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9岁男孩遇害案嫌犯:“被停药,带孩子”,为何“家属有原罪”?
时间:2019-11-10 13:14: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长沙9岁男孩,在小区内被“精神病人”击打致死,触发广泛争议。据悉,“施暴者”有精神病史,并且其母亲称:“此前还帮自家姐姐接送孩子,没有伤人行为,鉴于儿子病情较为稳定,2019年春节前后,停服长期服食的精神病药”。
就事论事,对于这样轻描淡写的回应,总让人感到些许不悦。毕竟,“施暴者”将一个9岁男孩,暴打30十分钟后致死,这是无法被原谅的事实。可是,就因为他有“精神病史”,貌似案件的性质,就会转向“宽容和赦免”。
不过,当“施暴者”被真的定性为“精神失控”,那么接下来的“锅”,似乎就要推向家属。因为,对于一个精神病人,作为监护的家属,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谁都清楚,对于极端性的精神病人,就是不确定性的“祸患”。
虽然,案发初期,主流的舆论一致谩骂“人群冷漠”。可是,作为旁人,如果在9岁孩子没受重伤的情况下,对一个“疯子”施行暴打,结果由谁来承担,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关于“见义勇为”导致的纠纷,也是时有发生的。
所以,对于路人的“冷漠”定性,可能还要从长计议。因为,真正导致悲剧的还是“施暴者”以及“施暴者的家属”。由此,对于旁人的裹挟和道德审判,还是应该有所审度。要不然,就会混淆事实,让旁人变得更加冷漠,更加高高挂起。
然而,接下来的考量中,如果以当下的法理尺度,无法追责“施暴者”(精神病人),那么其家属的责任,总还是无法回避的。毕竟,关乎精神病人的监护,当事家属是失职的。而对于其母亲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情况,也有待实证。毕竟9岁男孩惨死,总是要有一个交代。
市井中的精神病人,绝大多数都被打入“废人的行列”。说到底,就是“家人不爱,路人厌烦”的状态。由此,这样的人,基本上是孤独终老的,父母在的时候,还能勉强活出正常人的状态,父母一旦离世,基本上就是活一天算一天。经济好的家庭,可能会送入相关的护理机构,经济差的家庭,基本上就会堕入流浪汉的序列。
从人的角度上看,精神病人是应该被尊重,被关注。但是,对于有攻击性的,犯罪行为的精神病人,也应该给予一定惩治。因为,谁又能搞明白,他(她)们的行为,不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呢?因为,对于精神病人,貌似也会选择自己好攻击的对象进行。
由此来讲,精神病人的犯罪,该不该被宽容,该不该被同情,是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非,将“精神病”当成作恶的护身符。并且,对于一个被宽容的精神病人,如果被再次释放到公共空间,谁又能保证他(她)不伤人呢?所以,对于精神病人的犯罪,是不是要突破重刑,是该有所考量的。
而对于“病情稳定,所以停药”这可能是一种回避性的说辞。坦白讲,大多数精神病人,都是终身不愈的,也就是吃药到死。对于这些基本的常识,想必家属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对于“停药”本身来讲,可能另有隐情。
尤其,对于病史长的人,如果有攻击性,就说明病入膏肓,很难被治愈。所以,对于“9岁男孩遇害案嫌犯”来讲,他的行为应该是有前期表现的,只是家属没有太上心。甚至,可能知道病情恶化,但因经济问题,就会被轻视拖延。
因为,一个精神病人,对于一个经济一般的家庭来讲,肯定是莫大的负担。所以,从现实的逻辑上看,发生这样的事情儿,也就不足为奇。但是,这种“不足为奇”的逻辑中,却潜藏着人性的无奈和人性的原罪。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跟进,一个精神病人,就是一个巨型的寄生虫,不仅蚕食家中的财富,也蚕食家中的灵魂。
所以,管控“精神病人”是一回事儿,家属愿不愿意交代实情也是一回事儿。事实上,对于精神病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市井偏见较重。对于多数家庭来讲,这种身体上无大碍,精神上不正常的状态,会被归为一种道德性的瑕疵,一般来讲,能保密就保密,就像一种家丑。
直观来看,精神病人的婚恋,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并且,社交也被封死。所以,精神病人就是一个“巨婴”,一天到晚需要有人跟着,要不然就会触发祸端。当然,这里主要针对有攻击性的精神病人。要是相对安静的精神病人,其实,人们也不会投去太多偏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即便精神病人病情恶化,周邻也不会知道。因为,家属们也忌讳这种事情的散播。由此导致,只要不出事儿,家人就不会太关心病情儿。但是,我们要知道,但凡出事儿,就是“大事儿”(杀人放火)。所以,家属的原罪,必须追究。这是家庭之恶,更是社会之恶。
然而,回到“9岁男孩遇害案嫌犯”,如果被确定为精神病发作导致的行为,判重刑的可能,可能就比较难。但是,对于其家属的原罪,却要掰开来看。甚至,透过这样一起悲剧,对于精神病人的治理,也应该回归常态化,秩序化。比如,精神病人发作的情况下,路人可不可以无边际的反击,甚至致死。
因为,只有如此,路人的冷漠才能被融化。甚至,与其说冷漠,不如说路人怕惹麻烦。如果,在这场反击中,“精神病人被打死或打伤”,那么精神病人的家属追责,见义勇为者该怎么办,这些细枝末节的“后怕”,或许才是冷漠的根源。因为,这样的“碰瓷”实在太多。
不得不承认,只有将“受害者”的生命权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将“施暴者”的生命权益踩在脚底的时候,见义勇为才能被正常化,见义勇为者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所谓的“冷漠”才能被击碎,“神经病人”的疯狂才能被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