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英国友人曾冒生命危险帮八路军偷运物资,他是真正贵族
时间:2019-11-13 15:32: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军武次位面】:黑潮君
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白求恩的挚友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当中,弱小的中国曾受到过许多心怀国际主义理想的外国友人的帮助,他们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些国际友人当中,我们最熟悉的一位莫过于白求恩医生了。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
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
1939年10月,白求恩医生在为八路军伤员手术时,手指不幸被碎骨刺破,几日后伤口感染,这最终导致了白求恩医生不幸病逝。
在白求恩医生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元做寄费。”
▲手术中的白求恩医生
名门贵族
送给白求恩18美元的那位“林赛先生”,叫做“迈克尔·弗朗西斯·莫里斯·林赛”(Michael Francis Morris Lindsay),他的中文名字叫做“林迈可”。
林迈可不但是个英国人,而且还是一位英国贵族(2nd Baron Lindsay of Birker),出身贵族的林迈可毕业于一所世界顶尖的学府,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是牛津大学
最著名、最古老的学院之一,它培养出过
包括首相在内的多位英国政届的重要人物
结缘中国
林迈可毕业之后接到了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邀请,司徒雷登聘请他到中国出任燕大的经济学导师。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6.24-1962.9.19
林迈可选择了先到美国,再从加拿大温哥华上船前往中国的路线,也正是在这段海上旅途中,他结识了白求恩医生。
当林迈可抵达北平(今天的北京)时,北平已经被日本侵略军所占领,日军刺刀统治下的北平,一切战略物资都受到了严格管控,即便是稍有些优待的“外国人”,只要行事太出格也一样会有生命危险。
▲图为日军宪兵审问一名中国人
在华期间,林迈可深深见证了
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苦难
1938年8月,林迈可在五台山和白求恩再度相遇,在这次相遇当中,林迈可从白求恩那里了解到与日军作战的八路军正饱受物资短缺之苦。
▲八路军机关干部、战士自己动手缝制棉衣、棉被
这支军队一直饱受物资不足的困扰
图片来自中国军网
高贵的勇气
为了帮助中国军民反抗日军,林迈可采取了实际行动,他勇敢的利用自己不受日军搜查的特殊身份,在北京等地采购药品、通讯器材等八路军急需的“违禁物品”,并将这些珍贵的物资亲自送到北平西郊的地下党联络站去。
▲抗战时搜查中国人的日本宪兵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
就已经被日本视为“准敌国”了
很多日本人用“鬼畜米英”来称呼美英人士
林迈可秘密为八路军输送紧俏物资的行动,一直持续到了1941年12月8日。8日上午,正在用短波收音机收听广播的林迈可,突然听到了“日本人在前一天偷袭了珍珠港,对英美宣战”的消息。
▲珍珠港遭遇偷袭之后的第二天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对日本宣战
自此,战争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反法西斯阵营一方
在听到日本与自己的祖国已经开战的消息之后,林迈可急忙收拾东西,带着同校的班威廉(William Band)教授一起,驾车出逃。他们刚刚驾车跑出燕大校门口十几分钟,日本人就冲进了校园。
▲班威廉(William Band,1906-1993)
他在1932-1941年间担任燕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一职
他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人才
林迈可一行人找到之前运送物资的联络人,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几经波折最终安全到达了八路军控制区,逃脱了落入日军魔爪的命运。
▲太平洋战争初期,许多美英士兵向日军投降
但投降没多久,这些美英士兵就后悔了
日军完全无视基本的国际公约随意虐待杀戮他们
左图为表现巴丹死亡行军的画作
右图为真实的被捆绑的美英俘虏照片
为反法西斯事业而奋斗
林迈可虽然在大学里教授的是经济学知识,但他同时也是个无线电爱好者,在八路军根据地,林迈可利用自己自学的无线电知识,努力维修电台帮助八路军的通讯部队解决技术问题,随林迈可一同来到根据地的班威廉教授也利用自己在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林迈可一道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奉献自己的力量。
▲身着八路军军服的林迈可
1942年,他们受到聂荣臻的邀请,前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担任无线电高级班的导师,这个班的学生一共有26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从军分区各处专门抽调来的。
▲用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艺术形象
来说明一下参加这个高级班的人员类型
图片来自电视剧《亮剑》
因为两位教授采用的是和在大学时一样的全英语授课方式,所以接受培训的学员们,按照英文水平,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英语基础较好,乙组较差,教授们先教甲组,然后甲组再给乙组上课。
▲没有了锦衣玉食,没有了西装豪宅
贵族出身的林迈可和普通八路军战士一样
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根据地的教学条件很简陋,两位教授和学生们平时只能在废弃的羊圈里上课,遇到日军空袭还要带上小黑板快速跑到小树林里去躲避,为了保卫两位教授的人身安全,八路军专门派了一个班的警卫战士来保护他们。
▲八路军战士在用土法制作手榴弹
在没有现代工业体系的根据地
每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都是非常宝贵的
除了平日里学习理论课程以外,无线电高级班的师生们还要经常去各部队维修电台等通讯设备,这既是实践教学也是为八路军部队解决实际困难。
▲日军携军犬在碉堡上警戒
来往八路军各部队的行程十分危险,因为他们需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在日本侵略者碉堡炮楼的眼皮下来回。在一次同日军部队的遭遇战中,警卫班的战士为了掩护师生撤离,全部壮烈牺牲。
1944年春,培训班的学生们终于完成了学习,全部结业,完成教学工作的林迈可动身前往“红色中心”延安。在他离开后,他的学生们继续教学,培养更多的无线电人才。1947年培训班扩大为学校,这个学校(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是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的一部分。
▲种子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在延安,林迈可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聘请,担任“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讯顾问”在他的建议、设计下,延安成功组建起一台1000瓦的发射机,使得新华社的广播电台信号甚至可以传播到遥远的美国西海岸(和现在不同,当时的电磁环境还十分干净,较小的功率就可以实现较远的距离)。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降书
1945年11月,林迈可携妻儿,经重庆前往印度,再从印度返回自己已经阔别了十几年的故乡英国,他回国后还在大学里担任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林迈可多次前来访问,只不过他的身份有所不同了——他在1952年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
▲林迈可与妻子李效黎
1994年2月13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林迈可在美国去世,享年84岁。
无论世事如何变换,这位来自异国的贵族绅士,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希望有一天,林迈可教授的故事可以被搬上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