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八十载风雨,146张珍罕“现代版画会”原作现身广州美院
时间:2019-11-09 15:25: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活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广州“现代创版会”,在广东乃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当年作品原作已非常珍罕。而广州美术学院传来佳音,经该校图书馆和美术馆联手整理考证,在学院特藏资料中发现了多达146张的现代版画会木刻原作,这些经历了80多年岁月的原作保存良好,具有珍贵的文献和艺术价值。这批珍贵原作的大部分呈现在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馆藏作品展》上,从11月5日至27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展出。
张世光《机器》,黑白木刻,20.6×14.6 cm,1934年
刘与宪《弃妇》黑白木刻16.3×19.1 cm,1934年
现代版画会,全称“广州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1934年6月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成立,是对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响应,发起人为该校西画系教师李桦,最初会员有赖少其、唐英伟、陈仲纲、张在民、刘宪、潘学昭、胡其藻、司徒奏、刘憬辉、潘业等二十七人。其活动至1937年7月“七七事变”为止,前后为时三年。活动期间,现代版画会始终保持与全国各地革命、进步的美术家和美术青年的密切联系,出版了18期《现代版画》画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
时光荏苒,当年现代版画会的原作木刻已一画难求。这批146张原作“重见天日”到底有怎样的价值?广州美术学院常务副馆长胡斌指出,第一是规模大。这批原作多达146张,而且涵盖面广,至少涵盖了现代版画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第二,保存良好,而且均为单张散页原作。而目前所知现代版画会成员作品的原作,大多是以集纳装订的方式保存于当年手印制作的《现代版画》画册中。广美的这一批作品更适合展示和研究;第三,文献价值高。这批作品除了一部分通过跟《现代版画》等文献对照确定作者外,还有一部分信息空白原作的具体作者待研究确定,而这些作品极可能是存世孤本。而这一整批珍贵原作最早是谁搜集的,又是如何入藏广州美院的等等,还有许多待解之谜。
《现代版画》第五集“广州生活专号”,1935年3月15日
张影《奔波》黑白木刻19.2X13cm,1934年
据悉,广美发现大批现代版画会原作的消息在美术界、收藏界都已引起强烈关注,尤其让许多美术史学者感到惊喜。胡斌还透露,与这批现代版画会原作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包”共80余张的抗战八年木刻原作,作者包括李桦、古元等,作品上的史料痕迹显示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全国各地巡展过的作品,也非常珍稀,目前正在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中。
从这次《白咬着黑》展览作品中,可以欣赏当时的进步版画家大量动人心魄的不朽作品,彰显了木刻版画艺术永恒的生命力。本次展览策展人何小特介绍说,1934年成立的现代版画会非常具有影响力,在当时的艺术生态仍然对现代洋画运动保有浓厚兴趣时,李桦、赖少其和其他成员已将现代艺术的触角伸向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的现代版画领域。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复调”的单元:“抢占现代艺术的桥头堡”和“走上在现实主义的十字街头”。何小特在前言中如此解说:如果“白”是一种对现代艺术的理想,“黑”是那个时代严峻的现实,那么,白咬着黑。
李桦《室内人物》黑白木刻,首刊于《现代版画》第一集
《南中国乡土玩具集》等珍贵文献同时展出
尽管现代版画会的发起人李桦当年曾多次质疑“画裸体女人、苹果香蕉有什么用?”但现代版画会却几乎是与他们所质疑的上海、广州的美术学校教授、同学们同步涉足现代美术。从这一批146张现代版画会原作也可看出,许多作品对现代派美术和中日传统民间版画都同样表现出热情和好奇。在关注社会现实和民众疾苦之外,也不乏“裸女”和“苹果香蕉”,可以看到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子。当然,整体而言,“大众”的立场贯穿现代版画会活动的始终。
这批原作中还有一部分的具体作者尚未确认
本次《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馆藏作品展》还有两个小单元,即《现代版画》中的“民间风俗”与“乡土玩具集”。除了用木刻再现当时的民间风俗,现代版画会的成员还曾与日本木刻社团“白与黑社”合作出版了《南中国乡土玩具集》及《北中国乡土玩具集》,用套色木刻的手法记录了这些消逝已久的民间风趣。这两本画集亦在现场展出。
借展览之机,主办方搜集了与《南(北)中国乡土玩具集》所刊刻的玩具原型一脉相承的一小部分传统玩具,以博大家会心一笑。成年人可以借此怀旧,或许耳边还会响起儿时母亲轻唱的童谣,而小观众们可以在现场亲手体验一下套色版画的体验活动,将那些精灵的“玩具”印在纸上带回家。
套色版画体验活动时间:11月5日-27日,上午10:30-12:30;下午13:30-15
编辑: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