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意义——刘彦湖新作展”于宝龙美术馆隆重开幕
时间:2019-11-10 23:18: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9年11月9日,“行动的意义——刘彦湖新作展”在宝龙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巽艺术基金会、民生书法基金会、宝龙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孙周兴策展,寒碧担任学术主持,严善醇担任展览总监。
宝龙文化基金会副主席裴今梅女士、荣氏文化基金会主席饶清女士、本次展览策展人,著名哲学家孙周兴、艺术评论家王南溟、著名艺术家李津、著名艺术家魏立刚、著名艺术家黄渊青、韩国著名设计师安尚秀、原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培成、复旦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林晖、上海书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副主任张索、 原上海博物馆研究馆馆员,王蘧常研究专家王运天、《书法》杂志执行主编孙稼阜、艺术家汪永江、尹海龙、鲁大东、石甫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嘉宾莅临现场参加开幕仪式。
宝龙文化基金会副主席裴今梅致词
宝龙文化基金会副主席裴今梅首先在致词中感谢到场嘉宾、机构、藏家及媒体朋友的莅临和长期以来的支持。此外,裴今梅表示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与刘彦湖最初于宝龙美术馆开幕展“寻脉造山”中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完全颠覆过去的风格,令她异常惊讶。刘彦湖此次展览的作品和所有书法艺术家及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皆不相同,作品中既有刘彦湖作为文化艺术家的古典精神上的辛酉,也有现代艺术结构上的营造,皆被刘彦湖巧妙、完美地融合起来。最后,她希望开幕结束后,观众移步展厅观展时能会心一笑,并从作品中感受刘彦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荣氏文化基金会主席饶清致词
荣氏文化基金会主席饶清在致词中声称自己为刘彦湖的粉丝。作为粉丝,她表示荣氏文化基金会将继续支持刘彦湖的作品。刘彦湖的作品充满严谨与理性,将古代和当代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因此,刘彦湖不仅是一名书法家,也是一名建筑师。
著名批评家王南溟致词
著名批评家王南溟在致词中分享他对此次展览的想法,此次展览的呈现方式与以往书法展完全不同,王南溟说:“此次展览将为书法界的展呈带来一个新的启示。”他希望借此展览与以往的书法系统地对话。此外,关于“如何欣赏刘彦湖的作品”,王南溟也认为以往的书法法则是“永字八法”,而刘彦湖的书法将所有的字形、字体简化为三种笔法:“横线”、“竖线”和“勾”转化为各种的“曲线”或“圆圈”,这种笔法统一的由一根非常坚硬且圆润的线条组成,这就是刘彦湖书法里最核心的要素。同时,对于书法界来说,“书法如何现代化”仍是一个困惑,但刘彦湖的作品从书法的角度更好地体现了书法内的现代发展的一条线索,将书法的语言、发音、意思发展到当代的情景和语境中解读,不存在于古典文字系统中,而是走进当代的口语化世界。最后,他希望观众在开幕后于展厅中感受刘彦湖作品所带来的感悟,他相信一定能引起观众对日常生活的共鸣。
策展人孙周兴致词
策展人孙周兴自谦为“外行”,表示以带着学习的态度与此次展览结缘。刘彦湖是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的研究大家之一,是书法家,是学者,也是行者。孙周兴提及中国80、90年代时期,中国兴起所谓的“现代书法”,在“书法如何现代化”此命题上孜孜不倦地研究,大部分的书法家们更多的在书法形式、语意两方面探索,但书法作为当代艺术来理解,仅仅如此并不够。孙周兴认为书法更应是行动的艺术,正如刘彦湖此次的作品一样,在展示、呈现方式、内容上产生了巨大的不同,刘彦湖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书法的有趣、艺术的有趣以及生活的有趣,这从展览中的关键“字”:“金”、“尴尬”和“哈哈”中体现出来。
艺术家刘彦湖致词
艺术家刘彦湖在致词中首先感谢宝龙美术馆、策展学术团队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此次展览的细致工作,正因有了如此良好的通力协作才呈现出如此棒的展览;其次,他感谢来自天南地北的嘉宾、挚友莅临展览开幕现场,为其新作开展助力;最后,他感谢其夫人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支持,并表示因其夫人在生活、工作、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全力帮助和支持,才有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尽心尽力和全力以赴。
嘉宾合影
“刘彦湖新作展”呈现出艺术家试图回溯书法背后文字创生的源发背景,并以此搭建起文字书写与当下时代之间的崭新联系。将书法的经典性与文本的当代性相结合,激发全新的文字阅读(审美)体验,提示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书法前沿推进的可能性路径。这既是一次对于传统文脉的全新释读,也是一次将书写与文本引入当代空间的视觉实验。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刘彦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篆刻家,也迥异于一般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家,其特殊的学术背景和优异的创造能力使展览呈现为一种全新格局,为书法篆刻传统在当代生活情境里辟出一条新的途轨。刘彦湖的陶印创作深刻阐释印章艺术的文化价值,进而突破了数百年文人篆刻流派的格局,使作品在公共空间与观者建立起一种新式交流;书法作品则以三言集联为发端,以文字的声音线索与网络的语言重构为契机,以并置、列表、重复等一系列手段,究心于独立自主的文本与形式。文字书写在当今所谓“读图时代”具有怎样的可能性?书法作为中国人精神性象征的传统艺术与当今时代、文化间产生怎样的互动与碰撞?本次展览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路与答案。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