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自贸区都快出炉了,印度为何最后变卦?

时间:2019-11-06 15:42: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全球最大自贸区都快出炉了,印度为何最后变卦?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11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泰国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表示,通过共同努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决定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少数遗留问题的磋商,在明年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

然而,印度却在签署RCEP“临门一脚”之际做出了拒签的决定。

印度目前难融入亚太产业链

印度为何又要选择不加入RCEP?对此,我们应持有辩证的眼光。

首先,我们要从印度国内发展及印度与亚太市场之间的产业链联系现状找原因。

RCEP由东盟10国于2012年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也正是在2012年,印度发布了新时期印度对于亚太地区形势与国际局势看法的战略性文件,表达了进一步融入亚太地区的意愿,而这也是莫迪政府“东向政策”出台的政策基础。

对印度经济发展而言,东亚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至少扮演着两重重要的角色:一是资金的重要来源,莫迪政府需要为印度国内工业化的发展寻找稳定的资金来源,进而利用自身在在软件等技术领域和低人力资本的优势,加速印度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二是印度的潜在市场,只是由于印度出口工业的不发达,这点基本处在设想阶段。

然而,明白亚太市场的重要性,并不意味它就有能力融入这个市场。印度国内由于日积月累的经济体制问题和历届政府经济改革成效不彰,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比预期。

辛格政府曾制定国家的工业化政策,希望将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6%提升到25%左右。然而,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

直到2016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15.5%、23% 和51.5%。印度这个没经历工业化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却呈现出“后工业化”国家才有的特征。印度国内畸形的产业结构,使其目前很难有能力融入这个市场。而这些,在近些年来印度与亚太市场的贸易数据中得以呈现。

数据显示,虽然印度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实现了增长,但印度在东盟对外经贸中的地位要远远逊于亚太地区其他大国。比如,对华贸易占东盟对外经贸总额的12%,对印贸易占东盟对外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仅有3%左右。

2018至2019年,印度与11个RCEP成员国出现贸易逆差。这就意味着,印度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甚至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印度不加入背后有政治原因

印度以“国家利益”为由拒签RCEP除了经济层面的考量,也有政治层面的思考。正如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发言人兰迪普·苏珠加拉在Twitter上所言,在该党的强烈反对下,人民党政府没有放弃农民、乳制品生产商、渔民和中小企业的利益作为交换来签署RCEP。

印度国内选举政治下,无论是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还是反对党国大党,均关切的是国内产业就业和从业人员的现实和眼前利益,毕竟这些人代表着选票,而不会着眼于印度与亚太市场长远的关系。

美国保尔森研究所副主席埃文曾考察过地区经济格局,他认为,中国开始主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原先位于中国境内的各个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在地区的发展战略。因此,一旦莫迪新政府能够克服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工业化的一系列挑战,就能逐步在地区产业分工和布局再调整中抓住机遇。

可从目前来看,莫迪政府无论在国内产业发展,抑或在对接亚太市场方面,均未很好地抓住机遇。

因而,可以说,与其说RCEP磋商“没有令人满意地解决印度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关切”,还不如说印度还没准备好。至于未来,印度什么时候准备好,我们难有确切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错失RCEP创始成员国之后,会在将来成为一个后来者。

□葛红亮(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陈荻雁

上一篇: 诺楠文化新歌发布:《黄鹤楼·续...

下一篇: 家里保姆竟是警方网上追逃诈骗嫌疑人!曾自...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