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学,11“优模”首次同时“中奖”。
时间:2019-11-13 12:12: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成长的故事是美的,奋斗的声音是甜的!
2015年,海滨小学搬进新校区,实现了教学硬件实力的提升;
2016年以来,海滨小学迎来“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成都市国学经典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有家长说:海滨小学走出了一条“快速崛起之路”,开启了质量升级的教学改革!
Part1
2019年,海滨小学迎来“11朵教学花开”,暖了校园!
1948年,海滨小学落地,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71年后,秉承着“爱于心,慧于行”的办学理念,学校站在新高度。
校园外,天蓝蓝,水清清,花重锦官城,一幅秀丽美景让人留恋,“公园小学”正式上线!
校园内,教学上不断改革,管理上加强规范,成果上不断突破,“新优质”学校让人点赞!
近几年,海滨小学更是在校长杨杰的带头鼓励下,全校老师上下齐心:坚定信心走出一条快速成长之路!
“我们严格要求:每一位老师不仅要把事情做到位,更要做快,做好,做精,不断追求教育质量的优质!”杨校长严要求,强把关,层层考核的管理规范不仅让每一位老师把优质教学铭记于心,更落实在行动上。
严的要求,实的努力,这群海滨人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让教学实力节节高升!
2019年9月,一群拼搏的老师迎来“一场教学花开”,11位老师首次同时“中奖”!对海滨小学来讲,这是一次区级以上的教学实力认可,也是一次师资力量的集中展示。
Part2
听!“11位优秀模范”奋斗的声音!
成华区德育学科带头人:
海滨小学副校长、音乐教师 李玉英
“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要拼,就要拼出个彩!”30年教育经历,这位教育圈的“老人”,甜美的外表下,思想时尚,永葆着教育青春!
工作30年,从一线老师,到知名小学副校长,同事评价李玉英最多是:知心,细腻,刚强。
30年来,教学和德育两手抓,李玉英在这条双轨并行的教师成长之路上,前进得出彩,奋斗得动人!
1990年参加教师工作,2004年被评为“首届音乐学科带头人”,2008年正式走进成华区,披荆斩棘,实力再上升。
2016年,她走进海滨小学,既担任音乐教师,又负责德育管理,但是多年身兼两职的李玉英对这样的工作安排有着丰富的经验!
延续以往,她在抓好音乐教学业务的同时依然坚持钻研德育管理的方法;与时俱进,她要让“海滨小学的德育教育更好,更优秀。”
因此,从前期的人员配置,到主题策划、方案制定再到细节补充以及创意性设置等,李玉英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每一个环节也必须出彩!
开学典礼、运动会、毕业典礼、家长会等校园活动,一个个精彩的创意,一场场令人兴奋的表演,这就是李玉英和她的管理团队带给大家的每一次惊喜!
虽从教30年,但是她却有着年轻人的思维,喜欢与时俱进,追逐创意性,喜欢在教学中钻研更高效的管理方式,喜欢不断追求教育热情,喜欢和年轻教师碰撞新火花、研究新思维……作为一名老教育人,李玉英用多种方式激励自己对优质教学的追求。
30年来,她认真教学、刻苦钻研,在一年又一年的“老带新帮扶”工作中,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0年来,她始终保持着满腔教学热情,用一颗真诚的教育心,打动每一位学子心;
30年来,她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这一次身先士卒参与德育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既是为了让自己永葆教育青春,也是为青年教师树立与时俱进、奋斗不息的榜样。
30年匆匆而过,她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热情,点燃着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工作!
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海滨小学德育处主任、语文教师 冯秋华
脚踏实地,终能“仰望星空”!
100%的专注,100分的热情,这是冯秋华工作时的状态,燃情而浓烈!
从事德育工作仅四年时间,从一名“小白”成长为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冯秋华坦言:做德育,要学会带着一颗“心”行动。
用心,细心,耐心,这几乎贯穿冯秋华每一项工作的始终。“多想一点”是冯秋华工作的特殊标志。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做得好,就要把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考虑清楚。“比如学校要举办一场活动,活动的意义、主题、执行者、后勤服务等等,因此,凡事我喜欢把事情想在前面,事前想得复杂一点,执行的时候会更简单。” 在她的细致用心之下,海滨小学的德育工作近年来广受好评,先后在成都市、成华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上作为优秀示范校分享经验。
德育工作重,教学任务也不能落下。课前精心准备,课堂精彩纷呈,课后反思提升,哪怕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她就觉得心底是暖的。
四年下来,冯秋华坦言自己的成长更是飞速:“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发生转变,目标和方向更明确了。很充实,很扎实,心底也感到更幸福。”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教育就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我们都走在追梦的路上。有些路,刚走的时候也许会荆棘密布,但因为心里有爱,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走着走着,花也开了。“感谢与孩子们的相遇,成就了我生命中那么多的美好。感谢与孩子们的相处,让我在孩子们清明、澄澈的心境里,不断修炼自我,获得教育的智慧,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四年“脚踏实地”奋斗,终究她看到了“自己的闪闪星空”……
成都市师德标兵:
海滨小学学生成长部副主任、语文教师 贺珏萍
教师是爱的事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是教师恪守的原则,也是从教13年、海滨小学贺珏萍老师的理解:“职业的使命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挚爱才无愧于教师的称号。”她深深地了解教师是爱的事业,落到实处,就是眼里有人,能用眼和心看到孩子,看到他未来的成长。“教师一定是孩子的亲人之外,最爱孩子,最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人。”
贺老师的班级是“绿芽苑”,每个小朋友都宛若一棵棵稚嫩的小绿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生根、破土、发芽、生长……那是蓬勃生命的乐章。小绿芽们在班级有各自的“头衔”和任务,是贺老师的小帮手,每棵小绿芽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他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即使是个别有点淘气、调皮的小芽,贺老师也能以智慧的爱,给予他成长的关怀,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一隅,获得使命感和荣耀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家长对老师、对教育的尊重程度决定了孩子对老师的信服程度;孩子对老师的信服程度决定了班级管理和学科教育的成功度和效率比。”贺老师深谙这个道理,也一直致力于带好“两个班”,虽身兼学校行政工作,但在繁忙的工作中,却无比重视家校沟通。即使有时候工作繁忙,贺老师也坚持要准备高质量家长会,因为家长们对于家长会是有期待的,她不想让家长会变成“批斗会”、“任务会”,家长会是建立家校同盟的重要媒介——《做孩子高飞的双翼》《如果爱有颜色》《给孩子怎样的岁月静好》《缘来是你们和我们》……从这一个个饱含深意的主题也能窥见贺老师满满的心意,浓浓的情怀。
真爱的付出、智慧的引导、深情的结盟,贺老师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和家长的潜力和积极性,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在教与学里共生共长,在家与校中同心协力,这是撷取幸福的乐园。听!幸福的小绿芽蓬勃生长着,与阳光相约,与幸福相伴。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海滨小学办公室副主任、数学教师 赵娟
她是班上的“二妈”,用小小的肩膀挑起50多个孩子的成长
她每天最挂念的是班上50多个娃娃,即便加入了行政职位,但三尺讲台始终是她最留恋的地方。12年教学生涯,3遍教材,每一轮教学,赵娟都要给自己定下了新的教学目标,她认为:时代在进步,自己的教学更要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她的工作从不推脱敷衍,备课、教研、课题比赛……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极为细致努力。赵娟深知教育容不得老师敷衍。多年来,带着一颗教育初心,带着一份“冲劲”,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一线上,课题上勇于创新,课堂上勇于实践,在教育工作中体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全国赛课获得一等奖,论文获国家一等奖。
不管当班主任,还是数学老师,还是当行政干部,赵娟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要授予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予他们做人的品质。教学不仅是纸上的教育,更要把关各个环节,在细节上给孩子渗透树德立人的概念。她认为:知识可能会被忘记,但思维和行为习惯却会伴随孩子一生。
女孩子头上缺失的花发卡,冬天因为干燥而红扑扑的小脸蛋,春秋换季时穿错季节的鞋子,在爷爷奶奶不曾注意的地方,赵娟慢慢把爱填充进了班里的特殊儿童的心间。她说:“我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有时候看着这些孩子,还是忍不住地很心痛。这样的孩子,唯一能够改变他们的未来的只有读书,像这样的孩子,我们更不愿放弃。”对这样的孩子,赵娟总会忍不住多一份关心,多一点严格。上课时投去关怀,课后的奖励多一点小礼物、小惊喜。
就想单纯地对孩子们好,怀揣在这样的简单想法,她用小小的肩膀挑起了50多个孩子的成长。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海滨小学教师课程部副主任、数学教师 孙玲
“心存大爱,让爱在课堂里生根。”
“静待花开”是海滨小学孙玲老师的教育格言,她相信孩子就和花朵一样,各有各的花期,尤其是晚熟的孩子,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到最好的自己。
有15年教龄的孙老师主要教授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孙老师主要培养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意识。她的课堂严谨认真,授课层次分明,清晰而灵活。教态随和而又有威信,平易近人而又不失教师风范。
去年孙老师临危受命,多接任了1个班的教学工作。两个毕业班的授课,还要兼行政工作,其工作量和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而孙老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两个班的数学成绩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孙老师负责海滨小学的随班就读工作,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建设付出无数心血。在大家的努力下,2018年海滨小学顺利获得了“成都市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称号。
学校的“爱慧港湾”根据学生的类别设置了视力康复、听力康复以及粗大/精细动作训练的个性化课程。同时根据他们的能力,为部分学生增加了上课的节数及生活技能训练的个别化课程,让每一位随班就读儿童在这里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和成长。
随班就读的工作经历让孙老师不仅对每个生命的独特和顽强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扩展了她对爱的定义,“因爱而生,从爱出发。只有心存大爱,我们才能增强对每个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成华区学科带头人:
海滨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室副主任、数学教师 罗伟莉
教育是成人达己,要成就每一个孩子
“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叉叉……”课堂时不时地传来声声童谣,这就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罗伟莉老师的数学课堂。
除了生动有趣,还能活动手指的课中操,罗伟莉的课堂还是一个交会孩子感恩、尊重的德育课堂。每次做完例题,罗伟莉都会鼓励孩子们:“这道题,做错的人请勇敢地举起手。”从举手的孩子中,她会抽一位孩子分享自己的错误思路,然后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分析,一起学习。学业上的教学完成了,德育的教育却刚刚开始。为了不伤孩子自尊,让孩子能体面地坐下去,罗伟莉每次都会让其他孩子感谢这些勇敢站起来,分享自己错误的同学。她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思想上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学习之前更要学会做人。
班上一位叫“朗朗”的小朋友因为有多动症,遇到他的所有老师都是一脸无奈和恼火,罗伟莉却当了他四年的副班主任,无怨无悔:“朗朗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气的小朋友,他一吃药就不吃饭,不吃药又要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对他来说,我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更大的爱和包容。”对罗伟莉来说,朗朗被她放在了心里一个特殊的位置,看到朗朗昨天和今天的呈增长,她就已经非常欣慰了。
她说:“教育是每个孩子“个尽其用”,老师只需浇肥,修枝;教育是成人达己,我们都在一个家庭里,更要成就每一个孩子。”
成华区学科带头人:
海滨小学教师课程主任、数学教师 李翠
“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始终不会离开三尺讲台。”
李翠老师的数学课堂,没有拼命刷题的奋笔疾书,也没有着急忙慌地赶教学进度。四年级接手到年级最差的班,彼时这个班的平均分还差倒数第二的班级十几分。当时数学组给李翠的任务是:追平倒数第二的平均分。又要干行政岗位,时不时地需要出差;又要扛起教学重任,教好这个班的数学。别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李翠不仅做到了,还做地非常成功!
针对薄弱的班级,李翠只有一个心得:不能着急,要慢慢走。走得慢,才能走得扎实。别人教完一学期的新课程,还留有2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而李翠教完新课程,距离期末考试只有一周时间。所以每次上课,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很金贵,为此,李翠借鉴了海滨小学教师帮扶的传统,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教学方法——师傅带徒弟。
班上的孩子两两结对,成绩好的带着成绩稍差的一起学,课堂上一边教学一边补差,梳理出的重点难点,李翠先全班考察,再点播一遍。一轮下来,这批“小老师”就能成竹在胸辅导其他孩子。
从两两结队逐渐扩展到4人小组、6人小组……一层一层,一步一步,这个班的成绩开始一路高歌猛进。一学期后,数学单科成绩反超倒数第二;一年后,达到平均水平;又过了半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单科成绩猛超区内一类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这个班的数学成绩超过了区内示范学校。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李翠最幸福的时候,她说: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始终不会离开教学。
成华区优秀班主任:
海滨小学语文教师 兰典瑶
娓娓道来是她的细细深情,她把内心最温柔的地方留给了自己的学生
“兰老师,书里说‘水杉、银杏是活化石’,活化石到底是什么呢?”课堂上孩子扬起充满疑问的小脸,兰典瑶在心中默念起“1、2、3”。她在等待,等待其他同学举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我知道!”52个同学中,一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觉得,活化石大概可能是这些植物很多年前就存在了,直到现在。”
等待,是她在海滨沉淀十年悟出的最大法宝。她说:“每当孩子们有问题提出来,不能马上回答她,等一等,看52个小脑瓜里,有没有智慧的火花崩出来。”而这一次,兰典瑶也依旧如她所愿,等到了想要的答案。
小学教育难,最难的就在巨大的年龄跨度上。为了教好孩子的语文,她的语文课搬到了课外。先学会头口表达,再谈书面表达。小一进校,每个孩子和她的讲话她都细细引导。从孩子“老师我没有带筷子!”的半截话,到“老师,我没有带筷子,您可以帮我借一双吗?”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为了带好班上的娃娃,兰典瑶的班级,每一年都有个攻坚克难的小目标,一年级管好自己,二年级互相帮助……这样一届一届带上高段的孩子,每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小能手!
教育不仅要扎根,更要开花结果。扎根的前提,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句老老师的嘱托,兰典瑶心中谨记了十年。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被她践行在教学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遇见调皮的孩子,就牵着手慢慢带;遇见有疑虑的家长,就耐下心细细沟通;遇到教学瓶颈,就沉下心静静学习。执教十年,她始终把内心最温柔的位置留给了学生。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海滨小学体育教师 尹静
“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一个不满足现状的老师。”
在一年级学生的眼中,她是位有点“凶”的老师;
但在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眼中,她却是个“阳光乐天派”。
学生们怕她,因为她必须教会孩子们遵守规则;学生们爱她,因为她总是能够带给他们想不到的惊喜。
性格虽大大咧咧,但教学上却很细致。尹静,在海滨小学教书13年,对老师这一职业,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激情。
因为在她看来,当老师就不能安于现状。
虽是体育老师,但尹静老师认为:体育课同样也需要很多巧思。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会遇到尹老师悉心设置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小组合作一起钻研速度、探讨形式、一起碰撞创意点等,比如学校特色的花样跳绳还有哪几种玩法?如何组合会更好?……脑洞大开的问题也让体育课呈现千变万化。
而这一切的巧思背后带来的就是学生们的热爱。一边动脑,一遍动手动脚,在尹静老师的课堂上,你总能看到学生们探讨问题的专注劲和认真劲。
除此外,每节课堂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尹老师关注的教学点。多样组合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乐趣。
因此,总有学生说:“尹静老师的体育课,每一节都是新鲜的。”
之所以每节课都有巧思,与尹静自身的教学态度有关。“当老师必须要时刻吸收新鲜事物,不断总结反思,才能实现不断成长。”
13年来,她跟着师傅学习,外出教研,磨课探讨,每一次和学生的相处……都是她的课堂,她用现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最终磨合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体系。
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一个不满足现状的人”已经成为她心底的口号,不断鞭策着自己前行。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海滨小学数学教师 刘姝
“让数学课堂热烈、激情、活跃起来!”
学生举手冲上讲台,要求回答问题,这不是一年级新生,而是在海滨小学四年级刘姝老师课堂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每个孩子争先抢后地回答问题,神采奕奕的面孔掩不住的激动和兴奋,下课铃响,还留恋不舍,嫌数学课太短……是什么魔法,让冰冷的数字、枯燥的计算在课堂上获得了生机?
数学离不了对错,在刘老师这里,错误不是笑话,而是一种能被利用的素材,帮助课堂更好地生成。刘老师的“化错教育”将错误转化为一种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促进彼此的思维发展。正是“不明白”让课堂上的思维碰撞更强烈、更激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刘老师还自创了每周一次的“数学活动课”,通过剪纸、拼贴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对称、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土豆在水里引起水位的升降,学会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在一次次妙趣横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数学变得无处不在而生动有趣,学生不仅会学以致用,而且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不论是从结果来做验证的实证法,还是从已知探究未知的演绎法,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刘老师的数学班上,没有出现常见的女强男弱,大家高度平等,哪怕是师生之间,学生都能直截了当:“刘老师,你写错了!”、“我不同意你的想法!”紧凑的教学节奏、不断地倾听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异议、互相争辩是刘老师课堂的常态。她甚至通过巧妙地设置“陷阱”问题,带着学生“升级打怪”,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课上课下研究、讨论数学自然是常态。
此外,刘老师还有“超强记忆力”的特异功能。两个班接近100名学生,每次批改作业和试卷后,每个学生的错题,刘老师都记得一清二楚,学生们既羡慕又崇拜。
有这样一位“魔法师”一样的数学老师,数学课能不奇妙吗?每次数学考试,她带的两个班不是考年级第一就是第二——因为孩子们太爱刘老师的数学课了!
成华区教坛新秀:
海滨小学语文教师 祝绮遥
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很幸福
从刚毕业怀着对教师的懵懂憧憬来到海滨小学的祝绮遥至今已有了6年教龄,从最初对孩子天真的想象,到刚做班主任的手忙脚乱,到带现在第二届学生的心平气和,中间种种磨炼、蜕变和成长如同化蛹成蝶。
认真好学、热爱钻研的祝老师在程渝副校长的悉心指导下,经过一次次磨课的锻炼,教学能力快速成长,同时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类赛课比赛、发表论文,不断积蓄和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一步步获得家长的信任。
第一届带到四年级后,第二届又从一年级开始带。虽然遗憾没能把第一届学生带到毕业,但是碰巧现在这一届和上一届正好结对。“同时收获了两个班的幸福。”以前班上最调皮、最令人头疼的小男孩在祝老师离开后,每逢教师节还要到祝老师办公室“蹭一蹭”,看到他不好意思说出祝福的羞涩表情,“孩子还记得你,心里还有你。”祝老师充满了幸福的满足感。
想到当年批评手段无效的无奈,祝老师放下身段,陪孩子一点点改正。上课坐不住、左动右动,下课祝老师就陪着一起练静坐、练立正;性格内向敏感,不会交朋友,祝老师就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祝老师首先自己先做到,“爱孩子,凡事自然想给他们最好的,包括自己最好的一面。”
和孩子们在一起,让祝老师时时保持着年轻而活跃的心态。“孩子们很纯粹,因为老师的一点肯定就很满足、很快乐,而这也感染了我,让我心里时时充满了喜悦。”
“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喜欢上语文课。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每天都开开心心,内心充满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