更久一些呢?我想用竹子做结构,也许有更多的可能。
我就开始研究竹子。2015年去读建筑学的博士,就以此作为主要课题。
农村最强竹桥:“一心桥”系列
第一座桥,我选择回到我重庆母校附近的山村,重庆兴隆镇渝北区的杜家村。2016年开始筹备。
重庆这边盛产竹子,有个著名的永川茶山竹海,就是之前《十面埋伏》电影里演员们飞来飞去的那片竹林。我们就选了当地常见的一种毛竹。
发水后的桥点
那个桥点,是我之前出差时有一个大巴司机跟我聊天,说那个地方之前发水时冲走了一个人,我们就选了这个地点。
真正修建其实就两三个月,但前面研究时间长,有七八个月。
压力测试
竹子大家印象中是编篓篓筺筺的,真正用来修桥,首先得看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能。
结构方面,就希望它安全一点。大家可能担心竹子比较软,强度会不会跟不上。我就做实验,比如用机器测压力。我们做了无数次测试,同样一个短柱,直径十公分的高度,多大的压力让它爆开了呢?15吨。
这是什么概念?一辆解放小卡车装满土的重量差不多55吨,所以基本上就四个竹的小短柱就能撑起这辆车了。
然后开始设计,主体为拱形,桥面宽2.9米;再上个屋顶,以防护竹桥日晒雨淋。
毕竟第一次做竹桥,也有点没把握,我们反复地实验、对比,把所有结构一块块做好,最后一整车拉到村里现场,像玩具一样把它拼起来,搞成一个骨架,再把屋顶吊上去放那儿,完成!
从远处看,整座桥在自然之中,若隐若现,挺有意境。
周边的村民都特别新奇,其实从我们建造时,就天天有人来围观,后来我们也搞了个剪彩,不同于一般的礼仪小姐,我们就是团队里的学弟为主。
之后的事情我也是没想到。可能因为它是一个廊桥结构,某天引起了村里一个”半仙儿“的注意,他就想让我们帮忙造个佛龛,把神仙们都请上去,然后供上如来、观音、各路神仙。我其实有点担心,心想他们烧香会不会把我的桥给烧了,后来我老师建议烧纸环节放在桥头,我勉强答应下来。
后来村里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认捐时还把我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个。之后村民们慢慢把这当做一个“庙”,桥头供了佛龛,阴历的初一十五都会有人过来上香。自此,竹桥隔几年要保养刷漆的钱也解决了。附近几十里范围的村民排队上桥上香,未来10年的油漆钱都有了。
这个桥现在也变成了一个社区中心,夏天时大家来上面躺着乘凉,在河岸烧烤。看到桥变得如此受欢迎,终于让我内心的忐忑一扫而光。
有了第一座的成功,我们就开始琢磨第二座了。
竹桥设计图
第二座也不远,就在同一个镇上,这次跨度达到20多米,难度也更大。这一次我们的研究更为系统。
一方面,如何让竹材有更强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怎样让竹结构连接更稳固、操作更便捷?
改进后的金属连接件
稳固性方面,我们放弃了传统的用竹签或捆绑的连接方法,而是用一些现代金属件来连接,操作工具也更现代化了,不用太费人力。
高温蒸煮、浸泡、高温碳化杀死虫卵,脱去糖分和有机质
耐久性方面,竹子的化学成分比木材基本上只多了一种——就是糖分。把糖分处理掉以后,它的耐久性其实跟木材差不多。
竹子如果是秋天和冬天砍,糖分少一点。再比如虫卵、霉、开裂等问题,我们就尝试用高压浸泡、高温碳化等方式,把虫卵、霉菌也都处理了。这样处理后的竹子寿命,可以达到三十年以上。
第二座2017年9月开始,2018年3月建成,获了英国皇家建造师学会(RICS)的一个奖。
这是目前农村跨度最长的一个竹桥了,21米,由716根毛竹做成。
也是受第一座的启发,这一次我们刻意去做了社区相关的东西,推广竹文化。类似一个竹子学校,上面可以接PPT、投影仪,时不时在桥上做竹子的培训课程,让村民和竹匠人,都能来学习修建过程和我们研发的工具。
竹子,最代表中国人文精神的材料
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种数、面积对比图
在中国,竹子产量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多多少少都跟竹有关系。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舒适的竹枕,制造乐器。在大城市里,一些房子修缮时也依然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
安澜桥的历史照片
后来我查历史文献,其实我们几千年来零零散散地也有一些竹子的建筑或者工程的案例,比如西南地区的傣族竹楼、一些山区修的索桥。
比如我国的五大古桥之一“安澜桥”,在四川都江堰。它以前那个索都是用竹篾编的,每几年就换一次,也用了很久,直到70年代前后,这座桥被改成了钢桥。
在我之前,也有很多国内工程界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钢材比较匮乏,那时的一些学校、厂房的顶都是用竹子造的。
二排正中央就是陈肇元老师
当时研究竹子的前辈们,现在都是土木工程界的泰斗级人物。其中的一位竹结构专家,也是我的老师,陈肇元院士。后来他听说我在小五村修了一座竹桥,打电话找到我,给我提了许多建议和改进方向,在八十多岁高龄时,收下我做联合培养博士。他们那一代人对学术的专注和热爱,确实激励着我。
竹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柔韧性强,无论何种严酷气候,它都不会折断;它长得也很快,基本三五年就差不多成形了,而最快的杨树也要十年才能长成。
同样是建筑材料,混凝土、钢、木材和竹子,竹子就是让人觉得不同寻常。可以说竹子是所有材料中唯一一种自带文化符号的材料,随着历史沉淀,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种的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
相比现在木材的过度砍伐,竹子的利用率实在是太低了,反而被浪费了。
我们做竹桥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技术形成系统,再去告诉别人,让别人也掌握这些技术,如果他有需要,他将来也可以做竹建筑。同时,也推广了竹文化。
农村竹桥之外,竹建筑走入日常生活
今年10月刚闭幕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竹藤组织就希望建一个馆,之前他们的方案是钢结构的,我们就建议改成竹结构。国际竹组织,为什么不用竹子?
我们就跟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土木系,还有一位意大利的设计师一起做了一个现代的竹结构馆。这个馆有九个比较大的拱,跨度达到了35米。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竹结构馆。
我们把之前的经验拿过来,只要带着工人把第一个拱做好了之后,他们就可以把其他九个拱都做了,这样相对简单地去复制,整个房子就差不多了。技术层面上,未来也很容易推广。
东南亚建筑大师武重义做的竹建筑,都特别地精美,像艺术品一样的,但我是希望竹建筑能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通人能够日常使用且负担得起。就像做衣服一样,希望我做的衣服每个人都能穿。
比如大家都会看的展馆、博物馆等文化建筑,我觉得竹子就非常合适做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顶、或结构。
包括城市里的一些人行天桥、公交车站等,顶棚都是可以用竹子来做的。而且我们设计的主承重杆件可更换,到了使用年限以后,二次更换即可。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满足一些城市里50年或100年的设计寿命需求。
我一直认为技术它是中性的,竹子有很多优点,缺点也不少,也不可能大面积替代钢筋混凝土。但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它的位置,最终目的就是为使用者服务。
像川南地区的宜宾,今年6月17号发生了地震。有户人家一个老太太和她儿子,老太太地震的时候被砸进去了,后来抢救回来。我们就想能不能给她做点什么,帮她把那房子给修了,正好也把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用上。
宜宾地震后坍塌的房屋
我们就想用竹子在地震地区尝试小跨度的民居,90-100㎡这种。
这方面竹子就能发挥它最大的优势了。它柔里带刚,刚里带柔,抗震性能好,地震来了,怎么甩,房子也不会塌。
目前我们要解决怎么样能够让房子更完善,比如隔热、保温、通风,包括电线安全等问题,都要系统考虑。目前还在前期研究和方案阶段,今年底应该差不多建成。
此外,竹子也特别适合做临时避难馆。告诉村民如何简单地做出一个一个的拱,立起来,再盖上个雨蓬,就是一个临时避难馆。特别是在地震后,外面的大型机械、建筑材料没进来之前,可以自救。
不只是扶贫,而是真正激活乡村
我本科是学土木的,后来学建筑。土木和建筑的关系,就像一个T字形。建筑就是那一横,考虑面更广;而土木就是那一竖,扎得更深一些。
以前我觉得桥就是一个通行的工具,但后来发现它其实远不止如此。
比如我们修的第一座桥就变成一个桥庙,变成了一个社区凝聚的空间。第二座桥就变成了一个竹子学堂,开始推广竹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这个村子,甚至一些旅游投资方关注到这里,计划将来做一个旅游基地、研学基地。
我理解的文化的根基,应该是在农村的。在现在整个国家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怎么样去激活、振兴农村,修竹桥的经历也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因为修了桥之后,一些以前的学弟也愿意去做竹建筑的工作了,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个六七人的小团队。包括有些工匠,以前一天只能挣一百五,他现在出去一天没三百他不干。
我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做了一点工作,而我周围的人,因为这个技术的研发,他们也有了一份收入。这给我个人的成就感,远大于其中一座两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