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号称“小美国”的非洲国家,经济一度很繁荣,如今因内战沦为赤贫
时间:2019-11-08 21:46: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全盘美国化的典型代表,号称“小美国”的利比里亚位于西非,西南濒临大西洋,陆上分别与科特迪瓦、塞拉利昂、几内亚接壤,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1万,首都为蒙罗维亚。利比里亚的居民多是美国黑人移民的后代,除此之外,当地土著黑人的数量也不少。与此同时,利比里亚还是个宗教多元化国家,除基督教、伊斯兰教外,土著居民主要信奉拜物教。
利比里亚地理位置图
利比里亚文明开化的历史比较晚,在14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来到此地之前,这里尚处在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146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利比里亚沿海地区,陆续建立起一些贸易据点,并因该地盛产谷物和胡椒,而将其命名为“谷物海岸”或“胡椒海岸”。16世纪以后,荷兰、英国、法国商人也相继到达利比里亚,在当地进行奴隶贸易等活动。
美国独立后不久,出于人权方面的考虑,国内要求废除奴隶制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释放黑奴,将他们遣返到非洲,进而建立一个以美国为版本的自由国家,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1816年12月28日,美国殖民协会成立,开始积极地推动这项事业。1819年3月,以美国协会的提案为基础,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
门罗总统
1821年12月,门罗总统的私人代表艾尔斯和海军上尉斯托克顿,率领一批自由黑人到达谷物海岸的梅苏拉多角,然后以武力胁迫的方式,从当地的曼巴人和德伊人手中,“购得”一块长130英里、宽40英里的滨海土地,并在这里建立起第一块黑人移民区。两年后,美国正式将这块滨海地区命名为“利比里亚”,意为“自由”和“解放”,而将梅苏拉多角命名为“蒙罗维亚”,以此来向门罗总统致敬。
此后十余年间,美国各州的殖民协会,也陆续到利比里亚沿岸建立移民区。1838年,美国殖民协会将8块移民区合并组成利比里亚联邦,并委任总督进行治理。1845年,利比里亚发生英国商人拒交关税的事件,联邦政府出于维护权利的需求,向美国殖民协会请求独立,而后者因无法继续负担管理殖民地的费用,也不得不同意这项提议。就这样,在1847年7月,利比里亚宣布独立。
利比里亚的国旗跟美国国旗很像
利比里亚独立后,以美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本国宪法,并采用美国的政体、机构设置和经济模式,甚至连国旗的创意都抄袭自美国,真可谓货真价实的“小美国”。为了保障“小兄弟”不因内战或外敌入侵而灭亡,美国虽然同意利比里亚的独立请求,但同时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由此使其成为非洲仅有的两个独立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埃塞俄比亚)。
在美国不遗余力地保护下,利比里亚不仅在安全上获得保障,而且经济持续发展,一度拥有全球最大的橡胶种植园,出口收益足以维持财政所需,并使得国民过上比周边国家远为富足的生活。然而从1980年起,随着军事强人多伊、泰勒相继通过政变上台,利比里亚跟美国的关系不仅迅速恶化,并且陷入持续14年的内战当中(1989-2003年),造成该国25万人死于非命,经济体系近乎崩溃。
利比里亚内战一景
2003年,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冲突各方达成停火协议,并开始国家重建进程。然而十余年的内战早已耗尽部族之间的信任,而埃博拉疫情的大爆发更是给该国带来难以承受的创伤。正是在这双重打击下,利比里亚由之前的小康国家,迅速坠落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截止到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区区21.58亿美元,人均GDP仅456美元,真可谓赤贫如洗。
饱受内忧外患的利比里亚,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威望高的领导人来重整河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曾长期反对多伊、泰勒独裁政权,多年担任财长并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机构任职的女政治家瑟利夫,便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救星”。2005年10月,利比里亚举行大选,瑟利夫击败“球王”乔治·维阿,顺利地当选为总统,并在次年1月正式就职。
瑟利夫带领利比里亚逐渐走出贫困
瑟利夫上台后,以雷厉风行的方式兑现自己的竞选诺言,短短数年时间里,便稳定住国内局势,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并大力整饬吏治,将一大批贪腐分子送入监狱。不仅如此,瑟利夫还利用自己在国际金融界的超强人脉,通过多方谈判,使得国际社会同意免除利比里亚的大量债务。到2011年时,利比里亚彻底还清全部外债,成为唯一一个不欠外债的非洲国家,其成就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球王”总统维阿
虽然瑟利夫执政期间(2006-2018年)的成绩斐然,但由于利比里亚受内战创伤过重,要想在短短12年时间里,便想解决各种问题,使国家恢复到内战前的繁荣时代,无异于空想。如今,维阿已经接替瑟利夫出任总统,接下来能否守住现有的成果,并继续带领国家走向前进,将极大地考验他的智慧和耐心。
资料来源:《列国志:利比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