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去学校?国外心理咨询师用的这一招,在家就能用!
时间:2019-11-06 13:42: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经常有妈妈问我: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怎么办呢?
上周我恰好做了一个这样的案例分析,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9岁的英国女孩Katie,因为换了班主任,害怕这个老师,于是不愿意上学。
这个班主任是男性,说话声音很大,对学生管的严。其实老师没对她做什么,但她总是担心班主任会吼她。
老师在的时候她就待不下去,没法上课,只能到教秘的办公室坐着。
后来是妈妈早上喊她上学,她就开始焦虑,特别磨蹭、抗拒,不愿意去,和妈妈起冲突。
最后她妈妈没办法,带她去见了心理咨询师。
CBT for Anxiety in Adolescents. written by Sam Cartwright-Hatton; presented by Sam Cartwright-Hatton (Manchester, England: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10)
在咨询的过程中,为了搞清楚Katie的焦虑程度、原因等问题(我们专业称作“评估”),咨询师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具——Fear thermometer,恐惧温度计。
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是一个温度计的形状,从低到高有10个刻度。刻度越高,就代表恐惧的感觉更强。
咨询师首先向孩子讲清楚概念——10代表非常、非常恐惧,你有史以来经历的最大恐惧;然后问Katie类似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回到学校,但是在秘书的办公室,不回到班主任的课上,你觉得你的恐惧指数是几?如果妈妈陪你回去呢?如果你回到教室和朋友们在一起呢?
孩子会回答相应的数字,例如,自己回学校到秘书办公室是5,妈妈陪着是3,回到老师课上是10……
慢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互动,我们全班所有人无一例外都觉得非常好用。
家长常问:“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啊?”想让孩子改过来。
但我们咨询师看来,其实孩子“不愿意去”、“哭闹”、“磨蹭”、“和爸妈对着干”背后都藏着情绪。
通常是因为孩子有害怕,或者是焦虑了。疏通了才能解决问题。
要疏通,就要让孩子先认识自己的感受。但我们干讲,孩子是很难听懂的。
而“温度计”是视觉化的,连儿童都能一目了然,特别容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感受。
不仅对孩子来说很方便,对我们家长也很方便。
案例中的英国妈妈就是如此。之前她只知道孩子不愿上学,后来知道是害怕老师。
但她肯定是想让孩子回到学校的,又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孩子能接受,因为直接送去学校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而通过咨询师带着妈妈和孩子,一起在“恐惧温度计”上标度数,做到什么程度,孩子能接受,变得一目了然了。
慢
我觉得,这个温度计真是一个好工具,不仅仅对咨询师来说。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来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或者用来沟通和理解孩子的状态。
1、能认知变化过程
首先,它特别好的一点是,不仅非常形象,而且能让孩子看到我们情绪逐渐升温、变化的过程。
小孩子生气、发脾气是特别常见的现象。但如果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感受,也就无法控制脾气。
图画可以让孩子看到,“恐惧温度计”如何变成了“愤怒温度计”,我什么状态是平静的,什么状态是生气了,什么状态是爆发了。
这些自我认知从孩子两三岁一直到青少年时期,都非常有用。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分级归类,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我们情绪是可控的。
通过一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自己变回平静的状态,这其实并不难。而这种意识,正是孩子走上自律的开始。
2、能学习控制方法
因为温度计有刻度,通过它我们很容易和孩子解释——每到情绪上升一个阶段时候,我可以怎么做呢?
通过"温度计",我们可以立刻找到对应的方法——如果我生气了,例如感到紧张、害怕、难过了,这时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呢?
情绪管理就这样学起来了。
事实上,视频中的Katie,通过温度计知道了自己对学校的接受程度,主动给出一些紧张、害怕时能怎么做的主意。
孩子自己提的就更愿意尝试。后来咨询师再问她一些情况的恐惧程度时,她给出的分数下降了好几格,进步特别明显。
3、可以拓展到认识更多情绪
事实上,不仅有“愤怒温度计”,还可以有“焦虑温度计”。
还记得我在《“妈妈,你为什么不许我哭?”孩子发脾气就是错了吗?》这篇文中讲的“情绪冰山理论”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真相是藏在海平面下巨大的冰山。
有时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生气、逃避,但其实心中是有焦虑的。只是孩子不知道,我们大人也没看出来。
“焦虑”是个很抽象的词,对孩子来说是比较不好理解的情绪,通常和恐惧相关。
我们可以用“焦虑温度计”让孩子明白,焦虑是怎么产生的。随着自己越来越紧张,焦虑的情绪在一直上升,引发这种紧张的,通常是什么事情呢?
其实,各种情绪都可以被做成“Feeling Thermometer”,也就是感受温度计,例如伤心、高兴,都可以。
孩子通过在温度计上认知卡通表情,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感受和情绪。是不是超级方便?
花时间叨叨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有空可以试试和孩子玩起来。情绪管理这个课题,真是早做早好。高情商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有时我在研究生课上,看到咨询师的这些专业方法,总想着怎么拆解成实用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变成我们能在家和孩子互动的工具。
这样像是游戏,又能让孩子从中获益,操作起来又简单的点子,如果你喜欢,记得文末留言让我知道哈!有大家的鼓励我会多写哒!
作者:花时间。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