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川藏线上的特殊“惯例”:汽车兵为何通过这座桥时鸣笛致敬?

时间:2019-11-06 20:10: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川藏线上的特殊“惯例”:汽车兵为何通过这座桥时鸣笛致敬?

【编辑/柴田田 统筹/王梅梅】近日,一段关于怒江大桥的视频刷屏网络。据悉,很多汽车兵在经过这座大桥的桥墩时,都会按响喇叭向一位长眠在这里的战士致敬。

怒江大桥(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据了解,当年修筑怒江桥时,这位战士不慎掉进10多米高、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得含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汽车兵为何通过这座桥时鸣笛致敬?

近日,一段关于怒江大桥桥墩的视频刷屏网络,播出后近5万网友留言致敬,桥墩背后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

据悉,桥墩里长眠着一位烈士,他当年修筑怒江桥时不慎掉进10多米高、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得含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如今,很多汽车兵在经过怒江的这座桥墩时,都会按响喇叭,并点上一根烟,摇下车窗,投向窗外的峡谷,鸣笛和献烟,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举动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365天中,牺牲人数最少的一天是5人

1950年1月,毛泽东决定:解放并经营西藏。重担落在了打过淮海战役、当时正在西南驻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八军身上。1950年3月4日,十八军热血汉子们,在四川乐山举行了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一定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带进西藏。

修路,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当时的标准现在看来并不高:三层路面,一层石灰,一层黏土,一层石子,轧平后形成公路。但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是14座终年积雪的雪山,和远比我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参与修路的第一期人员就达到了十余万——包括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这十余万人,用钢钳、铁锤这些最原始的工具,修了4年。

当时,在机械施展不开手脚的高原,一切只能靠人工,几乎每推进一米,都要造成大小不等的滑坡和塌方。施工的第一年就有不少于2000名战士和民工为此献出生命,365天中,牺牲人数最少的一天是5人。

川藏线是国内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之一

作为祖国内地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之一,川藏公路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修建,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北线正式通车后,筑路大军又开始修建南线段,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前后共有11万军民投入其中。它不但是藏汉同胞通往幸福的“金桥”和“生命线”,而且是联系藏汉人民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军事价值。【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军网】

上一篇: 对话新东方,解密教培行业投资要点

下一篇: 原创当你在造型里加入一双靴子后,才会发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