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粉丝向的战争片
时间:2019-11-08 23:48: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途岛战役实在是太有名,几乎每本讲述太平洋战争的著作都会大书特书,我这个伪军迷也略知一二。
尼米兹、斯普鲁恩斯、麦克拉斯基、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山口多闻这些名字都如雷贯耳,想看看“灾难片之王”艾默里奇怎样展现史诗对决,非常期待。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德国人,在好莱坞混的风生水起,《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等一系列叫好叫座的灾难片确立了他的地位,全球总票房超过30亿美元。
中国电影圈的大佬们很喜欢他,虽然上一部《独立日2》扑街了,但博纳接着投!这次拿出8000万美元成为头号出品方,下图左二是博纳老总于冬,右二是韩三平老爷子。
艾默里奇的绝对优势在于营造大场面以及群像刻画,但纵使有了这俩技能,要表现中途岛战役,也并不容易。
这场仗太复杂,虽然实际打只有三天,但人物与细节巨多,光流水账理清就有难度。
而且看完电影你会发现,里面其实讲了四个大事件:珍珠港偷袭、轰炸东京、珊瑚海海战以及中途岛,它们形成链式关系,缺了哪一环也不成,130多分钟被塞得满满当当。
虽然导演极力讲的直白简略,但我觉得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没有个大概了解,就只能看海空战特效凑凑热闹了,所以我才会说它是部有门槛的粉丝向战争片。
下面我就把这段历史尽可能的梳理一下,让你更有效率的观影。陈年往事,剧透什么的都不算事儿。
故事从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讲起,在这之前,世界早已不太平,2年前德国入侵波兰,4年前日本入侵中国,但美国人就是坚持只援助不参战,跟日本的生意照做钱照赚,守着两个大洋的天险,马照跑舞照跳。
美国从立国开始就有“孤立主义”传统,华盛顿老爷子明确说,不想去管你们欧洲的烂事儿,我们自己过日子,一战后威尔逊总统倡导建立了“国联”,但美国最终却没参加。
但“孤立”可不是守着北美,而是把整个美洲都当作势力范围,孤立主义的真正意思是:美洲是我的,其他地儿各位自便。
孤立主义漫画
珍珠港事件把美国拉下了水,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如果夏威夷丢失将直接威胁西海岸,美国人当时心里其实也怕得很,爱国热情瞬间被点燃,这个庞然大物几乎是一夜间被唤醒,马力全开投入战争。(也有传闻珍珠港是美国人的阴谋,不过不被正史认可)
日本人当然知道美国的厉害,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曾在华盛顿当海军武官,他深知美国绝不能惹,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工业产值第一,参战日本绝对挡不住。
但日本此时别无选择,陆军在中国战场被拖住无法速胜,家里是个岛国要嘛资源都没有,特别是石油,一旦被制裁无论多少飞机航母都等于废铁,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人就热衷于对赌国运,两次都赢了(中日、日俄战争),这次它决定再玩一个豪赌。
山本五十六再狂妄也不敢说能打败美国,他是想快速消灭太平洋舰队有生力量,逼着美国认怂签下一纸合约退场,自己好独占东南亚的海量资源,于是就有了1941年底的珍珠港偷袭,电影刚开始就是一通咣咣炸,挺符合艾默里奇的风范。
老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日本人迅速占领整个西太平洋,罗斯福总统启用切斯特•尼米兹为太平洋舰队司令,他一上任就干了件极有想象力的壮举,派了16架B25轰炸机,在吉米•杜立特的带领下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去轰炸东京!!
由于不敢靠太近,航母开到离日本650海里的地方停下,B25起飞,这个计划最绝的地方在于轰炸完毕并不返航(也没有油回来),而是直接飞到中国降落。
东京是天皇之所,从未受到过进攻,虽然轰炸只死了50人,但足以给国民心理造成巨大震慑,日本的冒进情绪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中途岛战役。
参加突袭的80名飞行员最终7人牺牲,简直是个奇迹。电影中也重点展现了这一幕,还设计了中国军民帮助飞行员逃生的段落。
然后是5月份的珊瑚海海战,这场仗在电影中篇幅不多,实则非常重要,它是人类海战史上首次航母对决,两军舰队根本就没碰面,全靠舰载机互怼。
最终两军各损失一艘航母一艘驱逐舰,从战损上看好像势均力敌,但这场仗日本赢了战术而美军赢了战略,直接造成日本少了两艘航母参战,还错认为约克城号已经报废,但没想到约克城号进船厂修了72小时候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并参加了后来的中途岛之战。
传奇的约克城号航母
电影里有条线表现的很突出,就是情报战,这也是美军能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中途岛战役开始前,情报人员在日军电文里反复看到“AF”字样,就判断这是下一个主攻点,但搞不清楚AF代表哪儿。
于是有个小可爱分析员使了个小花招,故意让中途岛美军发电文,谎称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没两天日本的电文中就有如下字样:“据报AF缺乏淡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
这样就完全确定日军的目标是中途岛,从而说服了华盛顿司令部,给布防留下巨大空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让听得见炮火的同志指挥。
铺垫了一个多小时,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打响。
中途岛是太平洋的心脏,它到日本横滨与美国旧金山的距离都是4000公里,所以才叫“中途”,放张图。
拿下中途岛就可直接威胁珍珠港进而到美国本土,日本人想要在中途岛毕其功于一役,把美国的海上力量扫灭。
中途岛战役只有三天,焦点集中在6月4日的上午,过程极为曲折,甚至是有些离奇,各种偶然与必然交织在一起,仿佛有上帝之手在操纵着这场最残酷的人间游戏。
也正是因为其戏剧性,才会一直被军迷们津津乐道。
日本联合舰队纸面上的力量占优,特别是多了一艘航母,而且美军的约克城号刚刚经历完大修,瘸腿折腰的也就算半艘,所以日军可以说志在必得。
但日本人把问题想的太复杂,还耍小聪明去佯攻阿留申群岛,造成了力量分散,而美军早已破解电文,一切尽在掌握以逸待劳。
再加上日本人家底儿太薄,舍不得弃卒保车,本来在南云忠一发现美军舰队的时候他有机会马上派出轰炸机群围歼,但因为舍不得让天上的战机油尽坠海(去轰炸中途岛那批),就决定先降落,从而贻误了战机,这都是命。
最终日本损失了4艘航母、300多架飞机(大多数都没起飞),阵亡三千多人,而美军只有约克城号领了盒饭,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大捷,太平洋战场的局势瞬间反转。
具体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否则今儿就啥别干了,随便翻一本相关著作都有描述。
电影的高潮点设计在著名的“命运5分钟”上,指的是6月4日上午10点20分-25分时段,很有戏剧性,我较详细的讲一下。
当时日本零式战机正在低空驱赶美国的菜鸟鱼雷机,看起来没什么威胁。
与此同时麦克拉斯基少校带领企业号上的30多架无畏俯冲轰炸正在寻找联合舰队,转了一顿没找到,刚要返航,突然看到落单的日军“岚”号驱逐舰,原来这艘舰是南云命令留下来防止鹦鹉螺号潜艇上浮的,麦克拉斯基跟着岚号,发现了联合混编舰队。
先前因为换弹药,日军航母甲板上堆满了易燃易爆物,此时零式战机还在加油,麦克拉斯基马上命令轰炸机鱼贯而下,三艘航母变成了活靶子,瞬间起火燃烧沉没。
这也是电影中最刺激的一段,主要角色是贝斯特上尉,他只用一颗炸弹就把赤城号航母给搞定了。
俯冲轰炸是一种“古典”空战技术,那时候导弹没有制导,全靠飞行员的经验与胆量,要炸得准必须尽可能垂直俯冲,到很低的位置拉起,这也成为最让观众手心出汗的一瞬,贝斯特几乎是到1500英尺左右的位置才投弹,划了一道陡峭的曲线擦着海平面脱险,晚一秒早一秒都不行。
不过史学界对这个“命运五分钟”有争议,有目击者说当时航母甲板上并没有太多零式战机,即使再给三十分钟,结果也不会改变。
说完历史,再说说电影优缺点。
艾默里奇花了大量时间考证,有演绎成分,但大致还是非常符合历史现场,包括最后俯冲时,甲板上似乎没几架飞机,看来是把争议也考虑进去了。
人物经过精心挑选,四个一线飞行员、一个情报科、两个指挥官、一个总司令,再加上一大一小俩反派,点面都照顾到了,其中两位有少许感情戏,没有《珍珠港》那么煽情,刚刚好。
不过伍迪•哈里森演了太多神经病角色,突然变成了尼米兹司令让我有点跳戏.....
但我觉得时间线过于长了,难免拍的有些流水账,其实只围绕中途岛一役就足以撑起一部长片,前面的珍珠港、突袭东京、珊瑚海,不妨穿插着讲述,现在中途岛的一些很有戏剧性的细节被舍弃或者一笔带过,挺可惜。
对于反派的塑造比较成功,山本五十六尤其好,内心的挣扎跃然纸上,他心里清楚,自己驾驶着一艘注定坠毁的疯狂巨轮,但他不能放手只能拼死一搏。
浅野忠信饰演的山口多闻与舰同沉甚至有些悲壮,过往二战片里日本军人的形象比较脸谱化,好似一帮疯子,这次艾默里奇抓住了精髓。
海战空战特效也不错,其实能看得出这部的预算还是有些紧张,某些场景有塑料味儿,但剪辑加分了,艾默里奇确实是个很会玩视觉的导演,明明画质只是及格,用软手段弄出个中上效果,如果你没心情了解复杂的历史细节,当成一部特效大片看也成。
总体还是挺推荐的,特别是对战争片感兴趣的观众,值一张票钱,看了我的背景介绍,文戏也能看的更有滋有味儿一点呢。
有了核武后,人类可能很难再碰到二战这种全球打成一锅粥的热战了(如果有肯定全完蛋),现在武器越来越精良,千里之外按电钮就搞定,这种古典战争也就只能电影上回味一下了。
等等,差点忘了,最后要给俺媳妇的舅舅打个广告,他是个深度军迷,经常写军事文章,最近搞了个叫“军事史林”的公号,我责无旁贷要给吆喝一下,我看了看内容还挺丰富,大家有兴趣的就扫码关注下。
再一次收工。
入秋天燥,今天推个凡士林润唇膏,可不是口红啊,男女都能用,价格很实惠,一支19、二支29,随身带着口干了就抹一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