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宇:车市“寒冬”是化茧成蝶的阵痛
时间:2019-11-09 07:10: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说起当下的汽车行业,十有八九会用到一个应景之词——寒冬。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动荡,车企和供应链企业裁员、卖厂、罢工、重组时有发生。前三季度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以及欧洲多国车市出现明显下滑,日本市场虽有增长,但原因多来自于10月该国消费税提高而出现的“抢购潮”。
2018年,中国新车销量经历了近28年来的首次下滑,步入2019年后依旧“跌跌不休”,截至9月已连续15个月呈现下滑局面。目前行业的预测是全年新车产销量至少同比下降5%。此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业景气指数,2019年三季度指数为9,较二季度降低3点,处于蓝灯区“过冷”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16.6%,盈利车企中近八成呈利润下降态势,全年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或跌破6000亿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库存预警指数显示,2019年以来经销商库存长期位于警戒线之上。
种种迹象表明:汽车行业的“寒冬”的确来了。但仅仅用“寒冬”来定义正在踏入的新阶段,显然是片面的。
从产业规律看,此前中国车市连续28年的高速增长,是伴随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而出现的发展“奇迹”之一。全球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都没有经历过如此长周期、一成不变地“向上”。如今中国车市的趋冷与回调,是规律使然,是从起步迈向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震荡、起伏本就是一个强周期产业发展的常态走向。
经济衰退忧虑早已蔓延至全球各个产业,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不可能“独善其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降声一片,中国依然保持着全球最大的市场地位,拥有高城市人口、低千人保有量的市场特征,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前景。中国依旧是各大汽车品牌最倚重的市场,甚至成为一些跨国车企在面临生存压力时的“押宝”市场。
从市场结构看,受消费升级影响,产品分级愈发明显,中高端车市场扩容,低端车市场萎缩。与此同时,区域汽车消费的不平衡以及置换需求的增加,为二手车市场带来机遇。可以看到,虽然新车市场遭遇“寒流”,但中国二手车市场近年呈现增长态势,有预测称,2019年市场交易额有望突破万亿元。
这些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寒冬”是表象,调整才是本质。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与潜力犹在,风险与机遇并存。
调整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如下特征:一是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尤其是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汽车价格将不断下探,汽车产品将不断丰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同台竞技,加速分化。高增长时期谁都能分得一杯羹的好日子已经离去,弱势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甚至被淘汰。二是技术更迭、产业进化。在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下,历经百年的汽车产业正焕发新生机,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将深度改变汽车产品形态和价值链,网联化和共享化又将促使汽车出行和消费发生新的变革。
对于车企来说,顺利度过这一调整阶段,势必要把创新作为换道发展的突破口,从产品、营销、服务等多个层面创造新的竞争力与发展动能。对于政府来说,面对汽车产业升级的窗口期,应当顺应变革趋势,从政策、标准化、配套设施等多个角度,从对量的侧重转变为对质的鼓励,为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必能助优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可以乐观判断,面向“汽车将不止是汽车”的未来,眼下的“寒冬”正是化茧成蝶的阵痛所在。(作者是中国汽车报采访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